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看到梦想
2024-02-19
所有的种子,在破土而出之前,都不会去想将遇到的是风雨还是阳光。它们只知道向上、再向上,最终开花结果!
谁没经历过绝望
靠着分配生资格,我侥幸从地方初中攀上了全省首屈一指的高中。
高一入学后,学习氛围的骤然变化让我猝不及防。同学们一派闲适地学着我眼里天书般的内容;有些人明明参加社团活动忙得不可开交,却总能在考试时稳居上游……而我,哪怕长时间坐在凳子上,也还是为当天的作业感到焦头烂额。
为了跟上大部队,我开始“折磨”自己:早上、傍晚匆匆赶去食堂买包子或汉堡之类的便携食品到教室吃;午饭由细嚼慢咽变成狼吞虎咽;清晨借着昏黄的路灯边背单词边等跑操;夜晚躲在被窝里补作业……短短半年,我的体重猛增十斤,视力急剧下降。
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物理、数学则让我备受煎熬。我常常花费一整节语文课的时间去钻研一道受力分析题或函数题,然而毫无所获。事倍功半大概就是形容我这种行为。
高一时,我进入了实验班。虽然我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全家依然是欢喜的。只是这份欢喜仅持续了一个月,第一次月考就直接把我拖进了黑暗之中。在全班数学平均分110分的情况下,获得48分的我“光荣”地成了拖后腿的主力。
我大哭了一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在成绩面前崩溃。之后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流泪而有什么起色,我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或许我并没有真正去寻找。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哭泣中,我度过了高一和高二,高三如约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我的至暗时刻——我被踢出了实验班。
我初中时的排名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五,所以当时的我特别自信。然而高中入学摸底考试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在班级排名榜的倒数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年级第777名!被击碎的自尊心伴随着强烈的羞耻感,整颗心像在碱水里泡着,又苦又涩。
我越来越紧张、自卑,但又强烈地自傲着。我总觉得周围的人瞧不起我,我的心就像雷达,搜索着可能原本就不存在的信号。我把成绩看得比命都重要。化学老师讲课速度很快,老师凌乱又琐碎的话飘进我的脑子里,又快速逃逸,我紧张到一节课下来只记得自己的心怦怦乱跳。班主任也不断地在班上施加压力,每个科任老师都在强调这里的讲课进度与竞争压力。我总是不自觉地暗示自己“你什么都搞不定”,一边拼命学习,一边在深渊中挣扎求生。
这样的压抑与紧张让我的脑子不灵光了,学东西很慢,但是我一直拼命坚持着。我没有办法不去焦虑,时常陷入深深的迷惘与困惑中。
往前走,不要回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凡事磕磕绊绊走到末路时,兴许是一个转机。
来到一个群雄并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坚信自己的能力至关重要。然而我那时没有意识到这点,以至于走了不少弯路。老师在课堂上留下思考题、选做题,我便自动将自己归类为中等水平的学生,并没有主动去研究;那时学校里开设了尖子生培优课,任何学生都可以去学习,我却没有去。反观入学时与我成绩持平的一个同学,她从未妄自菲薄,而是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成为第一次月考进步最大的学生。
在老师、父母和室友的帮助下,我的心态迅速调整好,我开始与自己和解,认清高中三年的目的:高考。我试着好好吃饭,傍晚时绕着绿茵场慢跑几圈,夜深时尽快进入梦乡。我终于明白,我该做的不是抓住每一分钟来学习,而是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从容地打理好生活,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实验班到普通班,无论平时多乐观的人也难免感到沮丧。跟我同样被“流放”的同学,有的承受不了这种落差,从此就一蹶不振了。但当我看到普通班的大多数同学依然埋头苦干、奋笔疾书时,我的心慢慢地静了下来。
普通班的上课节奏比较慢,老师讲得也更详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每一堂课都能有所收获,这让我心里的灰色开始一点点消失。
我努力让自己融入普通班的氛围当中,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报名竞选班干部……就这样,我在普通班的学习生活越来越顺利,我甚至开始觉得心满意足。
这时,班主任丢来一句话:“如果你想考入985或者211,还需要下更多的苦功夫啊!”这句话激起了我的雄心壮志——我要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我开始制订驱走“黑暗使者”——数学的学习计划。我没有买成堆的数学练习册来做,而是把学校发的试卷反复刷了五遍,研究每一种类型的题的每一种解法,总结其中的规律。我的错题本越来越厚,成绩也越来越好。三个月后,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问鼎第一。半年后,我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考了文科班数学年级第一。
每天被试卷、课本席卷着往前走,我竟发现,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接下来的那些时光里,我极其缓慢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蜕变。我每天都认真听课、做题,依旧时不时地焦虑,在上课的时候、自习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不过,不知不觉中,我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好像不再那么急功近利,不再过分地计较排名,比以前更认真地写笔记,记错题……
那段日子长得好像走不到尽头,但又仿佛一转眼就到了高三。我的状态虽然比之前好,但是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三紧锣密鼓的生活。不过,我没有放弃。我也许永远摆脱不了负面情绪,但是不妨碍我带着它们继续前行。慢慢地,它们对我的伤害就越来越少。
我也不再把比我强的人看成一种威胁,身边出现了一些值得交往的朋友。上大学后,我慢慢想明白,为什么有些高中的朋友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长久的朋友,也许是曾经并肩作战,看见了彼此的脆弱与不堪,这样的人更弥足珍贵吧。
看到高考成绩的时候,我不悲也不喜,刚刚好,是我的水平。我以为无论如何也过不完的高中,真的走到了尽头。
如果一定要说说逆袭经验的话,我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三点建议。
第一,不认输。这点至关重要,早早就放弃了自己的人,是看不到光的。
第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实验班师资力量强,但学习节奏也快,对于基础不够好的我来说,显然是普通班老师细致的讲解更适合。如果你发现某个阶段自己没有进步或者进步很慢,我建议你先别急着赶路,暂停一下,重新调整自己的节奏再上路会更好。
第三,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
——陈端(华南师范大学)
后记:这一路的坎坷并没有让我长大很多,但是我确实懂得了一些道理。成长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在这样的过程中,最起码我找到了那个我能终身依靠的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