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视角下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2024-02-26刘小婧曾玉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熵权法产业融合

刘小婧 曾玉荣

摘要:基于產业融合视角,构建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测度和比较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体系权重,测度2014—2020年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再引入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找出影响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展趋势总体向好,呈现闽中地区较好、闽南地区居中、闽北地区落后的发展态势,产业融合驱动与农业生产规模化是制约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业农村现代化;障碍度模型;熵权法;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1-0232-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1.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LIU Xiao-jing1,ZENG Yu-rong2

(1.Fujian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Fuzhou  350003,China;

2.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  3500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Fujian Provinc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leve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9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from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system, and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0. Then the K-means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every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with an overall positive trend, showing a development trend of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central Fujian region, middle performance in the southern Fujian region, and backwardness in the northern Fujian reg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cal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Therefor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uch as formulating development plans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eepen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industrial integration;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obstacle model; entropy weight method; Fuji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23-10-07

基金项目:福建省创新战略研究项目(2021R0105);福建省对外合作项目(202110026)

作者简介:刘小婧(1985-),女,福建莆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研究,(电话)18060780398(电子信箱)358619220@qq.com;通信作者,曾玉荣(1964-),男,福建莆田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电话)13328852727(电子信箱)563888535@qq.com。

鄉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1],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好政策,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失衡现象,产业融合韧性不足[2],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赶不上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速度。因此,加快推动农业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打破产业融合壁垒,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研究

学者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是从内涵和历程进行定性分析[2-6],提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研究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机制,提出制度成熟化定型化,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等路径探索。二是从系统量化方面定量分析[7-10],对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不断演进,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再拓展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概念的转变。评价指标设立随体系组成各部分、农业生产和经营各环节的变化而变化。三是评价的属性和目标显现多样性[11,12],覆盖内容精细化,涉及数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城乡融合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等。评价区域不断深入[13-19],如从省域视角对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湖南、河北等省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开展评价,探索各系统区域差异性。

1.2 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研究。一是从机制机理分析[20-23],从乡村振兴、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赋能等方面,分析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内在联系和机理。二是从空间关联角度分析[24,25],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现象,进而提出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配置,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的政策建议。三是从影响因子分析[26,27],运用熵值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环境、融资环境、产业融合深度和动力等方面不足,提出乡村消费占比、劳动效率、农业总产值增速等的主要驱动因素。

总体来看,学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从产业融合视角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的研究较为匮乏;二是产业融合的多种因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互动效果鲜有讨论,对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多因素之间的协同联动作用等缺乏具体分析。因此,从产业融合视角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点,从而挖掘实现融合产业产生的增值叠加效应,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框架

农业现代化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来改造传统农业,创造新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不断提高生产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并最大可能减少环境污染[28]。农业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立足第一产业,促进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深度分工与合作,形成的农村产业新生态[29],并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拓展产业内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新时代下,产业融合是助推农业农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关键,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系统中突出产业融合驱动,可以体现现代农业生产中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进一步反映农业规模化生产进程、农业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并从农村治理服务能力侧面体现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能力、农民生活质量提升。5个方面互为推进,相互支撑(图1)。

2.2 指标体系构建

鉴于产业融合视角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产业融合驱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绿色发展、农村治理服务、农民生活质量5个维度(表1)。

1)产业融合驱动,以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村电气化程度和二三产业增加值来反映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情况。通过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和省级农业产业融合龙头企业指标来衡量科技创新对产业融合的贡献。

2)农业生产规模化,通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指标来衡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农村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衡量农业产出效率,体现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3)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反映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其中涉及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的调减,体现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4)农村治理服务,通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林水事务支出来衡量。

5)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农民收入水平、城乡收入比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方面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城乡发展差距,体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2.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以福建省9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主要来自2014—2020年福建省各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缺少的数据采用均值插补法进行模拟。

2.4 研究方法

2.4.1 熵权法 参考辛岭等[30]的研究成果,采用熵权法确定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指标的权重,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其科学性和客观性。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为消除量纲影响,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式中,xij表示评价指标标准化值,利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将指标标准化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第j项指标熵值([Ej])为:

