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语境视角下的《红树林》辞格运用
2024-02-02梁倩瑶
梁倩瑶
【摘要】语境作为语用学三大要素之一,影响着语用活动的发生。语境与辞格的表达效果息息相关,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划分层次出发,本文尝试对莫言的小说《红树林》中辞格运用进行分析。细分至句际语境、语篇语境、现场语境、伴随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探讨六种语境对辞格运用产生的制约、协调、过滤、补充、引导、生成的功能。
【关键词】《红树林》;语境;辞格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12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39
一、引言
语言学家陈望道曾经这样描述语境与辞格之间的关系:“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此处的“情景”大体等同于“语境”。文章的语境必定会影响辞格的表达效果,这意味着语境与辞格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红树林》是被誉为莫言“第一部离开高密东北乡”的长篇小说,全书两条线索为林岚的爱情失落和其儿子大虎的爱情追逐,修辞手法使用巧妙,小说语言艺术独树一帜。通过代表性个案的举例式分析,本文旨在探讨该小说中语境是如何影响辞格运用的。
王建华(2002)指出,“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可以分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言内语境又分为‘句际语境’和‘语篇语境’两种;言伴语境又分为‘现场语境’和‘伴随语境’两种;言外语境又分为‘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两种。”本文采用王建华搭建的语境系统网络,将《红树林》的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不同的层次,它们对《红树林》的辞格运用起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协调、过滤、补充、引导、生成作用。
二、言内语境
言内语境是依托文本中的词汇、句子、语篇或段落等语言形式存在的语境,是语境与话语实体交叉的产物,受语言知识规则制约。其中,句际语境和语篇语境共同构成了《红树林》中的言内语境,制约和协调是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句际语境
句际语境指的是文本中的前后句以及上下文。根据前后句或上下文的内容,辞格才能实现强化文本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功用,例如:
(1)在他的家里,看不出肉类短缺的迹象,也看不出鸡蛋需要凭票供应,更看不出粮食紧张,这里不缺乏维生素,更不缺乏蛋白质,这里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
此处作者运用了层递、借代的辞格。“肉”和“鸡蛋”是动物性食品,“粮食”是植物性食品,“肉”“鸡蛋”“粮食”在经济价值上逐层递降。林岚初到秦书记家里便见识到他物质富足的奢靡生活,此处按经济价值由高到低步步推进,依次排列。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连肉都不缺,更不必说鸡蛋和置于粮食链底层的粗粮了,侧面显露出当时官员生活的腐败堕落。借“维生素”表示蔬菜水果和借“蛋白质”表示肉类和鸡蛋,在这里语境对于辞格运用主要起制约与协调作用,如果没有上文的交代,读者面对具有生物专业术语性质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恐怕一时难以理解。如果脱离上下文,借代的辞格就会产生奇异感,破坏文章的流畅度。
(二)语篇语境
语篇语境即文章中的语篇或段落,语篇是由多个句子或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通过语言交流和叙事文本里更大范围的语言单位组成的语境,同样发挥着制约和协调的作用。例如:
(2)红树林枝干如金,叶片如银,栖息在树上的海鸟如同冰雕玉琢,辽阔的海湾仿佛一个神話世界。
(3)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已经被潮水淹没了大半,探出了一些金红色的树冠。树冠追赶着树冠,一直漫延到海湾深处。
(4)红树经年累月地在海水里浸泡着,枝干坚硬如铁,一斧砍下去,只能留下一道暗红的印子,红色的汁液渗出来,像血一样,甚至比血还要红。
红树林作为文本故事赖以发展的背景,是作者反复使用辞格加以修饰的重点对象之一。例(2)将红树林枝叶比喻成金银,海鸟喻为精美的雕琢;例(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树林密度大的特点,红树林显得更加鲜活灵动;例(4)把红树林枝干比喻成铁,汁液比喻成血。经语篇语境的影响,辞格运用下的红树林特质都是正向的。
