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措施探讨

2024-02-18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都昌县供电分公司占平平

农电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电力工程江西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都昌县供电分公司 占平平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九江市濂溪区供电分公司 刘 晖

农村配电网是保障农村电力供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随着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通过对江西农村配电网运行实际状况分析可知,目前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对当前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一线工作实践探讨提高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当前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江西经济的不断发展,江西农村地区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

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落后设备

江西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配网设备运行时间都已经超过十年,设备整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不但影响供电质量,而且还增加了安全隐患。另外,还有部分地区群众不支持配电网运维工作的开展,导致运维施工经常受到阻挠,增加了变压器落地、老旧设备更新改造的难度。部分农村配电网设备老化严重、计量箱陈旧,增大了用电安全风险。从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实践来看,江西农村供电所对用电隐患的整治力度不强,缺少与政府部门的深度联动,使得农村配电网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

运维人员数量配置不足

农村配电网工程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熟练的技术人才进行运维和管理工作。然而,在农村地区的电力技术人才普遍匮乏,甚至出现“一村无电力技术人员”的情况,导致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无法保证。通过对江西某供电公司现有的工作队伍来分析,该公司共拥有501 名员工,平均年龄为46 岁,近5 年共补充新员工19人,预计5 年内退休人数为98 人。由此能够得知,该公司员工队伍老龄化严重,且人员配置不足,激化了员工数量配置不足与运维工作量逐年增长之间的矛盾。

缺乏资金支持

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支持,包括设备的维护更新、技术的培训和装备的购置等。然而由于江西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难以支撑上述资金投入,因此资金匮乏成为制约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信息不畅通

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导致技术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和共享,也就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缺乏反馈和监管机制,很难及时跟进设备运行状况,更难以排除潜在安全隐患[1]。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和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供电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克服上述难点。

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加大设备更新力度

通过加大设备更新力度,不仅可以提高江西农村配电网电力设备质量,有利于缩短停电时间、保障居民用电需求,还能确保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老旧设备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积极推行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运行效率低下、易发生故障的设备[2]。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因设备老化、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停电事故。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维护运行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计划,明确更新的时间节点和设备类型,按照计划逐步推进,保证资产更新周期到期后及时更换高效安全的设备。

加强设备检测和维护:针对老旧设备和关键设备进行专业化的设备检测和维护,并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并有计划地更新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引进智能化设备: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对于农村配电网的监测、故障诊断、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实现无缝化协作,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从而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农村配电网电力设备档案管理系统,详细记录设备的购置信息、维护历史、技术参数等,并及时进行更新,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状态,以便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培养专业人才

政府相关部门和供电公司要提升对农村配电网运维人员配置的重视程度,合理增加农村配电网运维工作人员数量,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技能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包括维修设备和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为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建立定期培训计划,通过相关的培训学习,提高其管理和技术水平,更新知识和技能,加强供电企业的专业化、系统化和标准化建设。

推广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实习计划:通过与高校合作,支持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农村配电网电力工程实践和实习,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为农村供电系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厦门,创业人包装的桂银太董事长感觉高端设计人才极缺; 科富翔彩印吴重蔚董事长介绍说,挖人的公司车辆就停在厂门口,人上车就给500元。

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织相关部门或专家团队对供电企业和电力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和瓶颈,加速技术进步和发展。

引进先进技术

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引进、应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是提高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智能化装备的应用,提升工作效率和设备运行质量。

采购先进的设备和器材:引进先进的电力设备和器材,加速设施的更新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增强对供电质量的控制和稳定性[3]。

推广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实现电力信息化的全过程监管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优化电气负荷分配和能耗控制等方面。

开展研究和创新电力工程技术:鼓励供电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和开发与农村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前沿技术和新产品,促进国内电力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工程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江西供电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电力信息化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分析电力数据,及时发现电网状态和运行问题,对电网进行精确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电力风险。

建立完善的电力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电力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数据整合和综合利用,增强数据抗干扰和容灾备份能力,提高数据共享与可靠性。着力发挥数据分析与挖掘功能,实现数据驱动,采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能源预测、现场应急、业务分析等工作,提高电力工程的度量指标和运行效率。

推进“智慧电网”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供电企业的各类业务逐步数字化、智能化,通过远程遥控、自动化、物联网等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能效,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服务。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加强网络保障措施,建立安全网络环境,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客户安全和服务质量。

重视配电网布局及电网结构调整工作

江西农村地区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要重视配电网布局以及结构调整。供电公司要把配电变压器装设到电网负荷中心,合理设定供电范围,从而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对于经济落后与地处偏远的部分农村,供电公司也要对供电半径进行有效优化,通过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面积,尽可能地使电网投资、效益、损耗趋于平衡。江西农村地区10 千伏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面积调整如表1 所示,有效提升配电网电能传输质量,同时减少电能损耗。

表1 10 千伏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面积调整

建立完整培训体系

建立江西农村配电网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或者聘请优秀的专业教师、工程师到现场培训;完善技能比赛和评选活动机制,鼓励和激励农村配电网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技能比赛和评选活动,有助于提高配电网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及岗位职责制定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应包括电力系统知识、维护、设备操作等方面。

培训方式:通过组织内部讲师授课、请外部专业机构或高校的专业人士进行培训以及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包括培训视频、培训文档、培训考试等。

培训评估: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纠正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确保培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考试,确定培训效果是否到位。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以学习和成长为导向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激励体系,为员工提供晋升、加薪的机会,建立奖励机制等,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最终推动整个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供电企业的共同目标。江西电力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保障农村电力供应、促进江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须政府、供电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江西农村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电力工程江西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江西银行
6.江西卷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我爱江西奶奶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