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2024-02-02

科学中国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洛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3分,位于乌克兰基辅州普里皮亚特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爆出一声巨响,天空瞬间被爆炸的火光照亮,漫天火光所带来的阴霾也迅速笼罩了城市的上空。

这场在后来被称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灾难,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核辐射事故。事故中有33人死亡,300余人因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照射入院治疗,此外还有数十万人受到核辐射伤害;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更严重的是,这次事故带来的影响会“贻害百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带来的影响都会给人类带来威胁。这样惨痛的代价,让人类在享受核能带来能源补给的同时不由发问: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只会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吗?这样的疑问同样产生于《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作者沙希利·浦洛基的心中,并最终促成了这本书的成形。

继创作《切尔诺贝利》一书之后,沙希利·浦洛基再度审视核能源问题,试图从历史上6起标志性的核事故中寻找核灾难的根源。这6起核事故包括: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试爆氢弹,放射性沉降物覆盖大片海域,数百人被辐射所伤;1957年9月,苏联克什特姆镇附近的马亚克核工厂核废料罐爆炸,无数当地居民遭遇严重辐射;1957年10月,英国温茨凯尔工厂反应堆起火,造成史上首次重大核反应堆事故;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辐射泄漏,导致周边6个郡数十万居民被迫疏散;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引发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袭击,4座反应堆接连爆炸,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在《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一书中,沙希利·浦洛基以细致严谨的调查,分析了6起事故的技术和人为因素;以文学化的笔调,再现了惊心动魄的灾难过程;以史学家的关怀,将事故中的各色人物置于历史情境中予以观照,展现了政府、核工业从业者、媒体和民众在辐射阴云笼罩下的种种情态;更以学者的敏锐,探寻事故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

作者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历史系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等十余部专著,获奖众多,包括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以及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普希金图书奖,他也是目前唯一两获普希金图书奖的获奖者。

译者李雯露,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与实践、科技翻译史、对外传播研究;另一位译者王梓诚,自由译者,曾任英汉大词典编纂处编辑。

猜你喜欢

洛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遗迹
遥感作物制图辅助核事故农业风险决策
漫威美剧《洛基》续订第二季
IAEA关于核事故后恢复的国际会议将于今年年底举行
切尔诺贝利爱情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善待动物朋友
核事故是怎样分级的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