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期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2024-02-23徐浩轩宿迁市鼎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砖瓦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期供应策略

徐浩轩 (宿迁市鼎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工期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工期延误,给项目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因此,针对工期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已是必然趋势。目前有关工期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本文选取某商业广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该项目的工期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工期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工期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 项目工期管理现状分析

1.1 项目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某商业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8 万m2,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2万m2,地上4层,局部5层或6层,建筑面积8.6 万m2。项目建成后旨在打造集大型购物中心、超市、游乐餐饮、影院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施工重难点较多,如基坑土方量大、商业施工场地有限、降水量远大于往年、高支模、大跨钢结构、外幕墙施工等。其次,涉及单位多,如土建总包、内装、外幕墙、消防、空调、采光顶、智能化、景观配套等,以上重难点对项目工期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工期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的概况和运营需求,项目自破土动工至项目开工总计16个月,建筑体量大,工期紧任务重。根据总工期制定各阶段进度计划,梳理出关键时间节点:桩基完成(1 月~2 月),土降护施工(3 月~6 月),底板完成(5月~8月),正负零(7月~9月),主体结构封顶(9月~12月),外装及幕墙完成(12月~15月),内装完成(12月~16 月),景观施工完成(14 月~16 月),正式供电(13月),一次消防验收(14月),二次消防验收(16月),大商业竣工备案(16月),正式开业(16月)。

1.3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在项目工期管理现状分析中,结合工期计划和进度安排所识别和分析的风险因素如下。

(1)天气条件。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地下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的延误。例如,暴雨可能导致基坑积水、桩基施工受阻,大风可能影响垂直运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降水量远超往年的梅雨季节,会对土方及支护降水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材料供应。材料供应的延迟或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工期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材料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所需的材料,或者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误。因此,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可靠性。

(3)管理协调。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和协调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商业项目体量大、工期紧、施工单位多,及时有效的管理协调必不可少。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对施工单位的管控、和主管部门的沟通等环节,若其中某个环节协调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工期计划滞后。就本项目而言,对内的设计进度、招采进度、商管对接、施工界面的移交、质安监部门的检查和验收,都是左右工期进度的因素,只有有效的管理协调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1]。

2 风险应对策略与管理方法

2.1 风险评估与分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下是针对天气条件、材料供应、管理协调三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和分类,具体见表1。

表1 风险因素的评估和分类

2.2 针对不同风险的应对策略制定

2.2.1 风险因素分级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制定分级应对策略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以下是针对天气条件、材料供应、管理协调三个风险因素的具体应对策略。

(1)天气条件的分级应对策略:①提前计划。在天气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紧急计划,调整施工进度和安排人员,确保安全优先;②防水措施。加强基坑防水措施,利用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损坏工地设备和影响施工质量;③临时停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临时停工,保障工人安全,等待天气好转后再恢复施工。

一般风险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如阵雨、局部降雨):①实时监测。建立天气监测系统,及时获取降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计划;②防护设施。加强现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侵入施工现场。

(2)材料供应的分级应对策略:①关键材料的备货策略。与主要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前启动招标,沟通项目需求,确保关键材料的优先供应;②多元化供应渠道。建立备选供应商名单,以预防主要供应商无法按时供货的情况,确保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建立材料库存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求储备合理数量的常用材料,避免因供应延误导致施工中断。

(3)管理协调的分级应对策略:①项目管理规范。建立明确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规范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建立施工进度跟踪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2];②提前策划。提前做好项目施工组织策划,压缩施工周期,如基础分段验收、及时调整场地布置及交通动线、外架落架前周围砌筑挡墙,确保外场回填及小市政施工、主体施工完成后,优先砌筑外墙,屋面优先完成外周圈刚防层,给幕墙提供作业面、采光顶优先完成闭水、保证内装修侧裙施工等,各单位各工序施工做好界面移交工作,整体施工按照策划有序推进;③沟通与协调机制。对内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对外定期召开监理、设计、施工方会商会议,及时沟通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方案,确保施工进度顺利推进。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检查,及时反馈相关政策的落地、问题整改及验收情况等。

