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024-02-20高丽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教师要把现代信息科技合理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让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更加精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开阔眼界。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微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创设一种“现实”的教学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解答学生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概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效果,即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及教学过程的效率。实效性强调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和效能,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实际价值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实际贡献。实效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以及在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否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等方面。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二、初中数学微课实施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的知识比较复杂,有些知识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摩自己录制的微课,这样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并对该课程的学习规律进行探究,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二)解决重点问题
一些知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很可能没法马上就理解。教师如果把微课运用到初中数学的课堂上,那么就可以反复播放微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地观看有关的内容。在回看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效果
微课是将知识以视频的方式讲解并展现出来,教师将微课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时,就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的对策
(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引导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好的课堂引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当生动形象的微课呈现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轻易进入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之中。比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仅仅让学生去观看教科书上的图形,对于没有空间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某些比较难掌握的三维图像,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就能让他们对以上三种角的概念和差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注重教学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认识
在初中数学微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足够重视。例如,开始教学三角形相关知识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节微课,内容聚焦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让学生对小学时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与梳理。然后,用微课着重介绍“两边之和与两边之差”及其与“第三边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这是对小学教学的延伸,也是这节课的关键。随后,教师可以用微课展示部分作业,包含小学和初中的内容,用引导的方式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观察和练习的结果,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新奇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与足球比赛内容结合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起来。
(三)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中的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它以语言、动态画面等方式呈现,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从预习到自学,再到课堂上的复习,都保持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在常规的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先看一看课本,然后从课本上找到有关的内容。但是,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引,他们预习时就很难把握重点。为此,教师可以收集生活中有关图形旋转的例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比如,以电风扇和时钟的转动为例,把它们做成一个短视频,用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对旋转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要给学生解释转动的概念,使他们既能在理论上认识转动,又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转动的实例。在教室里,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微课,用动态的画面、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文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的预习更加有目的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数学课前预习的效果。
(四)游戏与微课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运用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网上的游戏活动,保证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以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微游戏课对其进行讲解,待学生充分了解之后,再通过多媒体系统开启游戏教学,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通过答题的形式进行游戏竞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竞赛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然而,有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竞赛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游戏竞赛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地对成绩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并详细地评估他们在游戏竞赛中对几何图形的分析方法,让其他小组可以对比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的微课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授课形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播放短片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利用微课可以指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预习、自学、复习及探究。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游戏与微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发展自身潜能,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