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2024-02-23刘普卓红平陶光举
刘普 卓红平 陶光举
慢性乙型肝炎易出现肝硬化,而肝纤维化是其必经阶段[1]。穿刺活检是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分型的金标准[2]。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肝脏病理穿刺不利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观察和定期随访,并且也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3]。超声弹性成像分析肝纤维化程度的常用检查方法,其检查依赖于操作者的水平。受超声探查视野的限制,超声弹性成像不能评估肝脏的整体状态[4]。肝细胞特异性MRI增强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肝功能损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除了对组织血管灌注的一般评估外,MRI增强检查还可以额外评估肝实质功能。此前有研究表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可由正常肝细胞摄取,特别地是,它并不能被病变肝细胞摄取[5]。Pan等[6]报道,Gd-EOB-DTPA增强MRI的相对强化程度与肝硬化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Gd-EOB-DTPA增强MRI在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问题。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回顾2019年2月—2022年1月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纳入标准如下: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HBV DNA阳性;②病史超过半年;③经肝脏病理穿刺确诊;④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⑤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
二、病理检查
按照肝脏病理穿刺结果,将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1、S2、S3和S4五个时期。S0期为肝脏无纤维化;S1期为肝脏汇管区增大伴纤维增生;S2期为肝脏汇管区邻近存在纤维化或纤维间隔;S3期为肝小叶结构紊乱,存在纤维间隔,但未见肝硬化表现;S4期为早期肝硬化表现[7]。
三、MRI检查
扫描仪:GE Discovery 750 3.0 T MRI。扫描范围:膈顶至双肾下缘。所有受试者在MRI检查前禁食至少4 h。Gd-EOB-DTPA对比剂(德国拜耳)以1.0 mL/s的速度经肘静脉注射,并用浓度为0.9%的20 mL生理盐水以1.0 mL/s的速度冲洗。首先采用阵列空间灵敏度编码技术进行灵敏度校准,然后在注射对比剂前及注射对比剂后4、20、50 min分别采用屏气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和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重复时间为2.8 ms,回波延迟时间为1.2 ms, 翻转角度为12°,激励数为0.8,层厚为2 mm,间距为1 mm,视场为42×38 cm2,矩阵体素大小为288×180。
四、图像分析
由2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分析T1WI及增强扫描肝胆期图像。2名医师分别在T1WI和肝胆期图像相同层面的肝右前叶、右后叶、左叶、尾状叶及右侧竖脊肌手动勾画圆形感兴趣区(ROIs),ROIs的面积大小为40~120 mm2。避开重要血管、胆管。肝右前叶、右后叶、左叶及尾状叶在T1WI图像上得到的平均信号值为SLpre,在肝胆期图像上得到的平均信号值为SLpost;右侧竖脊肌在T1WI图像上得到的平均信号值为SMpre,在肝胆期图像上得到的平均信号值为SMpost。经右侧竖脊肌信号矫正后,肝实质在肝胆期的相对强化程度(RE)计算公式为:(SLpre/SMpost-SLpre/SMpost)/(SLpre/SMpre)×100%。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1统计学软件。根据资料类型,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一致性相关性系数(ICC)和95%置信区间(CI)评价观察者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最大面积(AUC)评价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RE评估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共纳入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55例,女47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35岁。根据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S0期21例,S1期18例,S2期29例,S3期20例,S4期14例。其中明显肝纤维化63例,不明显肝纤维化39例。
二、肝胆期RE及诊断ROC曲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0、S1、S2、S3及S4期肝纤维化肝胆期RE分别为(86.2±9.7)%、(74.1±12.6)%、(70.9±10.7)%、(62.5±13.4)%及(45.6±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期RE在不同阅片医师之间的一致性较好,ICC为0.82,95%CI为0.67~0.96。肝胆期RE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的结果显示AUC为86%,最佳截断值为55.4%,敏感性为67.8%,特异性为91.1%。
三、肝胆期RE评估明显肝纤维化
在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肝胆期RE为(52.7±6.1)%,低于不明显肝纤维化患者的RE(78.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展示了肝胆期T1值、RE及T1值变化率对明显肝纤维化的评估能力,RE对明显肝纤维化的评估能力优于肝胆期T1值及T1值变化率。
表1 肝胆期T1值、RE及T1值变化率对明显肝纤维化的评估能力
讨 论
我们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胆期RE逐渐降低。ROC曲线结果表明,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RE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较好,AUC可达85%,最佳截断值为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1%。
具有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的MRI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测和鉴别诊断肝脏病变的检查方法。除了在动脉期评估一般的组织血流灌注以外,由于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以在正常肝细胞中特异性积聚,因此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还可以在肝胆期额外地评估肝实质的正常功能。由于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在肝脏中的积累依赖于肝细胞的完整性,通过MRI的相对增强程度在理论上可以分析肝实质的功能[8]。有研究利用Gd-EOB-DTPA增强 MRI 评估肝肿瘤患者术前的肝储备功能,发现肝胆期肝实质的RE可定量评估肝肿瘤患者术前的肝储备功能,而联合功能性肝脏影像评分后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9]。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评估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早期对肝纤维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及时治疗,从而延缓或阻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10]。孟海生等[11]利用超声量化指标与肝静脉波形分型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发现超声量化指标与肝静脉波形分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Verloh等[12]用Gd-EOB-DTPA增强 MRI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发现基于Ishak评分系统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分级与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RE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在本研究中,我们也证实了Gd-EOB-DTPA增强 MRI肝胆期RE有助于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但其具体的病理生理基础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