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任务驱动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2024-02-23曹晓云

文理导航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阶驱动分数

曹晓云

高阶思维是在基于较高认知层次上产生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高效化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分析特点抓住实质,促进教育目标达成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围绕学习任务开展教学引导,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教学方法改革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以教定学的不足,创新性地实施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任务驱动能够激趣促学,提升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

(二)高阶思维的特点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學生高阶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深刻性特点:是指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理解深刻,并能做到学以致用;(2)灵活性特点: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十分灵活,能够从多个方向思考问题;(3)创造性特点:指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对问题作出全面的解析;(4)批判性特点: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探究数学真理的态度;(5)敏捷性特点:是指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融合相关知识,把握问题重点。

高阶思维的每一个特点都是相生相长的,相互依存的,在以任务驱动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任务设计与高阶思维特点结合起来,以期有效达成教育目标。

二、以任务驱动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情境任务驱动,深扎高阶思维之根

情境是学生思维的发生处,是思维发展的依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生活体验、数学能力等创设恰当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应注意设计趣味性、生活化、灵活性的任务串。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操作、猜测、讨论等,让情境激发思维共振。

1.真实情境的应用

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应用真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实现对所教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真实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推动学生认知的提升,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在“细心观察,分组探究”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观察教室环境,分辨前后,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的教室很漂亮,老师很喜欢,这是我们教室的两张照片,请观察一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吗?哪里不同?哪一张照片是老师在教室前拍的?(指名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后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真实情景之后,让学生观察教室不同位置的照片,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又以观察学校门口、观察企鹅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享受学习之趣。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活动,学生逐步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考,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情境教学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问题,生活化对知识的理解,深扎高阶思维之根,达成了建构新知识的教学目标。

2.故事情境的应用

创设故事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形象化、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更能够吸引他们探究、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任务,让学生在经历了趣味性的学习过程后,获得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数字宝宝9很自大,一天它以嘲笑的口吻对从1~8的数字宝宝们说:“你们都比我小,特别是你0宝宝,和没有一样,哈哈,我最大,我最大!”0宝宝听了伤心地哭了,这时1宝宝走过来安慰0宝宝说:“不要难过了,咱们想个好办法把9宝宝比下去。”一会儿9宝宝看了看它们羞愧地闭上了嘴,同学们请猜一猜,1宝宝和0宝宝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在学生猜出了各种办法之后,教师引出1宝宝和0宝宝联合起来,组成10比9大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10可以表示什么?10排在数字的哪个位置,它可以怎么分?怎么合?10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同学们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就可以做很多很多好玩又奇妙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下,教师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驱动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3.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沃土,在以促进学生数学高阶思维为目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的知识,创设生活情境,以情境为依托驱动任务,深化学生对生活化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迸发思维的火花。比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联系生活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与字母有关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物是用字母表示的?学生纷纷回答:“MCD表示麦当劳”“公厕用WC”“停车场用P”“电脑行业IT”……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你们知道吗?在数学上也经常应用字母,以前我们学习了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的定律、公式、数量关系等,含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怎么表示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又结合所教学的知识,融入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了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依托任务驱动教学,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关注驱动力度,力求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思考,有效地完成任务。教师要全面把握所教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唤醒启发并重,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深度反思。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并合理拓展延伸,实现深度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设置了“分类任务,探究分数内涵”的问题驱动环节,在出示了几个数之后,让学生回答哪个是分数?分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通过问题的导入,使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会了分数的写法、读法,在此基础上讓各个小组进行问题交流并出示,“什么情况下要用分数来表示?”“分数表示什么含义?”“为什么这样来规定分数的读写?”……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学生的问题,架构起层次化、机构化,可拓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并贯穿教学始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验证任务,探究分数特点”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通过创设古人分猎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如何表示等,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不能用以前所学习的整数表示,拓展思维,从古人分猎物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联想,对如何用分数产生猜想。接来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验证猜想。

教师应用平分蛋糕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并让学生操作利用图片来表示蛋糕的1/2,并针对学生将纸片进行对折的操作提问:为什么要对折?由此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进而让学生操作用正方形的纸片找出1/2,学生操作完成后,再进行实物投影展示,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横对折,竖对折,还是斜对折,只要把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都是它的1/2,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迁移类推,认识四分之一”“抽象概括,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感受到数学探究方法的多种方式,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神奇,同时,感受到任务合作、思维碰撞的快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设置的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学习任务,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优化课外学习任务,强化高阶思维培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置得到了家长、老师和小学生的高度重视。基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目标追求考虑,课外作业的难易度、作业量等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定。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我是小小统计员”的作业,其中包括如下内容:全班共有( )人,参与统计人数是( )人,出勤率是( )%;体育达标( )人,达标率( )%;患有近视的同学( )人,近视率是( )%;家有电脑的( )人,普及率( )%;支持“双减”政策的( )人,支持率(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别具一格地设计统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实践巩固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课外,在任务的驱动下去思考、实践,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作业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实践之初,教师每天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为学生设计一道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燃智慧火花的作业题,让学生参与挑战。但是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差异,教师给出题目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时发现,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出问题正确答案的学生寥寥无几,基于此,教师改变思路,把设计作业提问的权利交给同学们,让他们按着座次轮流出题,其他同学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方法明显提升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也使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多重障碍,获得超越式的发展。

针对所取得的进展,教师致力于优化策略,遵循分组学习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5~7人为单位的智慧学习小组,并鼓励各个小组展开比、学、赶、帮、超,教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各个小组,只要负责做好小组学习评价,提高了学生作业完成的有效性。

总之,在课外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设计问题时,从做题方法、命题者的层面去分析与所学知识的贴切度,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等,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收获较大的合作学习,是与同学思维碰撞,提升思维层次的学习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阶思维也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把握高阶思维特点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数学学情、思维差异性等,精心设计并应用任务驱动教学,促进的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阶驱动分数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分数的由来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可怕的分数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