APP下载

浙江山区26县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4-02-26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310030

新农村(浙江) 2024年2期
关键词:山区县居民收入山区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310030) 王 艺 薛 峰 白 冰

加快推进浙江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居民收入实现富民的关键举措。针对当前地区间收入差距绝对量扩大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数据测算,梳理形成山区26 县居民收入总体情况,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打造山区特色产业、加快提升山区县城承载力、深入推进山海协作、持续壮大山区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挖掘26 县发展潜力、动力、创新力,加快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

1.总体情况

近年来,山区26 县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其他地区,但存在两者绝对值差距不断拉大现象。一是山区26 县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2021、2022 年山区26 县居民收入分别为42 139元和44 560元,增速分别达10.9%、5.7%,比全省平均9.8%、4.8%高1.1 个和0.9 个百分点。二是山区26 县居民收入与全省平均绝对差距不断拉大。差距从2019 年的13 869 元扩大到15 752 元。三是山区26 县居民收入高于全国水平。2021 年、2022 年,山区26 县居民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0、1.21倍,连续两年高于全国排名第7的福建省平均40 659、43 118元。

2.原因分析

近年来,山区26 县居民收入与全省平均差距不断拉大,其主要是受发展基础影响。以2022 年为例,当年全省居民收入为60 302 元,较2021年增长4.8%。山区26县居民如果要缩小与全省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理论上2022年、2021 年增速至少要达到6.6%、13.5%,高于实际增速。

山区26 县发展基础薄弱的原因,既有客观条件制约,也有主观因素影响。大部分山区县区位条件、产业发展等方面基础较差,且有11 个山区县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整体发展受负面清单限制。部分山区县在富民增收方面实招硬招不多,没有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切口,内生动力有待强化。

3.目标设定

缩小全省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首先要正视差距客观存在的同时,分层分类科学合理制定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

从面上看,如从2023 年起,山区26 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都高于全省平均1个点,则到2035 年实现绝对值与全省差距缩小;从局部看,如山区26 县居民收入保持现有增速,则到2024年能有5个以上山区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的80%,5 年后能有1个以上山区县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全省水平。

4.对策建议

(1)加快打造山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富民 进一步挖掘激活山区26 县本底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资源转化,打造山区特色产业链。一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实施“一县一链”推动山区26 县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复制推广常山胡柚的典型经验,全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强“丽水山耕”“三衢味”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做强山区生态工业。引导山区县抢抓优势企业投资项目梯度转移机遇,有选择地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做优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山区26 县生态资源优势,以诗路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围绕田园村韵、绿色康养、教育研学、农事体验等主题,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民宿、旅游景点等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2)提升山区县城承载力,全面扩大就业以做强县城主核为抓手,促进山区县城镇居民更充分、协调、高质量就业。一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深入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战略,扩面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针对低收入农户和偏远山区农户,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户向县城、建制镇、中心村搬迁集聚。在安置小区周边重点安排来料加工点,为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持续向山区26县推广“共富工坊”有效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共富工坊”合作模式。二是实施产业平台集聚能力提升行动。指导山区县巩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成果,加快推进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有序推动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进区入园,不断提升产业发展集聚度和产业配套完整性,使之成为引领县域生态产业发展的高地。

(3)深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凝聚帮扶合力 借助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新型帮共体的强大外力,从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方面入手,助推山区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一是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山海协作项目,推动发达市、县(市、区)帮助山区县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山区农优产品进入消费大市场通道,切实发挥企业市场优势、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快推动结对发达县(市、区)在本地区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或展示展销窗口,常态化开办山海协作大型展销活动。鼓励各类电商平台开设山区26县帮扶频道,加快发展“供富大篷车”服务。二是深化打造新型帮共体。集成省级机关、高等院校、三甲医院、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文艺团体、慈善组织等帮扶力量,实行“一县一团、一村一组、一户一策”,突出县域整体帮扶。支持山区县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到山区县办设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机构,引导民营和慈善资源向山区县流动。三是强化就业帮扶。构建精准识别、精准分类、专业指导的就业帮扶解决方案,完善推广重点群体帮扶应用场景。谋划推出一批公益性岗位,支持企业开发爱心岗位,落实就业困难群体的托底帮扶工作。

(4)持续壮大山区村集体经济,加速乡村共富 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效率,拓宽农村集体成员收入来源,有效增加农村集体成员的财产性收入。一是保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联动”强村计划,支持山区26 县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鼓励村集体组织与企业和个人合作。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壮大强村公司,出台面向强村公司的税费减免具体政策,支持其开展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集体经济项目。三是完善“飞地”抱团机制。积极发展跨区域的“飞地”抱团项目,加快山区26 县“消薄飞地”项目迭代升级,稳步建立健全股权投入、运营管理、收益分配等合作机制。

猜你喜欢

山区县居民收入山区
北方某县靠罚款撑起地方1/3财力
《山区修梯田》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山区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山区县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新常态下山区县推进就业创业的路径
决胜全面小康 四川33山区县共探新常态下科学发展之路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