这是因为小说中大虎背靠母亲林岚是政府官员这座大山为非作歹,肆意侵略珍珠的权益。珍珠若受到欺凌,必定会在红树林采珠场这个静谧环境中得到治愈。小海则尽责守护红树林,无言地充当着保卫者的角色。也就是说红树林是珍珠和小海的精神净土,莫言将红树林赋予灵性,将自然之美与人的龌龊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这里语境对于辞格运用主要起协调作用,如果不将应用于红树林的辞格置于通篇文本去分析,将会失去作者想要借助书写红树林自然景观,以达到犀利揭露改革开放进程中浮现的腐败现象这一重要写作旨意。
(5)化妆师剥下小海身上的旧衣,将一套黑色的小西服穿到他身上,还在他的脖子上系上了一个红色的蝴蝶结儿。
……
新人在傧相的扶持下登上了婚车,小海坐在了珍珠和大虎中央,好像在他们的夫妻关系中间插上了一个黑色的惊叹号。
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珍珠的弟弟小海比喻成“黑色的感叹号”。感叹号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符号,它能抒发喜悦、愤怒、惊讶、警示等感情。小海清楚大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姐姐,他对大虎是不满的。没有小海的支持和祝福,夫妻两人的关系就不可能和睦,所以把小海比喻为插在他们夫妻关系中的“感叹号”是生动形象的。色彩为黑,是因为此前文章已提及小海在姐姐的婚礼中被套上的西服是黑色的。如果没有前面的段落的补充说明,我们很难理解小海与黑色感叹号能有什么共通之处,这里体现了语篇语境的协调功能。
三、言伴语境
言伴语境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利用主客观临时因素来传递含义的语境。现场语境和伴随语境则共同构成了《红树林》中的言伴语境,它们对辞格的运用在制约和协调的基础上,还增添了过滤以及补充的作用。
(一)现场语境
现场语境是由与交际现场直接有联系的语境因素所构成的,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六何说”印证了现场语境具有客观性,如时间、地点、场合、境况、话题、事件等属于客观语境因素。辞格的运用需要注意现场语境的影响。例如:
(6)你们俩沿着海边的砂石路骑车前进。东风从海上刮来,东风催起千重浪,后浪追逐着前浪,后浪变成前浪,一浪接一浪地撞到防波大堤上粉碎了。海风挟带着水汽,将大堤上的杉树吹得湿漉漉的。几十艘向阳渔业生产队里的机帆船正在出海,柴油发动机声嘶力竭地叫,黑烟干劲冲天地冒,缀满补丁的破帆垂头丧气地挂在桅杆上,象征着失败与不革命,令你们看到它就感到心情沮丧。
此例作者运用了拟人的辞格,事物被赋予了人所特有的动作行为和情绪神态。写出了波涛汹涌的海面,发动机噪音不断,破烂船帆耷拉在杆头的情景。在这里语境对于辞格运用主要起补充作用,表面上看这是一幅灰暗萧条、死气沉沉的南国风光景象,为初探烈士陵园拜访马叔父亲的情节定下了令人不安的感情基调。实质上莫言通过自然景观叙述暗示了故事深层的悲剧结局:以大浪在被撞得粉碎来预示林岚少女时期的美好初恋必将以悲剧告终,暗示着人生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作者借助海边自然景观的地点语境因素来抒发内心的审美感受,使其成为作者感知、想象和情感投射的空間。读者作为话语接收者能补充出过滤掉的意义,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话语信息。
(二)伴随语境
伴随语境是和交际者个人特点有联系的语境,具有突出主观色彩的语体、意图、情绪、形体、关系等因素都属于伴随语境。唯有与体现交际者主观情绪色彩的伴随语境保持一致性,辞格的影响下才能将话语发出者的思想感情准确地传递给话语接收者,例如:
(7)大虎说:你配不上她,她如果嫁给你就等于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大同脸涨得通红,说:您这是欺负人呢!
大虎说:大同,我知道你家为珍珠家花了不少钱,我还你,我代替珍珠十倍百倍地还你,行不行?
大同摇摇头,说:您这是欺负人呢!
大虎道:我给你钱,你另去娶个媳妇。
大同道:您这是欺负人呢!
此处运用了反复的辞格,应对的机械性表现出了大同不安、无助的情绪,窝囊、懦弱的性格,也衬托出大同在“要钱财,还是娶珍珠”这件事态度摇摆、立场不定的状态。大虎不愿看到自己爱慕的珍珠与眼前穷困潦倒的大同结婚,不断逼问。大同明知大虎来者不善,但怯于大虎强硬的家庭背景和钱财势力,无法放声痛斥对方,唯有不停地重复着“您这是欺负人呢”。“您这是欺负人呢”这句话是大同唯一的表态,大同内心是希望大虎停止追问,让他相信自己是不会放弃珍珠的。反复的修辞起到强调和增强可信度的作用,体现了语境的补充功能。
(8)你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说:知道吗?我要结婚了……
他还是低着头,说:祝你幸福……
你感到眼里的泪就要涌出来了,但你克制着,你说:你不想知道我要嫁给谁吗?告诉你,我要嫁给地委书记的儿子,就是那个被你爸爸打掉过门牙的地委书记的儿子。
祝你幸福……
他的儿子是个白痴,二十岁了但智力水平还不如三岁小儿,他每天夜里都要尿床,他除了知道吃几乎不知道别的,他的体重已达九十公斤,但是他还是在吃吃吃,我就要嫁给这样一个人,你心里欢喜吗?
