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大新提法传递什么信号?
2024-02-20赵爱玲
赵爱玲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这次会议中有哪些新提法?这些新提法围绕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又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会议指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据国际机构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和贸易整体上不如疫情之前。从国内看,经济大循环存在堵点。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企业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现象;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化解多年积累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风险需要一个过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机遇。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随着社会预期逐步改善,高储蓄将逐步向消费、投资转化。二是宏观政策会对经济恢复持续提供支撑。2023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以及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将在2024年持续释放,2024年还将出台新措施,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叠加,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三是政策空间仍然较足。我国物价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加力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机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技术加快突破,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消费加速转型,这些将催生产业变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会议指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概括为“五个必须”。“五个必须”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没有发展就没有现代化,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全面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領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只有以质量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哲希指出,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科技、社会等关键领域的政策持续发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2024年经济稳定发展、合理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挑战,此次会议明确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有助于保持政策力度和强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确保2024年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合理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设定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时延续了2022年提到的“稳中求进”,同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而这也成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政策部署的总基调。“先立后破”意味着什么?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认为,“先立后破”指的是,在新旧动能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背景下,在新动能尚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前,要加快推进新动能的成长壮大,与此同时,原有的旧动能继续在宏观经济中承担重要角色。所谓的“新动能”指的是新基建、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内生消费,所谓的“旧动能”指的是房地产、传统基建以及低端制造。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阶段,总的来看,新的增长力量还没有充分释放,一旦旧的破了,新的立得不够,经济就会面临难以承受的阵痛压力。这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把“稳”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而要实现“稳”的目标,在政策上就要追求“进”,“以进促稳”。
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
目前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并带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努力促进居民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有专家称,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方面潜力很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政策上适当支持引导就能够释放很大的需求。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逐渐从注重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从以物质型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因此,有效激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会议指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会议释放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3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向成交创新高,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称,展望未来,我们吸引外资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全球规模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市场,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很多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二是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三是新发展格局的聚合力。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这一提法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对于会议提出的“拓展中间品贸易”要求,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间品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间产品是可以用于最终产品的,全球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涉及非国产的产品,如果中国在其中能为中间产品提供所需的零部件,对全球产业链也是一种贡献,表明中国正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中国在这过程中也获得了发展机会,拓展中间品贸易也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的关键所在。
20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新三样”逐渐成为外贸新动能,多地“新三样”持续走俏海外。受访专家表示,全球对绿色低碳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而我国对“新三样”产品的供给具有较大优势。未来“新三样”出口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新三样”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未来要大力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优化行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实现符合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
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工作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跃居九大任务之首,而围绕这一“头号任务”,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有媒体将“新质生产力”选入了2023年十大经济热词。“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领域一个新概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又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新”包含4个要素:除了基于“生产力三要素”的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之外,还应包括新型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载体。随着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最终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调整,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怎样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適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会议指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释放了“抓创新、强产业、壮实体”的鲜明信号。
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财办负责人称,除了要健全举国体制,还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另外要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要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再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要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
黄群慧称,要探索一种市场化的、开放的实践方式。“从最初的创意、理念,到科学研究、实验室技术,再到小批试制、中批试制,然后到工厂大规模投产,以及到最后的市场投放,这整个链条、每个环节中,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发挥作用,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探索。”
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绿色低碳供应链是指考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强调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资源节约和环保效应贯穿产品生产整个过程,包括从材料获取、加工、制造、包装、储存、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和回收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称,会议明确要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后续,我国将优化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产业,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会议提出‘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制度上避免出现运动式減碳情况,结合当前经济及产业实际情况稳步、系统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减碳与增长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罗啼明说。他预测,2024年在新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领域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不过,针对环保和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仍然需要加强,包括固废处理、水处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