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策略”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与探究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
2024-02-23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闵 燕
一、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策略单元,这是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学习为目标编排组织的学习内容。策略单元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且在日常阅读中能够积极地使用阅读策略,更加主动、创造性地阅读[1]。
教材对这一单元的内容编排呈现了对语文要素层次性和阶梯性的落实, 整体思路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
二、单元整体教学流程解析
(一)单元内容的重组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笔者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
以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预测同学名字的含义和故事,开启预测初体验。随后研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边学边梳理预测方法:从“看课题”“看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文”“结合旁注”……多角度进行预测。
有了对预测的初步感知, 习得预测的一些方法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中牛刀小试,丰富预测的方法并加以练习、巩固。
完成了前两个子任务后,就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预测方法来独立预测。 除了利用教材编排的内容,还可以把预测的范围扩大到学生日常的阅读和创作中, 课后的习题、《习作》续写童话都是学生开展预测、创编故事的好题材,让学生真正地沉浸式用预测。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通过梳理课文、内容编排,结合单元编排意图,笔者认为本单元属于新课标中提出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联系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笔者创设了三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情境:预测体验馆,从“我会用预测阅读和表达”出发,将核心任务设计为:小小预言家。 根据单元整体教学思路,设置了三个子任务:“初体验学预测”“再体验做预测”“沉浸式用预测”。将“小小预言家”的任务分解,使任务具有整合性、驱动性。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
子任务一:初体验学预测
预测的乐趣在于对未知情节进行推断,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让阅读充满神秘与趣味。学生要学习预测的角度、方法,理解预测要有理有据,不可凭空猜测。 因此,子任务一安排了“开启预测体验”和“梳理预测方法”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学习预测方法。
1.开启预测体验
起始课:工作室沈老师执教了口语交际课《名字里的故事》,根据同学的姓名,预测名字里的含义和故事,初步感知预测。 开启“小小预言家”的体验之旅。
2.梳理预测方法
在完成第一个子任务后,工作室的李老师执教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 李老师采用听读课的方式主导课堂节奏,利用板书、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等方式营造故事氛围,呈现预测的线索和依据。学生通过听故事,在插图和文字中不断寻找预测的线索。在线索的帮助下想象故事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在李老师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并验证自己的预测,修正想法。 听读之后,再阅读文本,交流讨论自己的预测与依据,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利用课后题的提示总结预测的方法。
子任务二:再体验做预测
子任务二就是对子任务一的运用与实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创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再体验做预测,能更大程度地感受预测,主动使用预测。 为此,子任务二安排了“添一添:丰富预测方法”和“编一编:预测不同结局”两个活动,让学生再体验预测,尝试自己做预测。
1.添一添:丰富预测方法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通过前文的情节重复预测结局,重在方法练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交流平台”补充添加预测新方法:预测与原文不一致时,要及时修正;关注细节,让预测更准确;预测要有依据等,让学生的预测更合理、生动、有趣。
工作室的薄老师执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设计了一份贯穿整堂课的“胡子大创想”:第一次读完课题后,让学生迁移运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学到的预测方法,预测胡子还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反复的特点,预测后续的情节发展,预测一个更加完整的符合故事情节的结尾;第二次在课文结束后,出示原文的结尾,学生对照自己的预测, 很容易发现原文的结尾更加有趣、丰富,和前面的故事内容也有所区别。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调整思路,再一次完成“胡子大创想”。 这样完成两个“胡子大创想”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渐熟练运用“预测”策略的过程,体现了策略学习的递进性。
2.编一编:预测不同结局
《小狗学叫》的开放性更大,课文出现了三种不完整的结局,能发散学生思维,别具一格地续编故事,感受预测的多样性。 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预测方法对故事的走向大胆预测,甚至作出创造性的预测,创编不同的结局进行交流分享。学生对每一种结局的预测都可能会与原文不同,更增加了预测的趣味。
同时,在教学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交流预测时的语言表达,除了让学生自己叙述“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也可以让学生顺着课文思路,像“续编故事”一样将相应的故事内容讲述出来。在预测结束后,教师还原故事情节,印证预测。 比较、还原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文本感受能力。
子任务三:沉浸式用预测