2.2.2 针对特殊风险的专项处理

针对项目的安全施工和环保要求制定策略,见表2。

表2 安全施工和环保要求风险分析及处理方案

2.3 风险管理的实施与监控

2.3.1 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的实施

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并确定关键路径节点。每周召开进度会议,对关键任务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工期延误的苗头。若发现关键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立即启动应急计划,调配资源加班加点,以缩短工期[3]。为有效控制建筑材料供应风险,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优先供应,并减少供应风险对工期的影响。设立材料储备库,提前储备关键材料,以应对突发需求或供应延误情况。加强对供应链的监控,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产品质量,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在项目计划中考虑天气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主要工作节点与恶劣天气重叠。设立天气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天气数据,及时预警并做好防雨等应对措施。施工现场也应设置环境保护设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技术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前召开专题会议,详细交底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并正确执行设计方案。设立技术质量检查小组,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3.2 实时监控与反馈机制

项目中实施了实时监控与反馈机制,以确保工期及进度计划的有效管理,以下是目前已经实施的监控和反馈机制运行情况:①进度会议。每周召开进度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代表共同参与。会议上对上周的工作进展进行评估,并讨论本周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通过会议,及时发现工期延误的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②现场巡查。项目经理和相关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现场巡查,检查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符合情况。了解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调[4];③工期考核。建立工期考核系统,提前对关门时间将至的节点做预警,提醒项目管理团队及时对风险工作做出调整,最后节点完成后,团队管理人员根据节点完成标准上传相关影像资料,关闭考核节点,建立起工期考核的良性循环。

3 案例分析与讨论

3.1 风险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

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风险事件,例如项目土方作业正值梅雨季节,且降雨量远大于往年,每遇到降雨,现场土方作业就很难实施,雨量稍大就需等待几天才能满足行车及运输条件,其中遇到最长达两周的大雨,导致现场无法进行土方外运工作,对项目基础施工造成极大的阻力。

如项目进入装修进场阶段,5 个中庭主钢构完成后,采光顶下部增加铝合金格栅吊顶约452.46m2,木纹覆膜压型钢板吊顶约814.54m2,并且格栅及压型钢板原材订货周期及开模时间长,加之春节前夕疫情影响,运输受限,吊顶材料不到场施工,采光顶顶部玻璃就无法安装,导致春节前采光顶无法闭水,影响所有装修公区侧裙施工及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如春节前不解决材料供应问题,则疫情因素的不可控性将严重影响春节后的整体施工节奏。

再如管理协调问题。在主力店装修阶段,其中健身房结构蓄水试验5 月完成,因健身房进场滞后,且过程对接反馈消极,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至开业前成为风险项。

3.2 采取的应对策略的效果评估

3.2.1 天气问题

应对策略:增加机械设备,优化施工组织。

效果评估:针对连续降雨问题,待天晴后,因场地泥泞,无法满足车辆外运,采取增加挖掘机先行进入场地内倒土措施,在清理出工作面的同时,对泥泞土方归堆至场地条件好的区域,以满足第一时间进行土方外运作业。此外,基础筏板施工阶段采用跳仓法施工,避免了后浇带施工周期长,底部支撑排架的长期留置,为下道工序提供了施工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3.2.2 供应链管理问题

应对策略:与供应商紧急沟通供货事宜,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效果评估:首先,安排专人至加工厂跟进吊顶材料加工进度,并向当地政府提前报备协调货运绿色通道,避免了疫情对货运的影响,最终通过各方努力,所有吊顶材料春节前运送至现场后采光顶班组退场,未影响春节后复工施工进度;其次,现场采取临时闭水措施,玻璃提前安装,上部覆盖定制防雨布,为室内创造工作面,并在春节期间有效防护侧裙及公区石膏板。

3.2.3 管理协调问题

应对策略:加强内外沟通协作,重新确认移交条件。

效果评估:因商业区所有商户已至收尾阶段,所有外墙已封闭,材料仅靠货梯运送,受制于垂直运输及材料供应,显著增加了施工周期及成本。此外,若按照主力店进场时间还要面临无法开业的风险,同时,滞后装修对公区的成品保护将产生很大影响,主动与商管及商户重新确认移交条件,将施工重难点泳池先行施工至运营标准,在后续主力店进驻后做好场地移交及费用结算,节省了工期及施工成本,有效规避了主力店开业风险。

通过以上应对策略的效果评估可以看出,在商业项目中,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项目团队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及时的危机应对和灵活的项目管理,成功减轻了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项目的整体顺利进行。

4 结语

研究表明,项目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在工期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提前策划、及时优化施工组织、有效的应急预案、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等措施,成功解决了天气影响、供应链管理问题和管理协调问题。尽管过程中部分分项工作有所延误,但经过及时的纠偏措施,最终并未对整体工期产生较大影响,整个商业项目实施过程较为顺利,如期开业运营,文中的应对策略实施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工期供应策略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工期
供应信息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