第j项指标差异系数([Dj])为:

第j項指标权重([wj])为:

最终通过指标系数与权重系数相乘并累加得到综合指数。

2.4.2 K-means 均值聚类分析法 参考郭秀琪等[19]的研究,通过引入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各地市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划分,进一步了解福建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将发展等级分为3个聚类中心点,分别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低水平地区。计算过程如下。

1)任选K个初始聚类中心,按最小距离原则将样本分配到K个聚类中心。

式中,k为迭代运算次序号;K为聚类中心的个数。

2)各聚类中心的新向量值计算如下。

式中,[Nj]为第[j]类的样本数。若[Zj(k+1)]≠[Zj(k)],[j=1,2,…,K],则根据式(7),将样本逐个中心分类,重复迭代计算;若[Zj(k+1)]=[Zj(k)],[j=1,2,…,K],计算结束。

2.4.3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障碍因子分析 采用指标偏离度、因子贡献度和障碍度模型对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进一步了解各子系统阻碍发展的差异程度[22]。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ij]表示指标偏离度,即各指标与最优目标差距;[Uij]表示因子贡献度,即指标对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Mij]表示指标障碍度,数值越大,表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越大。

3 实证分析

3.1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趋势分析

根据熵权法对福建省各地市2014—202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由图2可知,2014—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呈现中南部高北部低的特点,福州、泉州、宁德是农业现代化指数较好的城市。2020年福建省总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为0.493,平均增速为6.22%。其中,闽中、闽南和闽北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平均水平分别为0.484、0.448和0.401,闽中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闽北地区较低。闽中、闽南和闽北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增速分别为8.35%、6.60%和3.93%,其中宁德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增速最高达12.30%,三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中等,但年平均增速最低,仅1.87%。可以看出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差异性较大,主要原因是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上的差距,如宁德市借助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带动,释放发展新动能,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

3.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子系统变化趋势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2014—2020年各子系统稳步提升,产业融合驱动最为明显,闽中地区的5个子系统发展优于闽南和闽北地区。具体来看,2020年各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低排序依次为产业融合驱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绿色发展、农村治理服务。可见,产业融合驱动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2020年闽中、闽南、闽北地区产业融合驱动指数分别为0.684、0.542、0.246,可以看出闽北地区指数相比闽中、闽南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闽北地区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排序第二,2020年闽中、闽南、闽北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指数分别为0.321、0.302、0.348。农民生活质量排序第三,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2014—2020年闽中、闽南、闽北地区分别提升了12.37%、15.22%、11.32%。近年来福建省出台多项举措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变化不大。2020年闽中、闽南、闽北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分别为0.213、0.232、0.318。2020年闽中、闽南、闽北地区农村治理服务水平较2014年分别提升了97.42%、48.47%、66.11%。说明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对人居环境改善较为明显。

3.3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K-means均值聚类分析

对2014年和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福州市和泉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高水平发展地区,宁德市从低水平发展地区上升到高水平地区,增速较快,说明宁德市产业链融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有效提升该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厦门市和龙岩市从2014年的低水平地区上升到2020年的中等水平地区。分析中心值变化,可以看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平衡提升,其中,高水平地区发展增速最快,增长了16.52%,中等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增速相近,分别为6.10%和7.39%。提高低水平地区发展,减少区域差距是提升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的关键。

3.4 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障碍因子分析

福建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虽有明显提高,但不同区域子系统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关联度不尽相同。如图4所示,产业融合驱动和农业生产规模化是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2020年产业融合驱动障碍度达29.50%,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014—2020年农业生产规模化子系统障碍度逐年增高,2020年障碍度升至27.37%,子系统指标障碍度趋势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情况较为吻合。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治理服务障碍度逐年降低,说明乡村文明建设逐渐实现,对农林水事务支持力度提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逐渐降低。

