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四步”实施路径
2024-02-24吴晶晶黄子倩
吴晶晶 黄子倩
一、问题的源起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上世纪90年代起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近年来,项目式学习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识之一。2022版数学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但一线教师普遍对项目式学习了解不深,缺乏有效的实践范式,推广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二、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内涵与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下称“新课标”)中,项目式学习作为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对应学习方式被界定为:以问题为驱动,学生在真实、多样、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中,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使用适切的策略、方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和使命并非仅仅添加一种新课型或活动形式,而是数学学科教育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是新时代知行合一学习方式的大胆探索,是以发展学生素养,实现全面育人的一次教育重塑。
三、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四步”实施路径
笔者与团队经历多年实践,提炼出一个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四步”实施路径,即导问、规划、实施、展评。其中“导问”即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筛选学生提问并结合教材设计项目式学习“驱动性任务”;“规划”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驱动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继而转化为数学问题及其他学科问题,并逐步形成实施方案;“实施”即学生对方案进行实践并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展评”即学生将实施成果进行展示,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生生答辩,教师结合数学学科学习进行点评并引发进一步思考。教学实施中,该“四步”路径将划分为“四个课时”,以下以《校园景观微改造——为学校百草园设计重建方案》为例对四步路径进行解释与分析。
路径一、二:导问与规划。本课例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校。将路径一、二整合为1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下同)。其中教师行为包括:一是引发提问。教师结合校情设置“校园景观微改造”建议收集箱,倡议学生就校园内的景观改造提出问题。二是设计任务。即教师归类筛选学生建议,结合人教版数学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内容设计出驱动性任务:为学校百草园设计重建方案;设计“学习任务清单”工具,引导学生完成问题转化。三是实施保障。即为学生的实施过程提供保障。本课例中,教师可以解答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为学生实施计划提供其他资源保障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自评与互评。但是,项目式学习具有极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多学科、学校多部门的协同是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对教师的重要挑战。因此,项目式学习的长效与常规实施,与学校是否形成有效的组织与发动机制息息相关,这也是从教学管理层面对学科为核心的项目式学习发出的又一挑战。学生行为包括:第一,提出问题。即学校“校园景观微改造”项目之一“百草园重建”征集学生建议,学生从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中抽象出现实问题;第二,制定计划。即自行组队,将驱动性任务拆解并抽象出数学问题:如百草园重建→百草园地块面积测绘;不同景观及功能区的布局→轴对称性质以及跨学科问题:如百草园植物的生长习性,栽种要求等。分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出任务清单并形成可实施计划。
路径三:实践。该路径计划用2个课时(或由学生自行课后完成)。其中教师行为包括:解答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为学生提供其他保障,包括场地时间协调、协调其他学科教师等;设计过程性记录表等工具对学生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自评与互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过程性记录卡》是一个支持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的工具,既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架,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的一种干预。如本例中,有小组所用到C++语言进行计算机建模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已超出了任课教师知识水平,教师将不得不与学生一起成为实践者以支持学生学习,同时自身也加入到学习中。
路径四:展评。该路径一般用时1个课时,亦称“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展评课”,这里的“展评”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展”。即学生分组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本课例中,教师在展评课前对6个学生小组提交的“成果”(一般是学生分组录制的成果展示视频)进行甄选,其中的3个成果将在展评课上面向全班进行展示。除了质量外,教师的甄选标准更聚焦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上,甚至会有意甄选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做法,为展评课中学生之间的“答与辩”做铺垫。二是“评”。评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进行点评,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只充当“主持人”,不仅要对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提炼与归纳,更要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这本身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极高要求。第二个主体是学生。即在小组成果展示结束后,来自其他小组的“观众”对展示者进行自由提问,由展示者进行“答疑”的环节,类似一个论文或成果答辩的过程。这样的环节不仅有效增加了“展评课”中学生的参与率与投入度,同样为培养学生审辩能力,质疑精神创设了有效情境。此外,这里的“评”还包含评价,主要使用表现性评价。如在展评课后教师将组织学生填写《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评价量表》。该工具根据2022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四基四能”进行设计,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反思与展望
多年以来,笔者与团队结合校情,以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为主要载体,在综合育人与实践育人方面深耕不辍,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困难。“項目式学习”不仅挑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模式,甚至超越了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它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柴如瑾、党文婷、严圣禾,2022),学习本身才是中心。那么学生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教师由主导者向学习合作者转变;课堂真正走向一个动态变化的活动系统;学校管理也由管控走向赋能,家校社的协同也必将走进一个全新的阶段。所以,在笔者看来,“项目式学习”就像飓风前扇动翅膀的一只蝴蝶,可以期待,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学校教育也必将会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