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句新解”主题作文导写

2024-02-22许雅青

中学生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名言论点指令

许雅青

原题呈现

(2023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上述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和阐述。你可从上述语句中选择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題指导

题目包括写作材料、任务指令与要求三部分。要求已明晰,不再赘述,在此主要解析“写作材料”与“任务指令”部分。写作材料为写作主体内容,即材料中的四则名言;任务指令明确写作方向,考生应按“指令”完成写作任务,本题的任务指令是“上述经典名句……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部分内容。

很多考生在审题时容易忽略任务指令部分,匆匆读完写作材料便着急下笔,不留心出题者的写作要求和预期的写作方向,因小失大,致使作文分数“惨淡”。因此,在进行本次审题指导时,先就任务指令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写作任务与写作方向,即“题目要我写什么”;再在明晰任务指令的基础上对四则名言进行具体解读,从而得出写作主旨。

读指令,明任务

任务指令一:上述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明确:肯定名言的作用。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因为它历经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也因为它是千百年来时代的总结,常读常新。”名言言简义丰,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总结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道理。其常读常新,蕴含人生哲理。

任务指令二: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和阐述。

明确:“辩证思考”即对名言进行全面思考,说明名言本身可能存在某种片面性。“新角度”则启示我们以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对其进行辩证思考,通过自身对名言含义的补充、辨析,使得对名言的诠释和理解更加全面、完善。

任务指令一和二的两句话用分号隔开,部分学生会认为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对名言进行论述即可。但代入出题者和评卷者,显而易见,答题者要在肯定名言本身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从新角度对名言进行辨析和阐述,才容易脱颖而出,取得高分。如果只就名言传统含义进行阐述,得分大多较低。

任务指令三:你可从上述语句中选择其一。

明确:选择一则名言,不需要结合多则名言。

任务指令四: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

明确:在准确把握名言的本义上,结合时代特点对名言进行新阐述。

任务指令五: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明确:注意“你”的定位,“你”的身份为新时代青年,并非平庸之辈。因此写作具有高度——有观点、有见地、有视野、有胸怀、有境界。否则,写作易落入俗套。

析文字,明主旨

材料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明确:玩弄他人会丧失德性,属于人品、原则的问题,决不允许;玩弄外物会丧失志向,属于兴趣、爱好的问题。可以思考,如何“玩”出风采、“玩”出境界?

材料二: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明确: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可以延伸到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身缺点,但是要思考“无原则地”改变自我,会不会迷失自我?会不会出现邯郸学步?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明确: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推己及人,不强加意志于他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想要的、过剩的事物或许正是他人梦寐以求的。

材料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明确:小到个人层面的“谨慎”“警惕”;大到国家层面的“忧患意识”,都是必须的,但如果思虑过多、预设过度,可能会导致“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如时下讨论的“精神内耗”问题。

学生习作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标题直接引用名言,缺少自我思考与见解。)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班  陈柯冰(48分)

《周易》有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其意义很好理解,即要学习他人身上的良好品质,而改正过错。然而要践行此话绝非易事,我认为需要善于思考方能发现他者的善,而敢于自我审视才能改正自身的过。(中心观点:善于思考,发现他者的善;敢于自我审视,改正自身之过。中心观点是对名言传统含义的深入理解,但未体现新角度或新内涵。)

善于思考,方能迁他人之善。人是一种非常多变,且具有多面性的生物,很多流芳百世的名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而被人们所看不起的人也有他的闪光点。孔子所宣扬和坚持的重义轻利的圣人之道确实十分值得敬佩,但于现代社会而言却不完全适用。因为时代变了,社会形态变了,人们的主流思想变了,所以对许多古人的名言的解读也需要新的角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要找到适合时代的“善”,就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唯有如此,才能充实自我,树立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不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分论点1为“善于思考,方能迁他人之善”。论点解释存在化用任务材料句子的情况,且与分论点关系不大,缺少论据,论述过程稍显混乱。段落结尾回扣分论点1,强调应善于思考,对“善”需要加以抉择,不能盲从。可以看出该段落体现一种独立思考,对“善”有选择性地加以学习的态度。)

敢于自我审视,方能改自身之过。虽然人们总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挂在嘴边,但是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偏袒自己,这实乃人之常情。因此,人们并非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只不过是选择性地装聋作哑,仿佛这样缺点就不存在了。人在批评他人时眼光总是十分锐利的,再优秀的人都能找出那一点美玉上的裂纹;而面对自己时则相反,会想尽办法地遮住那些裂纹。其实裂纹本身或许无伤大雅,但若是要提升自我就必须先认识和接纳自我。这个过程需要自我审视的勇气,需要人们明白其实自己和他人一样有着各种的缺点,而后才能改其过。(分论点2为“敢于自我审视,方能改自身之过”。论证与论点游离,论点为“敢于自审,方能改过”,而论述却在说明瑕不掩瑜的道理,那么究竟“过”需不需要加以改正呢?需再明确。)

