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和启示

2024-02-19

西部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师范教育陕甘宁边区

贾 茹

(榆林学院,榆林 719000)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以及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在中央红军长征到来之前,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状况差,文化教育落后。徐特立曾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讲述陕甘宁地区当时的教育,除少数地主、官吏、商人识字以外,大多人为文盲,比例可达9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候陕甘宁地区完全是文化教育的荒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成立了以林伯渠为主席的边区政府,下设教育厅,开始发展教育事业,陕甘宁边区落后的文化面貌开始改变。本文现就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作一探讨。

一、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发展状况

(一)师范学校的建立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无一所师范学校,严重缺乏师资,这是导致当时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第一所以“鲁迅”命名的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其职责主要是培养小学师资和干部。1939年秋,将边区中学与鲁迅师范学校两校合并,成立边区师范学校,主要为边区培养小学师资。1940年相继成立关中师范、三边师范,成立陇东中学并开设师范班,接着又接收绥德师范学校(简称“绥师”),1941年在鄜县(今富县)创办了鄜县师范学校,到1941年底全边区共设5所中等师范学校外加陇中师范班,成为边区中等师范教育的主体[1]。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促进了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为边区建设和革命事业培养干部,据相关资料记载,鲁迅师范学校成立两年之余就为革命事业培养了1 093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和教师,他们为边区文化建设和革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师范学校的教育方针

1940年以前,边区政府没有制定针对中等教育的方针。1940年边区教育厅制定了《师范学校暂行章程草案》,其中规定:边区师范学校要遵循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健全的地方小学教师以及区、乡级文化教育干部,使他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民主的工作作风,养成劳动习惯,充实一般文化知识,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热心服务教育的精神。延安整风运动以后,中共中央将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政策调整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2]根据这一方针,边区政府对中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七项原则,分别是:各中学、师范学校为干部学校性质,主要培养现任干部和未来干部;学制可根据学校任务及地方情况进行调整,不强求一致;教育内容要以文化教育为主,同时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革命、劳动和群众的观点;文化教育要从边区需要和学生现有程度出发,逐步提高;要开展以边区政治和经济为中心的教育与生产教育,同时要结合时事教育;对以一定目的为训练的学生,进行业务教育;各学校应与附近乡村政府和生产部门经常协作,构建其制度。这为当时边区的中等教育包括师范教育确立了发展的方向。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和全面内战的爆发,为进一步适应作战任务及边区建设的需要,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多为配合军事、政治、经济、群众等工作服务。直到1948年,边区政府发布《关于老区中学教育工作的指示》,确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培养更多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新民主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综观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方针的变化,可见这一时期教育方针较为灵活,前一阶段以培养未来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要目标,为当地小学培养师资。后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任干部和未来干部,体现出为革命战争服务的特点。

(三)师范学校的教育制度

1940年以前,边区的中等教育包括师范学校没有统一学制,比如最早成立的鲁迅师范学校,师范班和高级师范班学制为一年,简师班为一年,文化班为两年,预备班为一至两年,而且招生无定期,学生随到随考、随时编班,有的学生学了两三个月就参加工作,包括接管的旧绥师也是,不同年级学生学制不同。1940年以后,边区政府开始确定师范教育的暂行学制:除绥师保持原来的四年学制外,新建的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制为两年,并附设师范讲习班和小学教师训练班。1942年,边区政府教育厅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章草案》规定初中学制三年,高中两年[3]。抗日战争胜利后,师范学校的很多外来干部调出工作,因此中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与提高本地干部的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这时期各中学、师范学校的班级调整为普通班和地干班两种,有的增设师范班、研究班和职业班,普通班年限规定为二到三年,地干班为一到两年,师范班等根据学生程度和工作灵活确定。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师范学校的学制突破了旧学制的框框,建立了一套新教育制度的雏形,且较为灵活,为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

