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4-02-21罗怀良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罗怀良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罗怀良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开展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系统研究有助于课程育人的有效落实.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包括从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中挖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中挖掘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课程的国家与区域内容中挖掘家国情怀.其教学设计应基于成果导向理念(OBE),使用基本教学范式加灵活方式实施,突出课程思政的区域特色.实施策略包括完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系统性,教师引领和学生感悟融合,持续教学资源建设与成果共建共享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作为学校德育中国化的成果,课程思政已形成“三全育人”新局面,成为新时期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随着课程思政及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对高校相关专业(理工科、地理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1-4]和专业课程[5-9]的课程思政实践等进行大量研究.结合学科课程挖掘思政元素,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10]89.高校课程思政短板和难点在于理工科课程,而把握理工科课程思政作用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又是理工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11].高校培养目标的专业性强,学科专业门类众多导致专业课程数量庞大.学科与课程差异使不同专业及其专业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侧重点、实现路径和实施策略等均不尽相同.但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体系构架和实施路径的范式研究及实证探讨.对具体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以及实施策略的规范系统探讨明显不足.因此,开展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系统研究有助于课程育人的有效落实.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以期为同类课程提供借鉴.

1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淀的知识体系(如符号、术语、公理、定律等)、价值体系(如学科制度、伦理规范等)、行为习惯的总和[12].高校专业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属于“形而下”的器者范畴,而学科价值体系则属于“形而上”的道者范畴[13].专业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并蕴含具有学科专业和课程特色的育人素材.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服从于学科建设和学科育人,共同打造学科育人共同体.其中,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要重视挖掘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学类专业课程要侧重挖掘工匠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课程要重点挖掘人文精神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三方面挖掘.

1.1 从综合自然地理学知识中挖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

地理类专业课程立足人地关系探讨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4],课程本身自带思政元素[15].综合自然地理学是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16]4,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域、土地分级与分类、土地评价、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研究等学科知识.

该课程学科知识中蕴含事物普遍联系整体观、事物矛盾对立统一观、因地制宜原则及人地和谐观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思政元素(见表1).通过挖掘这些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思政元素,将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系统思想和联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和探讨地理问题[17].

表1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思政元素

1.2 从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中挖掘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国内外学者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探索追寻和艰辛付出,无不体现出客观态度、理性精神和执着探求.可从中提炼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

在我国古代综合自然地理知识积累、综合思想萌芽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中,学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案例不胜枚举.西汉司马迁足迹北起河套南至湖南,东起会稽西达川蜀,广泛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完成巨著《史记》.唐代名僧玄奘历时17年,游历110个国家,行程5万余里,写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徐霞客自21岁起历经30余年,足迹遍及16个省区,留下珍贵的《徐霞客游记》[18],系统地考察和科学地描述喀斯特地貌,确定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科学分析流水的侵蚀作用,记述和解释云南火山红色浮石及地热现象,并论述植物和地形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组织大规模的综合地理考察,广泛开展综合自然区划,大力推进野外定位观测,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其中凝聚着当代中国地理学者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期,前苏联学者伊萨钦科来华讲学,这个进修班在林超教授的领导下,集体讨论确定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并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19].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组织了一系列专业综合科学考察.其中,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1973—1980年,约92个单位,1 000余人,达250万km2)[20]形成“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和奉献自己”的科考精神;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更是这一科考精神的接续和传承.我国从1988年开始组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先后建成40个生态系统试验站,长期持续的野外观测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国外也不乏体现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案例.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1年,麦哲伦率队第一次环球航行等.德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继承父亲遗产,历时5年考察拉丁美洲,完成巨著《宇宙》[21],并首创等温线、剖面图和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因果联系法对各种自然现象成因和分布做出理论概括,提出“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的精辟论断[16]8.为对抗近代地理学分化,摆脱地理危机,地理学家努力为地理学寻找自己的研究对象并逐渐形成区域学派(德国赫特纳)、人地关系学派(法国白兰士、白吕纳)和景观学派(德国帕萨格、英国赫伯森)等.俄国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从土壤地理研究中促进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创立自然综合体思想,提出自然地带学说,并论证建立新学科(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必要性等.

1.3 从课程的国家与区域内容中挖掘家国情怀

挖掘和领悟专业课程的家国情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国家与区域内容蕴含大量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可以从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与区域实践中提炼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思政元素;从我国在全球变化及环境问题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炼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见表2).