囿于篇幅限制仅列出2014年和2020年排名前五的障碍度指标,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占前6位的分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其中3项指标为产业融合驱动设置指标,符合本研究出发点,表明产业融合驱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从中统计各指标出现的频次,2014年障碍度指标前5名分别是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科学技术支出占比、省级农业产业融合龙头企业。2020年农村恩格尔系数障碍度排名升至第一,然后是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变大,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总体上看产业融合驱动和农业生产规模化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小结

农业农村产业融合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28]。本研究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和障碍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总体趋势向好,整体呈中南部高北部低的态势。但区域差异明显,闽中地区发展较好,闽北地区较差。产业融合驱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产业融合驱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是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民生活质量。

第二,福建省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闽中、闽南地区产业融合驱动指数较高,闽北地区产业融合驱动指数最低。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2014年和2020年高水平发展地区为福州市和泉州市,2020年宁德市提升为高水平发展地区,证明产业融合驱动延伸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从影响因素角度分析,产业融合驱动和农业生产规模化是制约福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具体出现的高频障碍指标主要是农村恩格尔系数、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

4.2 政策建议

第一,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福建省各地市地理环境、地区优势和发展差异较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同。要及时从规划引领、产业融合、治理服务等方面总结提升。并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区域内外循环,减少区域发展差异,支持强化主导产业的培育,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直播带货”等农业经济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的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快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根据子系統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产业融合驱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应充分挖掘本地区资源禀赋,针对中等发展水平地区,选择适宜发展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激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强相关产业整合,提高乡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民收入。从需求端入手,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种类。针对低水平发展区域莆田市和漳州市,大力支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挖掘农业多功能性,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类型,真正把科技支农项目落实到每个农业经营主体身上,创新农业商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减少城乡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31.

[2] 唐华俊,吴永常,陈学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特征、问题挑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3(4):4-13.

[3] 高 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J].农业经济问题,2023(4):28-40.

[4] 张红杰,张 旭.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23(2):14-22.

[5] 涂圣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3(1):84-92.

[6] USHACHEV I G,BONDARENKO L V,CHEKALIN V S.Main direction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of Russia[J].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21,91(2):87-96.

[7] 辛 岭,安晓宁.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J].经济纵横,2019(5):109-118.

[8] 程士国,普友少,朱冬青.农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互动关系视角[J].软科学,2020,34(1):19-24.

[9] 张建伟,蒲柯竹,图登克珠.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37(22):89-92.

[10] 刘 涛,杜思梦.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4):1-9.

[11] 刘 雷.流通数字化建设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19):136-139.

[12] 郝一帆,王征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增长吗?[J].人文杂志,2019(5):54-61.

[13] 章 磷,姜 楠.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北方园艺,2021(16):161-169.

[14] 何正燕,张艳荣.甘肃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2):229-236.

[15] 李 刚,李双元.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1):24-33.

[16] 巴哥尔拉,刘国勇,王 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J].北方园艺,2020(17):145-152.

[17] 陈慧卿,曾福生.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22,42(11):185-194.

[18] 刘 娟,陈 弘.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2):339-347.

[19] 郭秀琪,李如霞,刘 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障碍因素分析[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30705.1736.002.html.

[20] 吴 越,刘娜娜.产业融合视角下振兴农业经济的机遇、挑战与现实路径[J].农业经济,2022(9):12-14.

[21] 金麗馥,王 婕.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1):1-7.

[22] 曹 哲,邵 旭.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南金融,2023(4):57-70.

[23] 郝爱民,谭家银,王桂虎.农村产业融合、数字金融与县域经济韧性[J].农村经济,2023(2):85-94.

[24] 张 林,曹星梅,温 涛.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38(4):71-87.

[25] 姚 升.科技创新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空间计量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27-31.

[26] 陈奇琦.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3(2):46-48.

[27] 朱长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测度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7):112-117.

[28] 刘 璐,辛 岭,朱铁辉.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6):135-147.

[29] 张应武,欧阳子怡.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及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9,35(20):95-98.

[30] 辛 岭,郝 汉.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5):747-758.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现代化熵权法产业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