有以上的能力作为基础,我们才能追求更高的境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人人都是他人的老师,只不过需要善于观察,方能发现他们的存在;善于思考,方能发现其优点;善于自省,方能改正自身缺点。我们都应该以人为镜,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再次阐述名言含义,以及我们如何践行名言。)

吾辈青年,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在不断地向外学习和向内反思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拥抱更好的未来。(结尾点题,以吾辈青年的呼吁收束。)

习作升格

见善“择”迁,有过“择”改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班  陈柯冰(55分)

《周易》中“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即学习他人身上的良好品质,改正自身的过错。此话历久弥新,穿越千年仍给人以深刻启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应注意其局限性。于当下,吾辈青年应做到勤于思考,见善“择”迁;敢于自审,有过“择”改。

勤于思考,见善“择”迁。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善”之论众说纷纭,吾辈青年应勤于思考,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选择适合时代的“善”而迁之,而不是盲目从众。“见善则迁”强调发现并学习他者的优点和长处,然而,一味效仿他人,而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往往吃力不讨好,走向削足适履的误区。小到姿态步态,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见他人姿态之美,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终贻笑大方;大到价值取向,有人汲汲于名利,沉浸于追名逐利之中不可自拔,而也有人如北大钟芳蓉报考冷门的考古专业,坚定心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由此可见,吾辈青年应对“善”加以抉择,取“善”之精华,而去其糟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为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敢于自审,有过“择”改。敢于向内自我审视,方能发现自身真正之“过”并改进。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性地装聋作哑,忽视自身的缺点。然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一叶障目、掩耳盗铃。因此,若是想要提升自我,必须具备自我审视的勇气,认识和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而在自省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所谓“过”者不能无原则地一味改变,而应加以鉴别。深知再优秀的人都能找出那一点美玉上的裂纹,对于真正之“过”,如违法犯罪之事,我们需严令禁止;而有些“过”只是与他人有异,所谓瑕不掩瑜,何不适当保留,或为自身鲜明的特征?正如富尔曼诺夫所言:“一个人就是一种典型”。吾辈青年应敢于向内自省,探寻真实的自我,有选择地改过,适当保留个性特征。

吾辈青年,当有思想、有主见,见善“择”迁,有过“择”改。在不断地向外学习和向内反思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拥抱更好的未来。

【总评】原文更多的是基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传统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和阐述,谈论如何践行名言本身。升格后的作文在肯定名言传统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应有主见、有思考地“迁善”“改过”,即见善“择”迁,有过“择”改,而不是盲目从众。由此,更加符合材料中任务指令所说的“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和阐述”,体现新意。而在论证过程中,升格作文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得行文逻辑更加清晰,并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从古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到今之北大钟芳蓉坚持考古梦,贯穿古今、正反结合,论证更加全面到位。

此外,升格作文主要基于个人层面对名言进行阐述,其实不妨思考一下,是否可以由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国家这个角度进行升华,由点及面,由小到大,从而让作文更有层次感,格局更开阔。

佳作赏析

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

(标题点明文章中心,体现作者对名言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班  刘楚睿(56分)

《周易》有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开门见山,说出选择的名言。)此语穿过千年历史长河,带给新时代青年们于完善自我的思考。(经典名言历久弥新,常读常新。)但如今,古语的智慧难免于新时代潮流中暴露其自身局限性(转折,联系现实。),故应换个角度进行运用——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亮出中心观点。)

点评:首段为观点总起段,开门见山,说明自己选择的名言为“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在肯定该名言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点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青年也应从新角度出发对名言加以运用,引出中心观点“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

《周易》之语,其智慧光辉之闪耀,带给新时代青年们人生启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提供思路。(分论点1:肯定名言积极作用,蕴含智慧,启迪人生。)“见善则迁”旨在汲取他人长处,为自身品质添砖加瓦。(解释“见善则迁”的传统含义。)现观华为,为弥补自身芯片制造的不足,积极借鉴国外优秀产品,融入自身技术以求突破。(举例论证,结合华为借鉴国外优秀产品谈“见善则迁”的作用。)“有过则改”,则强调及时改正过错,以求人格的健康完美。(解释“有过则改”传统含义。)回望唐太宗,正是他重用魏征这面明镜,积极改正自身过错,终成一代明君。(举例论证,结合唐太宗重用魏征谈“有过则改”的作用。)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从于自身有利的角度,阐释了欣赏他人长处并汲取、审视自身不足以改正的重要性,犹如谆谆教诲,猶如一记跨过千年的钟鸣,给予世人以警醒与引领。(回扣分论点,再次强调“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给予世人警醒与引领。)