表2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家国情怀思政元素

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世界地理学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居领先地位.我国的综合自然地理知识和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著作之中,其中包含丰富的综合性区域自然地理内容,在许多方面为地理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公元前5世纪的《禹贡》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2 000多年前的《周礼》依据当时的认识,将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和原隰五类;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篇》有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

中国学者创立并命名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老一辈地理学家的长期努力有关[16]16.中国地域广大,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典型而多样的区域空间背景.并在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在应用研究领域也取得诸多重要成果,如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多种生态农业模式、景观生态建设和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等.这些案例都是进行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课程思政的良好素材.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草)、主体功能区制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与碳减排、积极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能力建设等,均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诠释.中国政府确定碳减排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我国应对全球变化的行动案例蕴含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

2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1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育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知识和课程思政最终也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核心是课程综合全面育人,关键在于学生的养成和落实,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逆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22]能较好地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从教育引导、制度保障、实践养成三个层面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能动意识和责任担当.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更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诠释当代课程育人的精神意义与文化价值,建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从而达到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10]92.综合自然地理学涉及课堂学习、实验实训、野外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诸多环节和过程,课程思政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全过程和全环节落实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育人导向,并持续改进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2.2 采用基本教学范式加灵活方式实施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应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改革说教式、应试化等简单的教学方式,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实施.四川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是线下课程,在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建设并形成“三习”融通式教学模式:课前利用网络平台课程资源进行“自主预学习”,课堂教学中采用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师生互动式学习”,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练习与测试以及结合QQ、微信群答疑等的“巩固拓展学习”.该模式融合网络课程资源、注重过程考核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采用基本教学范式加灵活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

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因此需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探索各章节、各知识点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课程思政与教学方法的协调与统一.包括理论辨析法、案例教学法、知识点图表法、实践教学法、文献阅读法和小组争辩法等(见表3).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思政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是相互补充的,即同一课程思政内容或元素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表3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例举

2.3 突出课程思政的区域特色

高校专业发展和培养目标均具有地域特色,一些专业课程还具有区域内容.地理类专业是区域特色浓郁的专业,而综合自然地理学更具有丰富的区域乡土教学资源和案例.在课程思政育人中,联系区域实际既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课程思政效果,也可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内容与实践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人文社会经济现象为西南地区地理科学的未来提供了难得而优越的研究对象和区域空间[23].该区复杂的非地带性分异、突出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富集的水能资源及开发成就等均是该课程经典的课程思政区域素材,让这些乡土素材资源进入课堂和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可以使学生达到乐学善思的目的.但要特别注意区域乡土资源不等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源于生活、始于乡土,但又要精心提炼,高于资料素材的罗列、叠加与重复;要注重传承与创新,将原始乡土资源赋予学科知识内涵和思政育人功能.

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教学中,充分利用区域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川西横断山区被称为“大香格里拉”,成因是非地带性垂直分异显著——纬度低、高差大,多种垂直带谱景观多样;自然景观与绚丽民族文化景观交相辉映.如海螺沟(贡嘎山)——全球纬度最低的海洋性冰川(冰川靠丰富降水维持,发育森林型垂直带谱);雅安二郎山东、西坡分异明显——东坡(迎风坡)降水丰富、森林茂盛,西坡(背风坡)呈现干旱河谷景观;茶马古道与民族走廊交错等.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垂直地带性分异的理解和美丽中国的感受.

3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3.1 完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系统性策略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思政育人也是系统性工作.高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要从三全育人、课程实施过程和专业课程教师能力等多维度系统推进,突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综合育人的系统性.

首先,课程思政必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辅导员管理育人形成合力,同向同行,方能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其次,应从“目标体系——课程大纲——思政单元——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五位一体系统设计和整体落实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第三,针对课程思政实施主体(教师)的认知障碍,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碍,课程思政整体构建的融合障碍,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制度障碍[24]系统培训和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本身的精神愉悦感.量化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尤显薄弱,这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2 教师引领和学生感悟融合策略

教师引领和学生感悟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对高校“课程思政”短板和难点的理工科来讲,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对课程思政作用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的把握.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师要引领课程思政,应通过认知维度的融合与转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与尝试以及教学氛围的创设与维护来提升其知识与思想共鸣的课程思政内容拓展能力,通过传统与新兴碰撞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能力,理性与情感并举的课程思政师生互动能力[25],最终提升其在课程思政创新过程中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引领强化学生对科学精神、学科素养和家国情怀等课程思政内容的感悟,可以克服重智轻德、学生内驱力不足、兴趣不浓等问题.

