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4-02-18彭建明王永娟吉娟卢志华许丁文
彭建明 王永娟 吉娟 卢志华 许丁文
[摘 要]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保障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以扬州市职业大学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例,瞄准高职护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训环节多、场景复杂、危险性大、难再现等实训痛点,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建设路径及预期成效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基地建设在思路和路径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1-0137-04
一、建设背景
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中,明确“各高校应将建设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作为推进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智慧职业教育步伐。坚持以应用为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一所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院校,以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护理)建设以及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为契机,高质量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医学相关专业实训基地。护理专业建有设施一流、仪器设备先进的职场化的实验实训基地,依托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多学科的重新整合、交叉要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创新,根据“相关、相融、相补”的原则,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优势互补,相融相长。智慧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已经建成,使多学院、多学科、多人员同时运行成为可能。
二、护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一)医学教育虚拟仿真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2020年教育部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开放,免费提供包括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课程资源,并提供在线实验教学支撑和教学考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提前部署、精心建设、推广应用,在危机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实践教学稳定、有序、高质量开展。
(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内涵建设需要
动物实验“3R”原则的实行,生物安全的强调,护理综合实验实训中的不可及、不可达、不可逆、不可复现的实验实训项目,如真实人体标本、罕见病理标本及病例、传染性强的病原实验、特殊的现场或临床场景等难以在真实实验实训实施和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虚拟仿真技术将护理职业教育实训中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的实验实训项目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实训“看得见、进得去、能操作、可再现”的目标,构建了相关的实验实训的容错和纠错机制,学生随时登录虚拟实验实训平台开展学习,平台随时为学生提供无风险无限量的学习和实验实训机会,由虚向实、以虚助实,有效防止实验实训对人或动物的各类伤害以及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等,学生在虚拟仿真或虚拟现实的情境中开展交互式和沉浸式实验实训,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三)构建远程培训体系,搭建护理人员终身学习平台
医疗技术发展迅速,护理人才的技术技能更新必须要跟得上行业技术的发展,因此构建开发式紧跟技术发展的终生学习平台对护理人员临床技能的提升非常关键。同时构建符合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建设完善的远程培训及考核系统,研究和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建立和完善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搭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转换平台,从而推动全社会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四)适应规模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江苏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位于全省前列,同时,学校作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扬州市卫健委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等,在保证全日制在校生培养的同时,承担健康科普教育、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在岗医护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的各类技能培训、考核等的任务,还要长期承担本專科成人学历教育等任务、教科研任务。此外,学校取得教育部“老年照护”“母婴护理”两项“1+X”证书的培训和考评资格,承担大量学生、学员培训任务。因此,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以数字化的网络资源为补充,建立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适应规模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化服务的需要,体现了教育产业、医疗行业发展的市场要求,同时,也为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助力。
三、建设思路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为指引,依据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要求,以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立足护理专业群,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夯实基础、突出实践、衔接临床”为指导思想,面向大健康背景下护理行业发展新趋势,将医院先进管理经验、新兴护理技术融入专业教育。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高度匹配的实训课程体系,丰富实训教学资源,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发挥校企双方人才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相融合。
(一)以需求为导向,科技引领建立“以实带虚,以虚助实”实训教学新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围绕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虚拟仿真资源开发建设为基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满足自主式、探究式的课堂承载环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具有护理职业教育特色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内容,搭建“以实带虚,以虚助实”的实训教学新模式,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解决危险性实训不敢开展、微观场景无法开展的现实问题。虚实结合渐进式训练模式打破了原有课程的界限,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进入临床护理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资源建设,构建“虚实互助”实训教学新体系
护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部分核心实践技能受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将医院先进护理技术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以临床护理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蓝本开发专业教学实训资源,打造满足“虚实互助”护理实训教学新体系。解决既往传统实训场景不能克服的现实困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三)深度校企融合,打造“六位一体”职业教育高地
遵循“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行业企业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三教”改革,构建德技双馨、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一流实践教学条件和信息化资源,建立健全基地管理运行制度,培养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护理人才。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打造集教学、培训、竞赛、技能鉴定、科研及社会服务“六位一体”的创新型护理实践实训基地。
四、建设路径
(一)课程体系建设
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构建现代护理人才需求调研机制,结合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临床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与虚拟仿真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以虚实结合为设计要素,结合高素质技术技能护理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逻辑主线优化现有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基于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1+X职业技能考证需求,打造“护理基本技能+专科护理技能+临床综合技能”分段实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资源建设
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及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高质量开展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编制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开发脚本和配套实训指导手册,加强虚拟实训课程教材建设。开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和临床护理工作情境,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虚拟实训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平台,化解“三高三难”痛点,促进岗课赛证有效融通。
(三)教学团队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领域正突破传统局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智能技术交叉融合。在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与时俱进加大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引进和培养跨专业双师素质型教师,多种途径培养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教学科研领先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团队结构更加优化。