根据边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的规定,中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在不同时期表现也不同,鲁迅师范学校成立以后,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战争和当时教育发展需要而设置。当时,初级师范班设置课程共15门,可概括为四大类[4]:政治理论课、军事课、文化基础知识课、教育业务课,高级师范班还有教育学以及教育行政课。1940年以后,边区中等教育总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所以课程设置以文化基础为主,并增加实习,像关中师范学校的课程主要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政治、教学法、心理学、教育概论、图画、音乐、补充课、军事课、书法及新文字。1944初,边区教育厅重新确定了师范学校的课程,主要为:政治课程(边区建设、政治常识)、文化课程(算术、史地、自然)、技术课程(生产知识、医药卫生)。此外,学校还开设有美术、音乐、体育、军事等课程。

(五)师范学校的领导与管理

边区师范学校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师范学校基本是由边区教育厅直接管理,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整顿边区各直属学校时明确规定:师范学校由教育厅直接领导。这种管理体制一直持续到1947年,《关于战时各中等学校工作的指示》规定,除少部分中学(行知中学)属教育厅领导外,其余学校暂由各分区之专署代表教育厅具体领导。

对于边区师范学校的行政组织形式,开始时没有明确规定,也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大同小异。如最早成立的鲁迅师范学校行政系统是:校长之下设教务处、训育处、总务处,还有俱乐部和委员会,俱乐部是学生民主自治组织。1940年,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这是第一次由边区政府颁布的涉及师范学校行政组织的规程条例。其规定边区的师范学校设校长一人,副校长一人,领导全校校务。又下设教导处处理教务与生活指导、总务处处理全校事务。其他部门及学生会按学校需要设置[5]。这样的机构设置体现出对学生的全面、民主管理,推动了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1942年边区师范学校规程公布,明确了每个部门的人员配备及其职责,并且规定成立学生会,调动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着民主管理的要求。

二、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程,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边区师范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当地乃至中国的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培养师资力量,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

如前所述,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前,这里是一片文化荒地,文盲率高达90%多,是全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边区政府成立之前,学校的数量少之又少,边区政府成立之后,在短短几年内建立和接收师范学校有六所,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师资,大大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尤其是小学的发展。1936年该地区没有一所师范学校,只有小学120多所,学生2 000多人;1937年创立了鲁迅师范学校,全边区小学增加到433所,学生15 300多人;1939年至1941年继续办了一师、二师、三师,接管了绥德师范学校,全边区小学发展到1 341所,学生增加到43 600多人。1942年全边区儿童入学率,从1939年的10%,提高到20%,整整增长了一倍[6]。同时,为进一步扫除文盲,各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建立识字组、夜校、半日校以及冬学等组织帮助民众提升文化素质,大大改变了当地教育落后的面貌。

(二)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边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他们思想觉悟高,爱国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当时的革命潮流中。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师范学校建立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一切工作围绕抗日救国落实。边区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一方面利用寒暑假和其他业余时间帮助边区群众办识字班和夜校、办墙报、搞宣传等提升民众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动员、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战争,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实践探索,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兴建和发展是在革命战争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极大地推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37年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到后来成立边区师范、关中师范、三边师范、鄜县师范以及接收的绥德师范,这些学认真落实党和边区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着眼革命战争及边区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科学原则和方法,教学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教学,增加实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师范生培养的质量,为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启示

(一)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陕甘宁边区时期,针对教师资源短缺的实际,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大力加强师范教育,为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当前,我们要借鉴历史经验,把培养优质的师资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抓好落实。一方面,师范院校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高质量毕业生,从源头上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优化教师招聘、选拔以及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健全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加强培训、学习、考核和评估,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生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尽管边区时期社会环境特殊,战争连绵不断,但师范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当前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依然是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为中心”,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观念滞后,有的工作不到位。对此,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落实“五育”结合要求,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挖掘利用一切育人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营造高质量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虽然边区时期师范学校条件艰苦,缺乏锻炼的平台,但是学校通过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走入社会,参加革命斗争和边区建设实践,使得这一时期学生的政治素养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可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生活,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培养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能力。同时,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师范教育陕甘宁边区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衡士玉美术作品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