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挑战与应对路径
2024-02-18邱勤
[摘要]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改变,这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话语平权和信息膨胀、传播内容和方式碎片化、网络环境虚实并存。在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需要“理念变革:坚持整体性思维,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创新:构建宏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角色转变: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自我重塑”。
[关键词]碎片化传播;思政课;挑战;应对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多元化、碎片化等特征,这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坚守好思政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需要正视并着力化解信息碎片化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抓住发展机遇,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就是要坚持整体性思维,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构建宏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鼓励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自我重塑。
一、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課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场域中,信息碎片化传播成为趋势,即在“短、平、快”原则的指导下,完整的信息经由新媒体传播会被分割成零散且琐碎的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虽然能够满足受众便捷地获取资讯和成为“人人都是发布者”的需求,但是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信息接收等也越来越碎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转变。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而建构的网络空间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延伸,也就是大学生习惯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开展学习与生活。由此,话语平权和信息膨胀、传播内容和方式碎片化、网络环境虚实并存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话语平权和信息膨胀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更强,这与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赋权具有直接关系。通过技术赋权,自媒体打破了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与主流媒体同等的话语权。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让众多个体化的传播主体作为话语主体加入社会的话语生态和舆论场,使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草根化。同时,技术赋权带来的话语平权和话语能力提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利,改变整个社会的话语生态,也对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青年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他们可以借助各种搜索软件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此外,话语权的下放和个性化主体的积极参与,还让话语权利从集中走向分散,从官方走向民间,信息的传播方式也由以往的自上而下变成自下而上。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碎片化传播带来的网络世界中的话语平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使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威和主导权面临挑战。一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外源”和“内生”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隔离话语理性推演的论证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和形式上被解构[1];另一方面,碎片化、拼凑式的叙事方式代替以往理性化的宏大叙事,改变高校思政课的话语环境,使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威受到冲击。虽然信息碎片化传播通过生活化、视觉化叙事的方式契合信息时代人们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愈发碎片化,但是这也凸显直白、单一的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信息碎片化传播让高校思政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传播内容和方式碎片化
当下,部分自媒体作为传播主体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获取经济利益等,以碎片化的内容、浮夸的形式打造出新媒体舆论场中的传播爆款,且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类知识的分享也呈指数级增长。在信息膨胀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既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便捷地获取信息,又容易受到各类碎片化信息的影响,被众多爆款内容吸引,陷入“信息茧房”,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信息的获取渠道,并沉浸于直观、感性和无中心的碎片化信息中,这不利于他们获取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信息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容易被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的“伪知识”影响,陷入“价值茧房”,在网络生活的圈群化中无法建构起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此外,信息碎片化传播带来的短时、分散的记忆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沉浸于信息碎片化的获得,而忽略科学思考模式的习得和锻炼,这不利于高校思政课宏大叙事的理性推演及其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网络环境虚实并存
当前,网络中的信息真伪并存,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传播主体身份虚拟多变、传播话语变幻多样以及传播策略迷惑性强等新表征[2]。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尚未成熟,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容易受到单向度的决定性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辩证思考和科学评判的能力不足,理性的辩证批判能力亟待增强。而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部分大学生会在网络环境中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发泄情绪,从虚拟世界获得无所不能的自我效能感来躲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从而陷入这种虚拟生活带来的异化快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他们在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对抗中形成自我认同的障碍。在这种境况下,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亟须有针对性的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应对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面对信息碎片化传播成为发展趋势,具有公共性、主体性、互动性、多维性、生活性和共情力等优势,高校应正确看待信息碎片化传播,直面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挑战,开展好思政课教学,坚持整体性思维,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构建宏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鼓励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自我重塑。
(一)理念变革:坚持整体性思维,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要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对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机理和特点形成科学、正确、充分的认识,不能脱离信息碎片化传播的背景,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吸收和借鉴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正面效用并将其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具体来说,高校需要转变思政课教学以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顺应信息碎片化传播的趋势,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与整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线下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从整体的视角审视和协调思政课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全时空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同时,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提炼提升,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视角,鼓励思政课教师将热点问题科学合理地融入大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坚持大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将大思政课与现实情境紧密结合[4],在日常教学中选取新媒体平台中贴合学生实际、能够引发他们情感共鸣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开放、包容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同时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模式创新:构建宏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在信息碎片化传播成为发展趋势的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顺势而为,在遵循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发挥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优势,构建宏大叙事与生活化叙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碎片化传播的视觉化内容加入深度报道,会让受众沉浸于读图和观看视频,并产生情感共鸣。高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借鉴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的方法,做适度加减法,将形而上的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多维性;通过深度挖掘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图文、音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碎片化传播,增强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注重以独特视角、真实的故事引入生活化叙事,运用草根视角讲好大道理,以接地气的讲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5]。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生活化叙事也具有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优缺点,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夯实个人的理论功底,坚定正确的立场,增强系统化传播意识,加强信息的梳理和筛选,确保信息的正面性,把碎片化信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碎片化形式实现对思政教学内容整体性意义的阐释和建构。
(三)角色转变: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自我重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从思政认知、认同、笃信到力行的跃迁。面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自觉转变角色,主动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信息筛选、知识体系建构和整合等能力,成为合格的传道者;提升把方向、巧筛选、重共情、善引导等能力,成为合格的学生引路人。
在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成为一名学习者。随着互联网的深度介入,全球知识实现共享,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正视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优势,以此为契机整合自身知识体系,增加知识储备,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教學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优势在于能通过“短、平、快”的传播让学生迅速获得碎片化知识,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共情,但因互联网传播的匿名性、无序性等,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和全面性也难以保证,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认知,明辨网络舆论。思政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应加强对信息的梳理、选择和甄别,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破案式引导和解读式引导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破案式引导能有效避免批评式或硬灌式引导引发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反感心理;解读式引导通过对舆论事件的全方位解析,全面解读政策、文件精神,引导大学生克服信息碎片化传播导致的碎片化思维,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将国际、国内时事和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直面网络舆论的焦点,把准学生的关注点和疑惑点,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情景重现中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三、结语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期,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任。在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媒介素养、法律素养和责任意识等的培养,把大学生的辨证思考、全面分析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把好学生思想之脉,走进学生内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通过共情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之效。
[参考文献]
[1]杨柳青,王建新.解构与重构:基于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 学习论坛,2020(02):10-16.
[2]郑冬芳,李进荣.碎片化语境中社会思潮传播的三维透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04):167-173.
[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张宜萱,许瑞芳.微传播视角下“大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8):33-36.
[5]徐强.融媒体时代提升碎片化传播质效探析[J].青年记者,2022(10):70-72.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碎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基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视角”(项目编号:2018SJSZ116)。
[作者简介]邱勤(1981—),女,山东枣庄人,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