(四)共建共享管理机制建设
与行业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将具有医疗卫生行业特色的护理实践技能融入虚拟仿真教学内容中,校企共同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实训课程体系和开发实训项目,建立共建共管特色鲜明、过程规范的护理虚拟仿真实训管理机制。学校利用合作医院现成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项目,合作医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需要对基地建设提供建议,并利用基地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展远程新员工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基地与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软件,校企共享知识产权。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基地优势,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库,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认证、在职护理人员岗前岗后培训以及社区健康服务及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护理员等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普及急救护理和母婴保健等知识;对口支援院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成为区域医疗卫生行业开展培训、技能考评、技能竞赛等的重要基地。
五、预期建设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围绕教学目标,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逐步形成“虚拟仿真+模拟仿真+远程教学+临床实践”的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创新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人才培養质量显著提高
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建立完整的、实时的线上线下评价体系,后台数据支持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学生实验实训情况,基地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技能大赛成绩优异;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过关率全国、全省领先;学生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一致赞誉。
(三)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建成院校主导、校企合作、多方协同、开放共享的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竞赛、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五位一体”功能,助力高水平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利用合作医院、企业基于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护理工作过程和临床护理工作情境以及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项目、模块,开发基于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编制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开发项目脚本和配套虚拟实训指导手册,加强虚拟实训课程教材建设。建成专业虚拟实训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库,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高。
(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教师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科研思路,保证实验教学水平的先进性。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师共同进行软件的升级和新软件的研发,以此为契机培养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教学科研领先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团队结构更加优化。
(五)校院(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在职医护人员培训、社区健康服务等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术推广,区域辐射能力强;加强与兄弟院校、区域医疗机构的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共享学校数据;依托基地优势,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形成开放、共享社会服务平台,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保证有序、按时、高质量完成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推广工作,建立“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双轨制的组织模式。领导小组由院长、教务处、后勤处以及护理和臨床专家组成,把握项目的建设方向;项目实施小组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科技开发公司技术人员、岗位工作人员组成,负责项目所有建设内容的整体推进和管理。
(二)机制保障
积极与企业建立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合作开发等方面长期合作关系,落实校企合同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规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实训项目建设及运行正常开展。建立项目小组常态沟通机制与专家沟通协调机制。项目小组坚持“常规工作定时报、重点工作随时报”的原则,向项目负责人及牵头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人力、智力的投入,发挥专家沟通会的考评、纠偏作用,各方资源通力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以确保本项目建设内容、进度、未来展望等的合理性。
(三)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实验安全与质量,学校先后修订出台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制度,确保实验相关项目的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严格把关。护理虚拟仿真基地适用学校制定的各类与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制定虚拟仿真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安全规范地进行虚拟仿真教学。
(四)经费保障
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对项目划拨配套建设经费,实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经费专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落实资金使用监管责任,确保项目资金能够到位、节约、有效。建立多元化筹资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协会等多方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将从对外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承接的企业项目、教学资源带来的收益中按比例投入虚拟仿真基地的运行和仪器设备的维护及新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发,保证可持续发展。
(五)人才保障
人才梯队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以加强专业后备力量的培养为基础,依托区域产业背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将产业链需求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提升办学层次,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通过在职提高、对外交流和培训学习,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分级分批实施专业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精通现代虚拟仿真教学的师资队伍。
(六)质量控制
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基地实训质量,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并对项目管理实施全程监控,真正把握好项目建设的质量关。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进度,完成建设项目进展报告、中期评估报告和项目竣工总结报告等。严格按照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绩效考核指标实施绩效考核,以保证在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善各环节质量检查评估体系,为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李申,方维,等.一体化资源共享型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4):92-96.
[2]奚军.学习情境链视域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1):68-73.
[3]曾照香,刘哲,李金亮.新时代职业院校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9):109-112.
[4]江燕,吴沵霖,李燕飞,等.5G环境下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专业群的实训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7):1-4.
[5]赵霞.高职护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5):69-70.
[6]章毛毛,李惠萍,钟起,等.护理学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8(6):548-551.
[7]耿飞,吴刚山,田崇峰.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现代农林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例[J].科技视界,2021(25):144-147.
[8]高露,王庶.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建设行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230,235.
[9]宋颖,李福胜,余建勇.高职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以高速铁路智能运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例[J].互联网周刊,2023(19):69-71.
[10]薛雪,于志瀛,胡玉琴,等.药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应用建设与思考:以药学服务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97-100.
[11]樊俊艳,唐悦.基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J].办公自动化,2022(2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