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小城镇节点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2024-02-26鲍家伟徐勤贤
鲍家伟 徐勤贤
小城镇居于城尾乡首,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是县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关系加速演变,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县城转移成为大趋势。在此过程中,小城镇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地位作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要尊重我国城乡发展规律,科学研判小城镇演变趋势,因势利导推动小城镇发展,有效发挥小城镇连城带村的节点作用。
一、大多数小城镇发展潜力不足
普遍观点认为,建制镇即小城镇。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1984年11月,我国适当放宽了建制镇设置标准,撤乡设镇步伐加快,建制镇数量迅速增长。2002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撤乡设镇工作的通知》,自此建制镇数量保持在2万个左右。2022年底,我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19245个,镇区承载了全国20%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
近年来,与县城关镇、中心镇发展势头强劲相比,大多数小城镇产业支撑、就业吸纳、人口集聚、服务供给等存在明显短板,逐步呈萎缩态势,与地方部门和学者普遍反映的小城镇功能退化、政策弱化、地位虚化的问题大体一致。究其原因:
一是人口持续流出导致小城镇人气不足。一方面,小城镇人口加速向建制镇以外的城市和县城转移。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10—2022年,全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数量由16774个增至19245个,镇区常住人口从1.66亿人增至1.85亿人,但镇区常住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从24.75%降至20.11%,镇区平均人口从0.99万人降至0.96万人;全国县个数从1633个降至1481个,但县城常住人口从1.39亿人增至1.56亿人,占县域常住人口比重从19.24%增至23.98%。另一方面,少数建制镇集聚了多数镇区常住人口。2022年,镇区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建制镇有5000多个,这些占总数近三成的建制镇大多为中心镇,集聚了全国70%的镇区常住人口。
二是经济社会功能弱化导致小城镇缺乏活力。一方面,支撑小城镇发展的要素资源不足。多数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多以农产品初加工业、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引入产业难、留住好产业更难,产业发展低位循环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2(乡镇卷)》,近三成的建制镇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此外,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资源惠及小城镇有限,用地难、贷款难、创新难等现象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支撑小城镇发展的管理服务缺位。上级政府派驻建制镇的七站八所等机构功能正在弱化、或被整合,以建设管理为例,2022年设有村镇建设管理机构17811个、有总体规划的建制镇个数16887个,尚未覆盖所有建制镇。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规划建设、交通管理、安全环保、市场监管等问题,镇级仅有管理权,没有执法权。政策支持存在“两头多、中间少”倾向,即对发达镇、贫困镇支持多,对众多中间水平镇扶持少,对县城、村庄支持多,对小城镇扶持少,直接导致“过县过村不过镇”现象。
三是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导致小城镇地位尴尬。一方面,互联网拉进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随着电子商务、寄递物流进村入户,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在手机、网络上购物,有条件的地区还能寄送到村;远程医疗、流动医院的发展,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这些以往需要通过小城镇才能享受到的服务事项,现在可以直接跳过,小城镇作为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的功能显著削弱。另一方面,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缩小了群众办事半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推广,村规民约的实施,不少矛盾纠纷依靠群众在村里就能就地解决;电子政务的推行,群众在家上网即可办理,重要事项可去县城一站式办理。基层治理新理念的落地,导致小城镇作为基层治理中心的地位也在弱化。
二、小城镇是县域城镇体系的节点
从中央文件到部门政策,从示范创建到地方实践,小城镇作为“县城—乡镇—村庄”的中间环节,其在县域经济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得到巩固和强化。
(一)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文件多从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明确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体系中的定位。《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乡镇建設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小城镇发展,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小城镇是城镇化格局中的关键环节。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2022年,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本地农民工,从8888万人增至12372万人,占农民工总量比重从36.69%升至41.85%。随着县域单元积极发展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农民工流动半径将逐步缩小,就地就近就业趋势预期将更为明显,加之大龄农民工返乡回流,小城镇将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二)小城镇发展特色化
有关部门围绕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示范创建。比如,农业农村部认定了770个农业产业强镇,开展了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创建,指导地方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3675个全国重点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中央文明办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同时,为强化小城镇为农服务功能,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比如,支持中心镇学校、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寄递物流和商业设施建设等,推动重点镇扩权强镇,统筹乡镇站所改革。
(三)小城镇类型多样化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着力提升小城镇产业承载和人口聚集能力,形成了一批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和经济强镇。比如,据七普人口数据,我国有171个镇域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居首位的佛山市狮山镇人口规模达95.5万人,已接近II型大城市门槛;昆山市玉山镇、佛山市狮山镇和北滘镇、仁怀市茅台镇2022年GDP均过千亿元,經济体量已超诸多地级市。同时,分类指导小城镇发展。比如,浙江省持续推动“千万工程”,从2016年开始梯次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针对都市节点型、县域副中心型、特色型、一般型等四类小城镇,分类实施建设指引,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的数量从2016年的161个增至2023年的230个。山东省实施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选取位于大城市周边、能有效承接城市功能转移的镇,开展卫星镇试点;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功能完备的镇,开展县域次中心镇试点;在文化、生态、矿产、农业等方面具备独特资源禀赋的镇,开展特色专业镇试点。
三、发挥小城镇节点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小城镇各地差异大、分化趋势明显,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城乡关系演变的必然。要充分认识小城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既不能高估小城镇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小城镇的现实存在,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精准施策推进小城镇发展。
(一)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综合考虑区位、人口、经济、生态等资源禀赋以及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提升产业承载和人口聚集能力。
(二)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
支持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充分对接城市需求,加强规划统筹、功能衔接和设施配套,发展成为卫星镇。支持远离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连接城市、服务乡村功能,发展成为中心镇。支持具有区位优势或特色资源的小城镇,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交通枢纽、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镇。支持边境、偏远、山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小城镇,巩固强化人口集聚、社会服务等功能,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综合施策支持小城镇连城带村
推动人口持续流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潜力不足的小城镇适度整合归并。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建设加工园区和物流节点,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结合常住人口规模,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养老服务联合体。统筹乡镇站所改革,精简机构、整合职能、优化配置人员,强化乡镇为农服务效能。盘活利用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提升小城镇商业集聚效应,更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