3.3 持续教学资源建设与成果共建共享策略

课程资源建设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通过追踪学科前沿、广泛收集区域实际案例,持续加强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材、视频、案例和题库等资源建设来深化课程思政.具体做法为:联合西南地区6所同类高校任课教师编写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材(先后入选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和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依托网络技术,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http://sicnu.fanya.chaoxing.com/portal)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先后发布11类110余套网络资料.其中,包括国内最具代表性的10个综合自然区划案例、教师科研成果案例[26-27]等.并将其用作综合自然区划、景观生态建设等教学素材,提升教学及课程思政效果.

随着课程思政的实施,蕴含课程思政的教材、课程实施大纲、区域乡土地理资料等,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方法的创新改革成果等资源和成果不断涌现.采用创新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就十分重要.在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实施中要采取教学资源与成果共建共享策略,积极搭建课程思政协作平台、形成课程思政师资、教学资源共同体.并借助课程思政写作平台以及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28]来保障其课程思政成效提升.

4 结语

高校专业课程是专业培养中实施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的主阵地.学科与课程差异使不同专业及其专业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侧重点、实现路径和实施策略等均不尽相同.其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与实施应根据课程性质、学科知识及区域实际等展开,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深化.而量化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1] 刘笑吟,徐俊增.工科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6(20):186-188,192.

[2] 王浩名,王向东.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课程中思政要素梳理与模式创新:以“中国地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5):74-78,80.

[3] 杜霞,李磊,陈成忠.高校地理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地图与测量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0):67-70.

[4] 刘宪锋,李晶.课程思政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OL].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2-17)[2023-03-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189.N.20230217.1319.002.html.

[5] 苏筠,王静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3):517-522.

[6] 刘龙龙,孙中强,张金亮,等.基于线上直播的野外多情景高校地理专业课程思政新方法探究:以“自然资源学原理”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2,31(1):75-79.

[7] 赵侃,崔英方.“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2):59-62.

[8] 彭俊芳,李春莹,袁书琪.地理课程思政任务要求与存在问题分析:兼论对高师地理专业思政建设的要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1):69-74.

[9] 李传华,李浩杰.普通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J].高教学刊,2023,9(7):116-119.

[10] 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2):88-92.

[11]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12] 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2(4):99-103.

[13] 王桂云.高校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梳理与融入评价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2(增刊3):35-37.

[14] 傅伯杰.从知识、科学到决策[J].地理学报,2017,72(11):1923-1932.

[15] 谭刚毅,钱思.基于教育的本源探究课程思政及其建设: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例[J].课程思政教学研究,2021(1):117-133.

[16] 罗怀良.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7] 蔡光裕,罗怀良.“综合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2):93-96.

[18] 白光润.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9] 许学工,李双成,蔡运龙.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近今进展与前瞻[J].地理学报,2009,64(9):1027-1038.

[20] 姚檀栋,王伟财,安宝晟,等.1949—2017年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程[J].地理学报,2022,77(7):1586-1602.

[21] 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M].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 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47-51.

[23] 罗怀良.创新而务实地促进西南地区地理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地理学术繁荣:在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J].山地学报,2016,34(6):672-674.

[24] 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25] 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26] 罗怀良,朱波,刘德绍,等.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划分[J].生态学报,2006,26(9):3144-3151.

[27] 罗怀良.县域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的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39(8):929-936.

[28] 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Excavating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LUO Huailia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Chin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follow for curriculum teaching,cultivate virtue and cultivate talents in the new era.Conducting research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for professional courses can help effectively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exca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includes excavation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from the course knowledge,excav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from the course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the excavation of patriotic sentiment and native land emotion from country and regional content of this course.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of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implemented in a basic teaching paradigm and flexible way,and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clude improving the systemat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integrating teacher guidance and student insights,and continuously build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haring achievements and so on.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teaching desig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K90∶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4.01.019

1007-9831(2024)01-0105-06

2023-09-15

四川省2022年一流本科课程项目(线下课程)(川教函[2023]7号-485);四川师范大学2022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校级项目(XJ20220785)

罗怀良(1966-),男,四川洪雅人,教授,博士,从事全球变化、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域地理等方面的研究.E-mail:huaill@163.com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