我不知道……他说,祝你幸福……
此处运用了反复的辞格,描写了林岚嫁入秦书记家前与马叔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林岚嫁入与马叔曾经结怨的家庭,他们二人存在不可明说因此也无法消除的误会。反复的使用凸现着马叔面对林岚要嫁人但无能为力的复杂情思,满足了马叔在心理失衡时心理能量的释放以及情感情绪的疏解的需要。“祝你幸福……”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省略句,作者对马叔想要继续说的话进行了省略,完整的话语可能包含马叔对林岚的一些叮嘱和期盼,但在马叔个人情绪低落的语境下,这些内容都被过滤了,体现出语境的过滤功能。
四、言外语境
言外语境是言语交际背后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和知识背景。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则共同构成了《红树林》中的言外语境。它除了上述四种作用外,还包括了引导和创造功能。
(一)社会文化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是带有历时特征的人文性交际语境,例如文明遗产、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时代背景、社会情绪等因素皆在讨论范围内。社会文化语境作用下的辞格选择,能对读者接收文本信息产生影响,例如:
(9)我感到似醉非醉,更感到飘飘如仙。它的柔软是坚硬的柔软,它的润滑是凝滞的润滑,它的凉爽是温暖的凉爽,它的味道是世人从来也没品尝过的味道,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类比的味道。
此处使用了警策的修辞手法,“坚硬”对“柔软”,“凝滞”对“润滑”,“温暖”对“凉爽”,黑珍珠的这些性质用三组反义词来对立并示,通过看似矛盾的表层结构表达对立统一的深刻哲理,这是中国辩证思维在影响句子意义的表达。辩证思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体现在此例上就是用矛盾的词两两相对来解释客观外界的事物。这三组反义词同现,表达了黑珍珠有着区别于其他普通珍珠的精良,突出了它别具一格的成色,以及林岚对珍珠的鉴赏能力之高已经足够让她品味到黑珍珠不同层次的质感,可见林岚爱珠如命。话语发出者对表达内容及形式的选择,受中国辩证思维的影响,受社会文化语境的引导。作者将两个矛盾的语义双方组合在一起,陌生化组合具有极大吸引力,简洁凝练的话语呈现深刻的情感,发挥了语境的引导功能。
(二)认知背景语境
认知背景语境是与交际者心理和认知水平紧密联系的知识语境,涉及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审美能力等因素。交际者依托日常储存的知识,可以对话语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以达到推动语用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例如:
(10)所以这样的宝珠,就如同超凡脱俗的美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如同西施,如同昭君,如同貂蝉,如同玉环……她们都是蒙了上帝特别的眷顾降落人间,都有通灵的本性啊!
此处使用了博喻的辞格,首先将“珍珠”比喻成“美人”,是因为珍珠充满神秘色彩,而且浑然天成,让第一眼看到的人都把它看作上天赐的宝物。接着将珍珠排列类比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昭君、貂蝉、玉环,“四大美女”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作为喻体套用在珍珠上,不但颂扬了珍珠容貌之美,数量之珍稀,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珍珠蕴含着的中国女性德行之美、至善之美、人格之美,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对真、诚、善、美的渴望和追求。只要读者掌握了珍珠是典雅高贵象征的审美共识,理解“中国四大美人”所体现的文学蕴涵,就不难意识到这样的比喻十分恰当和妥帖,体现了认知心理语境的生成功能。
(11)这一高一矮两个人,当年是我们南江一中臭名昭著的两大害虫。金的外号是狼,錢的外号是猪。狼与猪总是形影不离,狼总是蛮横地走在前面,猪总是小心翼翼地、屁颠颠地跟在后边。我们认为,所有的坏事都是狼干的,但所有的坏主意都是猪出的。
此处使用了比喻和借代的辞格,将学生时代的金大川和钱良驹比喻成“害虫”,具有[+负面]、[+有危害]的语义特征,说明他们生性顽劣,千人恶万人嫌。且作者不直接嘲讽两人,反而用“狼”和“猪”指代他们,把金大川说成“狼”,把钱良驹说成“猪”。在中国认知语境下,狼通常代表着狡猾和凶狠无情,猪则是没有主见和蠢钝的化身。读者和作者共享相同的知识背景,就能迅速掌握金大川和钱良驹的角色设定,反映了认知心理语境的生成作用。他们从青年起作风就不正派,一个为非作歹,一个狐假虎威,长大后却当上了市公安局侦查科长和市财政局局长,这对于读者对人物角色的认知具有强化的创造作用。
总之,言内语境、言外语境和言伴语境影响着《红树林》辞格的运用,使得话语发出者与话语接收者,即作者和读者之间牵起了语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桥梁。它们在《红树林》中发挥着制约、协调、过滤、补充、引导以及生成的功能,展现出莫言小说的魅力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3).
[3]王建华.论语境的功能及实现[J].修辞学习,2003,(2).
[4]莫言.红树林(莫言电影剧本精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