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特色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2024-02-18范学科范小静王燕
范学科 范小静 王燕
[摘 要] 针对我国当前没有适应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培养特点的特色教材、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和职业农民(村干部)需求结合不紧密、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与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深入调研分析陕西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当前高素质职业农民(村干部)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在教材建设上尝试提出参考性建议和实践依据,以期提高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在助力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能力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特色教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1-0089-04
習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飞跃,截至2020年底,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2000万人[1]。但是陕西省面向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教学资源还很欠缺。加快建设适应陕西省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提升培养的课程特色系列教材,可为同类院校提供教学资源,有利于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和村干部队伍,助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同时,探索“四方联动、主体多元”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与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为全国职业农民(村干部)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提供有益支撑。
一、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一)职业农民教育改革政策要求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职业院校要在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完善职业院校评价体系的同时,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办学模式[2]。2021年12月,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全国教材会议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要“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统分结合、质量为先、分级规划、动态更新’原则,完善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教材规划建设机制”。同时,《方案》明确提出,教材开发主体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际,分批次组织院校和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开发不少于1000种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新形态教材。
在此背景下,加快职业农民干部学历教育教材开发进程变得尤为重要。2018年,陕西省委组织部与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村干部中开展学历教育提升工作的通知》(陕组通字〔2018〕104号),文件提出从2019年开始委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每年300名村干部大专层次学历教育,标志着村干部学历教育走上快车道。2019年至今,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百万扩招”政策要求[3],持续加大职业农民(村干部)的培养力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院校教材作出诸多重要部署,这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材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改革
目前,面对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新形势,职业农民教材建设普遍缺乏整体开发规划,教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再加上培训教材使用管理松散,导致职业农民培育中使用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培育效果[3]。一些教材忽视农民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按照在校学生学习系统专业知识的惯例去编写,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一些教材过分强调内容的学科性和系统性,导致教材理论性过强,与生产实践脱节;一些教材内容空洞,缺少缺乏规模化种养殖、工厂化种养殖等现代农业生产实用案例,就技术讲技术;一些教材过分简单,操作性和实用性不足,无法满足培育需求,农民看不懂、学不会、用不上。
针对上述教学现状,国家提出实施产教融合要求[4],以迎合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变革浪潮。而开发与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相匹配的教材,是职业院校迎合科教兴国战略下教学模式变革浪潮的重要体现。就整体教材角度来说,职业院校开发使用灵活、内容丰富的产教融合教材,有利于解决现行教材缺乏实践内容、更新进程缓慢、无法匹配职业教育内容要求等问题,为教学模式迭代更新提供有力支持。从农民和村干部来说,职业院校开发以满足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的教材,可激发农民和村干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发挥需求效应过程中逆向优化教学模式[5]。
(三)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提升培养的现实需求
当前职业农民(村干部)与传统农民相比,生产经营规模、资金投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职业农民掌握更多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市场经济运行竞争知识等。因此,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系列课程教材,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和村干部的基本保障和有效途径。由于农业发展地域性及差异性较大,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教材要进行统筹规划、统分结合,建立以国家级、省(区、市)级教材为基础,市、县教材为补充的培训教材体系。针对农民群体的特点,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做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学习者掌握,从而为各地开展职业农民(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提供优秀的教材资源。为了适应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的需求,编写系列特色教材,成为提升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意义
开发优秀教材是落实高素质职业农民高质量培育的必备条件。教材建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加强师资内涵建设的依据和重要保证,为实训基地建设指明方向,所以必须把教材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育工作教材先行。开发好教材、用好教材才能确保职业农民(村干部)培育各项环节有效开展,切实提高培育质量和效能。
开发优秀教材是拓宽职业农民学习渠道的内在要求。目前市场上现有教材,以学科式的教材居多,不能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需求,市场上少有专门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定制的精品教材。新型职业农民教材既要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需求,又要兼顾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承受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呼唤适合自身学习的教材,因此开发内容实用、语言通俗、版面鲜活的教材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的重要职责。总的来说,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为我省地方特色教材开发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为陕西省培养高素质农民和村干部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工作部署,着力提升我省地方课程教材研究水平,推动形成陕西特色高质量课程教材建设体系,职业农民(村干部)特色教材开发需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发展现状和农民需求,精准设计与编写教材,突出农产职业特性和内容的科学性。
(一)开发团队多元化
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开发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学校等多方联动,院校教师、行企专家、培养对象等多元主体参与,保证教材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统一,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教材要及时体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需要多方深度合作,共同协作,完成教材的全周期改进和优化。
(二)教材结构系统性
整体规划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整体育人合力,明确选择内容、呈现方式、开发程序等。围绕提高职业农民(村干部)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注重内容新颖性和实用性,突出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和先进技术,反映陕西省农业发展要求[6]。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兼顾通用知识与专项技能、专业知识与专项实用技术的衔接,体现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化。
