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之若饴情未改
——我家两代人与《农电管理》的故事

2024-02-18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中学

农电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安全帽职业生涯杂志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中学 程 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农电管理》杂志已创刊30 周年了。自“我与农电管理”征文启事发布后,我认真品读了专栏刊发的各位作者的文章,感受他们与《农电管理》杂志从相识相伴的趣事乐事,聆听他们在《农电管理》杂志熏陶下不断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自己也仿佛身临其境,与《农电管理》杂志的温馨往事在脑海间弥散开来。2023 年9 月26 日,农电管理期刊公众号上发布了题为《守初心栉风沐雨 担使命砥砺前行》的文章,倾情回顾了创刊以来顺应农电事业改革发展、关注基层供电企业的往事,当我把这篇文章转发给父亲时,他认认真真阅读了几遍,和我谈了许多与杂志相伴成长的记忆。

对于父亲来说,《农电管理》的意义远超一份普通的读物。这本杂志伴随着他走过了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也成就了他的人生故事。父亲退休前是一名农村的电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一身灰色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脚上是一双绝缘鞋。记得听祖母说过,以前家里困难,孩子也多,父亲没上几年学,就到大队里干活挣工分。他19 岁那年,电力局招农村电工,父亲也报了名,竟然一考就考上了。从那时起,安全帽、绝缘鞋、工作服,一穿就是一辈子。《农电管理》杂志,就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亲密的伙伴。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床头总是堆放着一大摞的书报,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在阅读中度过,父亲最常看的就是《农电管理》杂志。我曾看过父亲在杂志上做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那些线条、符号,是他对工作的热爱,也是他对知识的渴求。我和母亲曾经不解,“明明每天干的都是差不多的活儿,为何还天天读书看报的。”父亲笑着说:“现在农电工作变化很快,上了班以后要是不及时学习充电,就跟不上形势啦!” 那时的我,虽然不能理解杂志的内容,但深深地被父亲那份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所感染。耳濡目染中,我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了所在单位办公室,承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负责宣传工作。刚刚迈出校门的我,缺乏宣传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说一筹莫展,回家便和父亲说起了此事。父亲听完我的 “吐槽”后若有所思,到书柜中找出了几本最新的《农电管理》杂志递给我,让我仔细读读杂志上“关注”“调查”“访谈”栏目,父亲说:“虽然咱俩不是同行,但是宣传工作都是相通的,这本杂志上有很多介绍工作经验、宣传典型做法的文章,你也学学。”还记得当时的我如获至宝,一口气把几本《农电管理》杂志翻看了一遍,由此开启了我与《农电管理》杂志的情缘。古人云:“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虽然我的职业与电力无关,但每每翻开杂志,都能汲取到智慧和营养。随后一段时间里,杂志成了我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或是晨光熹微,抑或茶余饭后,怀着求教问计的渴望,我一次次翻开杂志,在加油充电中尝到甜头。那次,我顺利完成了宣传稿件的撰写任务,那篇文章在国家级媒体刊发。

如今,浸润在书香中,我逐渐明白了父亲工作后不忘学习的恒心,带着问题学、以解燃眉之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学习和广泛涉猎,使自己的观念、思维、认知跟上时代步伐,从而格局更开阔、干事有章法,保持永不释卷的状态,方能不断丰富人生底色。

猜你喜欢

安全帽职业生涯杂志
矿工有无数顶安全帽
小小安全帽,生命保护伞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杂志收纳碗
肤色检测和Hu矩在安全帽识别中的应用
班长的“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