有了子任务一和子任务二的铺垫,就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预测方法来独立预测。 除了利用教材编排的内容,还可以把预测的范围扩大到学生日常的阅读和创作中,让学生沉浸式用预测。 子任务三以创编和续写为主,可以自由地进行合理预测与想象创编, 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用预测。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统编教科书提供的预测空间,并创设更多的课外预测空间供学生自主实践。 通过安排“我做导读员”“我做小侦探”“我做‘小问号’”“我做小编剧”四个活动,建构“课内学策略,课外用策略”的整体学练方式。 该学习任务的评价也更加多元,不注重故事内容的优劣,更倾向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认真地思考,有理有据地产生预测,并乐于创作的过程。
1.我做导读员
通过读题目猜想可以预测文章的很多方面,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题目是预测的开始。根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第二题“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工作室濮老师结合班级读书会设计了一堂拓展阅读课:让学生做导读员,根据题目预测内容。先由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说一个已读过的书名或一篇熟悉的文章题目,并写在黑板上。 请没有读过的学生根据题目预测后续内容,随后出题的学生揭晓答案。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自动化的预测。 课后,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没有读过且感兴趣的书或文章来读一读,将预测落实在导读教学中。
2.我做小侦探
本单元的《课堂作业本》在每一课的作业中均安排了读故事做预测的练习,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见表1)。
表1 《课堂作业本》中的预测练习
因此,笔者将《课堂作业本》中这一单元的课外阅读作业进行单元统整,整合在一课中,设计“我做小侦探”情境活动课,让学生像侦探一样,在题目、插图、内容等中寻找线索和依据,作出判断,进行预测。充分利用《课堂作业本》将零散的习题统整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将所学的预测方法加以巩固、运用,一举两得。
3.我做“小问号”
《课堂作业本》第七题“看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有几块‘加油牌’,同学们议论纷纷……”笔者切入教学,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图片后的预测。 接着,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现象,说说自己的预测及依据。 这让语文学习真正与生活相连,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我做小编剧
本单元的习作安排是看图续写故事, 意在引导学生能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供的线索,联系生活实际,对故事的情节发展作出合理、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整、写通顺、写合理。
挑战一: 设计习作创编活动“我做小编剧”,完成续写故事。
挑战二:续写故事大PK。用预测的方法为自己的续写故事“代言”。
最后, 评选出本单元的最佳“小小预言家”。
三、 单元整体教学成效预测
“预测”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是笔者及工作室成员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磨、课后主题探讨,我们发现:
(一)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 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习得策略,在经验回顾中总结方法,学会边读边猜测,有意识地在插图和文字中不断寻找预测的线索,在预测和验证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习得“预测”策略。
(二)从“学预测”转向“用预测”
“预测”策略单元的设计是为了将学生无意识的预测行为变成有意识的预测能力,提高预测的质量。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和文本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运用策略产生新的文本意义是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交流、互学互助,不仅要和作者对话,也要和同伴、教师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预测思路,相互交流预测内容来丰富预测的方法, 经历“预测——验证——修正——再预测”的过程。在阐释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所说的内容与原文一样,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能否在运用策略后进行有根据的预测,真正从“学预测”转向“用预测”。
(三)从“会策略”走向“会阅读”
学生要学会在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和应用, 将知识活化。 这个单元的课文只是“预测”策略学习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统编教科书提供的预测空间,并创设更多的课外预测空间供学生自主实践。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阅读的不同阶段,不断运用所学到的“预测”策略,从课文的阅读延伸到课外书的阅读, 在体验预测乐趣的同时,熟练运用策略,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及意图
围绕本单元的三个子任务, 笔者分别设计了三次作业,每次作业,从有针对性的任务提示到独立创作,从说到写,从学到用,以此帮助学生反思、梳理、巩固、运用预测方法(见表2)。
在作业的设计中,加入了任务提示,将任务细化,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是否运用了预测方法,运用了什么预测方法,运用的预测方法合理吗;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预测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同伴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相比,区别在哪;引导学生反思:预测是否只用于阅读,预测是否能指导写作。
总之,“预测策略”单元教学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目标指引下,利用整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创设有趣、生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搭建师生教学的序列化支架,变“无意识用预测”到“有意识学预测”,从“有意识学预测”到“熟练运用预测”,最后由“熟练运用预测”到“内化成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今后的自由阅读、自主写作中能自觉运用这一策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