(三)教材内容适宜性
内容选取、结构安排、活动设置符合职业农民(村干部)身心发展特点和本地实际,凸显实用性特色。
教材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与职业农民和村干部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紧密结合,是编写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职业农民和村干部的能力培养需求为依据,选取教材内容,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将生产实际中的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最新标准规范及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基本要求,融入教材内容之中,使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培养对象结合更加紧密。
(四)前瞻性和服务性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服务国家发展和陕西省区域经济,以课程整体育人为出发点,突出实用性,形成对国家课程教材的有益补充。
四、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路径——以楊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特色鲜明的涉农高职院校,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从2012年开始,与杨陵区、富平县等开展村干部和职业农民系统化培养合作,经过实践,初步形成了村干部及职业农民培养模式。2016年利用国家自主招生政策,招收首届村干部及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班,开展职业农民(村干部)全日制学历教育,并启动实施“334”职业农民(村干部)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理论指导下,立足培养造就一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基层组织接班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破解“谁来种地,谁来兴村”难题,通过探索、研究、实践,即深化校政合作,建立“三共同”机制:共同招生、共订方案、共同管理;灵活组织教学,形成“三结合”模式:农时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校内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实施精准培养,构建“四对接”体系:专业设置对接农业主导产业、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岗位、教材编写对接专项技术、考核评价对接能力培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依托校、政、行深度参与,探索形成了符合职业农民(村干部)学历教育的系列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18种适合职业农民(村干部)学习的立体化手册式、活页式专用特色教材,建立了职业农民(村干部)学历教育过程中的招生、管理、教学等系列保障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先行探索,为国家“百万扩招”先行实践。
(一)基于新时期高素质职业农民(村干部)培育教材需求,开展我省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研究
建设适合新形势下高素质职业农民(村干部)培育教材,需要探索有效路径从全方位进行系统规划开发。通过调研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当前高素质职业农民(村干部)生产需求,以深度、精度、广度、高度为要求,从教材开发、管理、评价、编写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四方联动、主体多元”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为建设形成陕西特色职业农民(村干部)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依据全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明确职业农民和村干部的能力培养需求,选取教材内容,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将生产实际中的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最新标准规范及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基本要求融入教材内容之中,使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培养对象结合更加紧密。由二级学院征集教材申报材料后,向市、县农业部门、龙头农业企业、农业行指委等多方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经过校编委会、专题组及与省级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深入研讨,拟定我校职业农民(村干部)系列特色教材内容。
(二)基于高素质职业农民(村干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形态系列教材开发研究
通过组建由相关领域学科专家、高技能专家、教研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工院校一线教师等成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基于我校“三共同、三结合、四对接”职业农民(村干部)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材主题、培训需求等,充分交流与研讨,拟定教材大纲,开发编写适应陕西省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提升培养的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统筹规划教材建设的思路、模式和策略,合理设计教材大纲,采用图文并茂的科学信息技术、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优化教材编写规范,完善教材编写程序,实现教材科学、规范、先进、实用。
(三)基于职业农民(村干部)高质量培育,开展教材建设质量保障制度研究
为保证教材建设的规范性、严肃性、有序性,着力探索教材建设质量保障制度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健全教材规划与选用制度,对于通用类课程和必修课程,优先从国家发布的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同时,增加教材建设经费等,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为推动教材全面建设提供动力和保障。其次,建立教材质量评价标准及制度,把教材建设工作纳入管理范围,通过建立评价机制,管理教材的编写过程,充分调动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将教材编写落实落细。此外,定期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材宣传,及时推广一批精品教材,推动教材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策略
(一)教材开发思路
遵循职业农民学习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农民为重点,基于我校探索实践形成的“三共同、三结合、四对接”职业农民(村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具体如下。
1.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兄弟院校、农村基层、龙头企业、当地政府等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职业农民(村干部)最新需求和培育现状。
2.着力探索构建“四方联动、主体多元”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和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定,从而为系列教材顺利研发提供保障。
3.组织专家成立教材编写团队,编写团队参照教材质量评价要求,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规范化为原则,开发编写特色新型系列教材。
4.组织校内外专家参照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对特色新型系列教材进行评审。
5.总结完善“四方联动、主体多元”的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机制和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二)教材开发主要原则
1.精品原则。确立以“质量为主”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致力于培育国家和省级精品教材,編写、出版高质量、具有学科与课程特色的系列文理科教材。
2.创新原则。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沿的发展相结合,杜绝教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3.实用原则。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大的推广空间,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能被全国更多的院校所采用。
六、结束语
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资源,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内涵质量。教材建设的具体实践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国家战略的需要,教材的开发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职业农民和村干部能力培养教材需求的实用性、科学性、职业性和先进性,进而有效发挥教材在其学历提升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助力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卫,申磊,陈捷.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演进及逻辑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5):33-38.
[2]朱国军,唐启东,贺东京,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开发探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3):49-52.
[3]谢欣妍,赵福奎.对新时期高职院校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2(18):94-98.
[4]刘静.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2(10):75-79.
[5]沈静,张雯.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路径探索: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61-65.
[6]周济铭,范学科,郑爱泉.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构建: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