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式表达,点亮夜晚

2024-02-26依江宁

莫愁·时代人物 2024年2期
关键词:夜校年轻人课程

依江宁

在一笔一画中,有越来越多的新鲜空气进入生活。

每天晚上7点到8点半,很多商铺已经陆陆续续打烊,而叁野灯青年夜校却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白天上班,晚上准时来此学艺的青年人兴致勃勃地体验着丰富多彩的课程。创始人石远宇和黄睿琦希望为那些白天没有时间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在夜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在提升个人的同时为非遗传承找到更好的传播载体。

点亮艺术的夜晚

石远宇2021年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曾在天津老年大学当过一个月的泥塑老师。退休的叔叔阿姨们重返课堂,尽管动作有些笨拙,接受能力也有点滞后,但他们满怀热忱,学得认真。那时候,石远宇就想,充实人生是终身课题,无论是青年还是老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因为父母都在南京,石远宇还是决定回宁。2022年年底,他去看一场艺术展,认识了兴趣相投的黄睿琦。黄睿琦出生于2000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信息可视化专业,即将毕业的他和石远宇商量合作成立叁野灯艺术工作室,做一些艺术交流和设计方面的工作。工作室的场地是石远宇家里提供的,只需要重新装修布置一下即可。

一天,石远宇看到一则新闻:上海市民夜校报名火爆,几十万人抢一万个课程名额。市民夜校之所以一课难求,是因为12节课500元的价格确实很实惠,这在一节课动辄三五百元的兴趣课市场,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价格。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夜校热”。那个时代,夜校的规模和条件都比较简陋,通常设在社区或工厂附近,主要致力于工人、农民“扫盲”,同时也是文化活动场所。如今,夜校的定位已有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终身学习对个人成长很重要。很多职场人白天的时间往往被工作、学业、家庭填满,晚上无聊地刷手机、追剧等,有才华的人缺少契机释放创造力,有爱好的人没有途径充实自己。夜校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它的课程设计灵活多样,不仅限于传统学科,也开设职业技能和兴趣班等课程。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不用担心考试、没有竞争,以兴趣驱动提升自我价值,成就更好的自己。

看到市场火爆的需求,石远宇和黄睿琦决定将叁野灯艺术工作室改为青年夜校方向,每天晚上7点到8点半上课,开设的课程以他们擅长的艺术类课程为主,收费和上海市民夜校的价格一致。这个定位,在南京乃至江苏市场都可以说是首家。 ?

传统文化的新式表达

2023年11月3日,石远宇在网上发布了招募夜校学员的帖子《南京有夜校》:夜晚是一个安静而富有灵感的时刻。来上课的都是“同好”,或许会收获新的友谊。无论你是什么职业、身份,或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都可以在这里体验趣味性极强的课程。

石远宇预想到会有人咨询,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五百人上限的微信交流群,他建了四个,最后都满了。开课前夕,他一边在手机上回复学员们的咨询,一边和黄睿琦设计课程。叁野灯夜校的课程性价比很高,只要500元,就可以选择素描、平面设计、吉他、木雕、陶艺、南京绒花、古法合香等十几门课程中的任意一门。石远宇和黄睿琦都是学艺术专业的,一部分课程自己教,一部分课程找南艺的老师和同学合作授课。

其中最富特色的是非遗课程,包括南京绒花、京剧脸谱绘制、古法合香、扎染、景泰蓝、秦淮花灯。一直以来,非遗面临著传承人才短缺和传播面窄、影响力小的问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时尚、流行的文化形式,对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同。非遗课程走进夜校,是最直接的体验、最生动的实践,让非遗有了和年轻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叁野灯夜校选择合作的授课老师都是非遗传承人的徒弟。为了让学员有更好的体验,他们对非遗制作的流程进行了简化和改良。例如秦淮花灯的制作,传统的方式光是劈竹就要练习一百多个小时;糊灯要用宣纸,没有功力很容易破损;纸上的图案要手工画上去,对于没有美术功底的人也是挑战。石远宇和授课老师共同研发,量好尺寸,设计好版式,将这些工艺环节做成材料包,学员们交过材料费,来了便可上手。他们将糊灯宣纸改成布艺的,图案提前打印好,学员在体验的过程中成功率会更高,学习起来也更有成就感。

夜校“出圈”的背后

越来越多上班族下班后选择去夜校“充电”。 石远宇发现,来上夜校的以18岁~35岁的年轻人为主,其中以女生居多。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大学生,也有律师、医生等。“有趣、轻松、愉快,是我想来上夜校的原因。平时晚上回去就一个人玩手机,现在可以来做手工、学美术、学音乐、交朋友,即使一群人不认识,但聚在一起聊聊天就很有趣。”李先生从江宁赶来要花一个多小时,但他认为很值得。

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上班都这么累了,下班后还有精力去上夜校?在叁野灯夜校学素描的张医生说:“上完夜校,上班都不太累了。”他今年38岁,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班,白天一睁眼,就要面对排满队的病人,心情实在很难放松。后来他到夜校课堂学习美术,在一笔一画中体验色彩调和的美感,心情渐渐松弛下来。他感觉有越来越多新鲜空气进入生活,每天似乎都有了新的期盼,上班和病人说话时,都不知不觉中有了更多的亲和力。

在石远宇看来,夜校不会是一阵风,它“出圈”的背后,是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奔赴。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如果能将青年夜校融入其中,满足年轻人对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切向往和客观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文化建设深厚的土壤与活力,那么城市会更显魅力,对青年也更友好。石远宇说:“我们希望和更多的政府机构、工作室联动,一起搭建更好的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在青年夜校享受美好生活。”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夜校年轻人课程
小心那些上夜校的年轻人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