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特奖双胞胎姐妹35岁双双当上博导
2024-02-18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4期
1月18日,#清华特奖双胞胎姐妹归国任教#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中国妇女报》1月18日报道,她们曾经是清华“双胞胎姐妹花”,出生于1989年11月。
据清华大学介绍,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马冬晗,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主攻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马冬昕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成功制备发光效率高、具有均一量子阱的钙钛矿薄膜,刷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效率与寿命的世界纪录。
同时她凭借系列创新成果,成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的中国入选者之一。
2011年,清华本科特等奖学金的答辩会上,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火遍全网。
马冬晗、马冬昕的时间计划表、严格的时间管理记录了清华学子脚踏实地的成长,也让这张计划表的所有者——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昕迅速出圈。
5年后 ,在化学系直博的妹妹马冬昕站到了清华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的答辩会上,成为了“双料特奖”。
博士毕业后,姐妹俩都选择了继续赴海外深造。
姐姐马冬晗,前往普渡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初来乍到时所涉领域是之前几乎未接觸过的,因此马冬晗并不自信,“那时候与老师对话常常只以简单单词回应”,面对种种困难,她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给自己鼓劲:“每天进步一点点,生命从此大不同”。
2022年,她通过直接从单分子数据构建点扩散函数模型,解决了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自发明以来始终存在的模型不准确的问题。
妹妹马冬昕,前往多伦多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合作导师为该领域著名科学家。马冬昕也在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领域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