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终身学习背景下

2024-02-01于天懿

江苏商论 2024年3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产教职业技能

吴 哲,于天懿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为了有序推进职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有效扩大就业,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院校是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 同时,2019—2021 年人社部发布4 批56个技能人员新职业, 其中就包括了连锁经营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等一系列商科新职业。 这些商科新职业的涌现一方面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急需开展围绕新职业认证培训的相关工作,保证新职业技能培训顺利落地。 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立足商科新职业,结合开展学历教育,积极承担职业院校全面开展商科新职业培训的社会培训职能,探索“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模式与路径,助力职业培训的高质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发展不平衡

《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 必须承担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然而,高职院校普遍不将培训作为“主责主业”,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为辅成为常态,毫无疑问培训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教育与培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也直接导致了培训资源不足、培训积极性低、培训供需不匹配等问题(1)。

(二)职业培训多方统筹协同不足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职业培训与高质量就业的无缝对接,需要构建具备统筹各方培训资源能力的体制和机制, 以推动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然而,当前的现状大多是缺少能够起到统筹作用的共建平台,社会培训信息不通。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作为培训对象的员工或个人大多缺乏联动(2),缺少一体化和前置化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校、行、企之间的合作多局限于招聘用人,政校之间缺乏深入互动, 无法发挥对职业培训的引导作用、组织实施作用和激励作用,组织领导薄弱。

(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还是以校外培训模式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培训,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培训时间、 培训场地和培训内容的限制,出现了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效果无法跟踪反馈等问题。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普遍不够深入, 因此在开展职业培训时缺少对培训需求的深入调研。 这直接导致对学情分析不够、课程设置和资源研发针对性不足。

二、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快速变化的社会对于职业能力刚性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变革使得更具灵活性的职业培训成为学历教育的必要补充。因此,致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在价值实践层面相互影响, 两者的协同发展是新时代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早在2014 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学职一体化”的办学理念。

整体性治理是组织协同的重要理论支撑,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产教融合,具有不同性质与结构的政、行、企、校、生五方,在价值共生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跨界支持、全责分立、利益分配等机制进行协同联动,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目标与机制的协同治理场域,最终形成协同共生关系(3)。虽然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者间存在价值疏离、体制分割等天然的不同,但是学历教育具备了开展职业培训所需的师资、教学模式以及坚实的人才供给能力等要素资源。 同时,学历教育在服务职业培训的同时,通过加深产教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更加贴近行业企业,了解市场前沿, 实现职业培训对学历教育的反哺。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结合的模式包括轮替式与融合式, 前者指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穿插,是校企联合育人的新模式;后者表现为理念、模式、平台、师资和文化的融合(4)。 在整体性治理的理论下,本文所探讨的“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的协同发展指的是后者,从内核上看,与“学职一体化”的办学理念教学较为相近,该理念抛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非此即彼的争论”(5),从能力方面将二者统一到提升学生应用实践上,从时间方面将两者统一到学生的在校时间上,实现一体化发展。

那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是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呢? 本文进一步从动力机制、共享机制和耦合机制三个角度阐述两者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图1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协同动力机制: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需要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以及学生的参与。 政府存在教育政策传递、经济压力释放、就业压力缓解等需求; 行业存在构建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服务咨询协调等需求;企业存在响应快速变化、进行降本增效改革、技术创新等需求;学校存在办学质量提升、素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深化等需求;学生存在就业能力提升、职业生涯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 这五个方面各自发展的动力需求推动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 协同动力机制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的发动机,引导政、行、企、校、生加强对各自发展需求的认知,能够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

协同的共享机制: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离不开政、行、企、校、生五方的共享互助。 因此,两者需要在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发展。 共享平台能够为五方提供资源和利益共享,同时保证共享机制的正常运作。 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共享平台可以获得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教材资源、实训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和关系资源。 通过利益交换均衡机制、跨界协商对话平台和统筹决策机制的构建,可以加强政、行、企、校、生相互间的信任,加深合作。 最后通过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共享平台的运营与发展。 协同共享机制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的核心机制。

