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
2024-02-05蓝赞张有华黄凤梅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蓝赞 张有华 黄凤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谢华艳 罗祖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并迅速蔓延,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头号杀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基因组较大,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ASFV编码蛋白功能尚不清楚,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可以使用,给非洲猪瘟防控带来极大挑战。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肉品供给,在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开展以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为核心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一条重要途径。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的目标,也是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主旨。笔者介绍加强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培训,分区域管理,人、车、物资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达到建设无非洲猪瘟小区的目的。
一、猪场的选址
场址是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中最重要的要素,猪场选址应选在上风向地带,地势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经过农业部门的审批,不得建在禁养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距离村庄至少是500米以上,距离其他猪场和屠宰场1000米以上,距离省道及河流1000米以上,针对不同等级的猪场安全距离相应提高。同时对区域内的养殖密度进行排查,统计家庭农场的数量及存栏量,有条件的规模场可以劝其退养、弃养或者收编为自己的合作场,同时每年定期对猪场周边的生物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二、分区域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分区域管理,遵循净区和污区划分原则,防止交叉污染。存在病毒污染的高风险区域生物安全等级低,规划为脏区,例如生活区、出猪台、死猪处理区。经过消毒后无病毒存在区域生物安全等级高,规划为净区,例如生产区。按照生物安全等级高低将猪场分区管理,分成缓冲中转站、内生活区、生产区、死猪处理区。缓冲中转站主要为外来人员隔离区域以及外部车辆物资冲洗消毒区域,污水处理工作人员、中央厨房、后勤人员安排在此处居住,是整个猪场的第一道生物安全防线。内生活区域主要是生产区工作人员居住地方。
1.猪场入口的管理。猪场入口是整个猪场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门卫选用责任心较强的人,需要对入场的人员与物资进行规范管理。绝对禁止业务拜访类人员入场,对于猪场员工要严格执行淋浴更衣后隔离入场程序,猪场可以统一给员工提供生活用品,减少外部物品的进入。在缓冲区中转站,猪场可以提供储物柜给员工保存非必须带入场的衣物、背包等物资,对于需要带入场的电脑等电子产品可用酒精擦拭,其余物品可进行臭氧熏蒸消毒。
2.猪场出口的管理。猪场的出口主要指猪只销售出口以及死猪、胎衣转移出栏舍出口。这两个区域与外部接触频率高,是高风险区域。出猪台要有明显区域分界线,分为脏区和净区,猪只一旦过线不能再返回进入猪舍。每次完成出猪要对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净区和脏区工作人员用不同的颜色的衣服区分。死猪出口设计成高低落差方式的平台,通过重力方式落入转移斗车或者转移工具,避免生产人员与死猪处理区人员和工具直接接触产生污染,并在出口配置消毒设备,生产人员在临近下班时间再进行死猪处理转运,完成转运后进行消毒,下班离开生产区不再进入生产车间。具备条件的猪场应独立建设无害化处理中心,避免外界人员和设备反向污染。
3.生产区的管理。生产区是整个猪场生物安全等级最高区域,也是整个猪场的核心。物资与人员在各个区域流动要按照单向流动原则,从生物安全低等级区向高等级区流动需要经过严格消毒。进入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生产区需要经过三道防线的洗消,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生产区的规划要符合单向流动原则,生产区猪只的流动方向按照公猪站→配怀舍→分娩舍→保育舍。目前大部分猪场都是设计封闭式栏舍,每栋栏舍都应有外部转猪通道。
三、物资管理
猪场的物资主要分为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生产物资主要是饲料、药品及器械。生活物资包括员工物资以及厨房食品。建议猪场统一采购床上用品及办公用品,在猪场内设置小卖部,给员工提供所需日常生活用品。对物资统一管理,减少外部物品带入,减轻消毒压力。厨房用品执行定点采购,一星期采购一次。蔬菜可在猪场内种植,自给自足,猪肉必须由本猪场屠宰供应,严禁外部采购猪肉制品。所有物品进入厂区都应经过高温烘干、消毒药擦拭、常温静置等不同消毒方法处理。优先采用高温烘干的消毒方法对物资进行消毒,电子产品可使用消毒药擦拭的消毒方法。对于一些无法高温烘干的物资,应静置15天。疫苗和猪精等需要冷藏无法长时间放置的物资应该拆除包装,在表面喷洒消毒剂,其他物品尽量拆除包装再进行消毒。维保工具生产区和生活区各备一套,禁止交叉使用。
四、饮水、饲料管理
饮用的水源水质要求达到《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的标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查细菌菌落总数是否超标,建议有条件猪场尽量使用深井水,同时在供水设施上安装净水消毒设备,可以保证水不被病毒污染,降低水源菌群数量。现在一般猪场在定位栏饮水都采用大通槽设计,这样容易引起交叉污染,加速传播可以改成分段通槽,将大通槽改成小通槽。
饲料的安全也至关重要。首先在源头原料的把控上需要严格把关,以往饲料厂家都使用动物血浆蛋白作为教槽料的原料之一,目前可以用酵母提取物作为替代,同时其他动物源蛋白采用植物源蛋白替代,杜绝病毒污染风险。其次对饲料生产流程升级改进。目前行业普遍认可闫之春、秦英林等提出的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进行85℃高温加热3分钟的处理方式,确保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被灭活。
五、车辆管理
猪场的猪只转运销售以及饲料供应都需要到车辆,车辆是猪场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在猪场与销售市场、饲料厂间往返,这些场所都是病毒污染的高风险场所。加强车辆的管控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达到管控目标。
1.专车专用。核心场自购专用的饲料车和转猪车,生产区的车辆只在厂区内作业。避免交叉污染。
2.设置中转站。核心场可在距离厂区1千米外设置销售中转站,核心场的仔猪和淘汰猪用猪场专用的拉猪车将猪只转运到中转站,再在中转站装上客户的车,非本场拉猪车不得进入猪场,猪场的拉猪车不与客户的拉猪车接触,采用三段式装猪,该方式也适用于厂区出猪台的管理。
3.严格消毒。在外围建设车辆洗消中心,所有进入猪场的车辆都要经过严格洗消。洗消中心配备泡沫清洗剂、高压冲洗机以及高温烘干机。车辆清洗后经60℃烘干30分钟后彻底灭活病原,没有条件进行高温消毒的使用消毒剂雾化消毒。在洗消中心设置司机更衣间,司机更换工作服后再前往猪场。车辆按照严格程序洗消才能进入指定区域。
六、建立养殖小区生物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监测体系是无非洲猪瘟小区生物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传入和发生。生物安全监测包括官方机构监测以及养殖场自检。
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监测。制定县级非洲猪瘟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对无疫小区内的生产单元的猪群每年至少进行2次抽样检测,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抽样检测。
2.开展养殖场自检。养殖场自检分为临床巡检及实验室检测。监测范围包括场内所有猪只、猪精液及产品、车辆、饲料、人员、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和环境样品。设置采样点能够全覆盖,不留死角。具体详见监测列表(表1)。
表1 养殖场日常监测采样点
七、开展生物安全培训
猪场员工是生物安全措施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对疫病防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对养殖场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从新员工入场开始,通过培训让每位员工熟悉进场流程、猪只销售及引种流程,淘汰死猪流程、车辆洗消进场流程以及兽医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建议一个季度不少于一次生物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