点评:主体部分第一段第一句为分论点1,说明名言的积极作用,即蕴含智慧,启迪人生。紧接着分别对“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进行解释并举例论证其正面作用,用华为借鉴国外优秀产品和唐太宗重用魏征两个例子经典恰当,具有说服力。段落结尾回扣分论点,再次强调“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给予世人警醒与引领。

不同于古代体系单一、认知也相对片面的社会,当今社会风云变幻、体系多样,古代圣贤智慧难免会显露出其自身局限性。(转折,联系现实,引出分论点2:于当今社会而言,名言存在局限性。)《周易》之语固然在理,但于新时代却不完全适用。它虽鼓励世人不断进取,但忽略了个体差异性。(进一步解释,点出名言的片面性——忽略个体差异性。)建国初期,中国为发展重工业,学习西方大国大炼钢铁,但忽略了自身工艺的不足,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身之“善”,最终造成巨大损失。“见善则迁”不能一味照搬他人长处,而是要像中国共产党取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之亮点精华,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举例论证应结合自身实际“见善则迁”,正反结合,更显全面。)改正过错亦如此。过错,是相对客观而言,有危害他人及社会之过错必须改正,而于他人有异但不造成实际影响的过错则可适当保留,这何尝不是为个体的鲜明特征留下与众不同的一笔?(类比论证,由有意识地“见善则迁”推及不盲目“有过则改”,以反问句结尾,强调作用,引人深思。)

点评:主体部分第二段开头转折,联系现实,引出分论点2:于当今社会而言,名言存在局限性。接着进一步解释,点出名言的片面性在于忽略个体差异性,并由“见善则迁”入手,通过建国初期盲目学习西方大国炼钢铁和中国共产党取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之精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事例,正反结合,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而后类比论证,由有意识地“见善则迁”推及不盲目“有过则改”。段落以反问句结尾,强调作用,引人深思,体现作者对名言独到而深入的思考。

小至个人家庭,大至社会国家(升华,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在面对古代贤者智慧时,都应参照如今自我状况,从提升自我角度出发,取其精华,融入新时代思想,得以合理“迁善”“改过”,新时代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点评:升华段落,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都应结合时代特征,合理“迁善”“改过”的观点。

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不忘古人智慧,参照社会当局,用古人智慧之石以琢玉,则突破发展指日可待,未来可期。(呼应开头,回应题目与中心观点。)

点评:结尾点明题目,呼应开头,呼吁不忘古人智慧,参照社会现实,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

【总评】首先,审题全面,立意深刻。本文牢牢把握住任务指令部分给定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向,即在诠释名言的传统含义与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征,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对名言进行深度剖析。落实到本文,中心观点为“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即有意识、有主见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中心突出,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主旨。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述:段落二为分论点1,肯定“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传统含义及其对个人、企业的正面作用;两个分论点指出名言存在忽略个体差异性的局限性,并由此提出应结合实际情况“迁善”“改过”。升华段落,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有视野、有胸怀。末段呼应开头,立于当下,呼吁“迁合适之善,改不利之过”,以期未来发展,回应题目与中心观点。本文结构完整、层层递进、富有逻辑,体现作者对“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深入理解与思考,具备思想高度和深度。

其次,举例恰当,论证多样。举例贯穿古今:古有唐太宗重用魏征,有过则改;今有华为借鉴国外优秀产品,见善则迁,事例经典,充分体现名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正反举例,更具说服力,在论证结合实际情况“迁善”“改过”时,先举建国初期盲目学习西方大炼钢铁的反面例子,再举中国共产党取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之精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面事例,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时,善用类比论证,由有意识地“见善则迁”推及不盲目地“有过则改”。不仅如此,作者还巧用反问,在段落三中以反问句收束,起强调作用,发人深省。

最后,美中不足的是段落四的升华部分仓促,直接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國家层面进行呼吁,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可行的措施,略显空泛,可再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名言论点指令
听我指令:大催眠术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LED照明产品欧盟ErP指令要求解读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名言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坐标系旋转指令数控编程应用
名言趣画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