协同的耦合机制:由于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存在着价值疏离、体制分割等属性差异,要增加两者间的协同黏性,需要有被高度认可的、统一的标准作为耦合剂,包括行业标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6)。 在行业协会统筹下制定的行业标准成为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发展的重要支点。

三、“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三融三通模式的构架与应用

为了使得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协同发展落地于高职院校日常教学,本文构建了“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三融三通模式,并以人社部连锁经营管理师、 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为例探讨该模式的应用。 其中,“三融”指的是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单位、用人企业部门和职业机构三方的融合,是上述三方所承担的学历教育、 产教融合和职业培训过程的融合。“三通”是指将学历教育、产教融合和职业培养嵌入于职业院校三学年培养过程, 实现学历教育获取、产教融合实践与职业培训认证的递升。 最终通过“三融三通” 实现三方和三学年的一以贯之与一脉相承。 具体的终身学习背景下 “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三融三通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三融三通模式的构架

终身学习背景下三融三通模式合力平台搭建:为保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职业院校中的协同发展,需要构建重点带动全局的,包括职业培训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多方合力平台载体。 营造学职并行发展的融合环境, 以确保从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对新职业认证与培训项目进行统筹规划, 进行实时交流与合作,在多方的相互配合与优势互补中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一体化的职业培训体系(7)。 以本校为例,为推动连锁经营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的认证培训,先后在校级层面成立了融合传统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新职业认证基地。 基地成员包括了政府、学校、行业龙头企业、培训机构, 在院级层面成立了智慧流通协同创新中心;在专业级层面成立了智慧零售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地、数字营销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地。 通过顶层统筹设计,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搭建了共享共通的平台载体。

终身学习背景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在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在各级合力共享平台的保障下,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融合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 首先,三方在共研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专业目录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共商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确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契合点与融合点。 其次从学历教育获取、产教融合实践与职业培训认证三条路径开展实施: 依托课堂教学,在常规的专业核心课教学中进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普及。 依托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在产教融合中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提高。 依托专业社团与第二课堂,在课余时间进行递升式的职业技能认证以及认证之后的职业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工作。 依托课证融通课堂,开展1+X 职业技能等级考培工作。 其中产教融合实现了学历教育的拓展、迁移和实践; 职业培训实现了产教融合的延伸、应用与融入。 以连锁经营管理师为例,在课内通过核心课程学习积累连锁经营管理师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作为专业社团的特色活动之一,分别在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选拔学生参加新职业认证。 在通过职业认证考试之后,以学生志愿活动的形式,选拔优秀学生,以学习官的身份参与连锁经营管理师的培训认证工作,通过这种模式把学习、社会实践和职业培训融合在一起。

终身学习背景下职校三学年培养周期的贯通:如果说终身学习背景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规划了学历教育获取、产教融合实践与职业培训认证的协同路径,那么三学年培养周期的贯通则从时间上进行统筹, 进行三条协同路径的一体化设计,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递升式协同。 大一学年主要安排通识课、 公共课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对行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同时,对专业相关的职业前景以及职业证书有一个总体的认知。 大二学年进行专业核心课、专业任选课等进行专业提升,同时通过“走出去”的模式进行企业走访;通过“引进来”的模式举办企业讲座进行职业对接。 在职业培训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证活动,同时推荐优秀学生参与职业培训运营工作。 大三学年通过产教融合、毕业实习等环节进行专业实践,并在顶岗实习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同时,由于大三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社会工作经验,邀请部分学生回校为学弟、学妹做职业规划与职业培训心得交流,完成职业素养的反哺。 一体化的培养周期设计,通过“学中思-思中干-干中悟”,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培养出具备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潜力的行业人才。

职业院校作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有义务且有责任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职业院校可以一面紧抓产教融合这项职业教育的基本工作,一面围绕近年来涌现的新职业,在动态掌握新职业发展情况,探索终身学习背景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集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产教职业技能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