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2024-02-01彭娥莲
彭娥莲
作者单位: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症,常见于婴幼儿,潜伏期通常为2~3 d。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性后肠道菌群也随之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占比增加,益生菌数量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危害[1]。因此,针对这类轻中度患儿需经药物治疗改善其症状[2]。儿泻康贴膜是以肉桂、丁香、吴茱萸等中药为主的外用贴膜药物,其性温、散寒止泻,用法简单,适用于小儿腹泻[3]。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物,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其结构特性具有强大覆盖能力,经肠道后可对消化道内黏膜起到吸附作用,增强消化道黏膜屏障,降低毒素吸收同时阻止病菌进一步侵害;且蒙脱石散不经血液循环系统,对肠道蠕动无异常影响,保证安全有效的同时也降低患儿肠道内水分流失,减少腹泻次数,明显改善患儿症状[4]。布拉氏酵母菌散是一种用于肠道菌群失调的真菌类口服药物,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信号产生抗炎作用,也可促进肠上皮细胞成熟,对消化道肠黏膜有保护作用[5]。研究表明,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还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6]。现观察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月4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34)和单药组(n=33)。联合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0.5~3(1.11±0.67)岁;病程6~72(28.96±6.34)h;脱水程度:轻度22例,中度12例。单药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0.5~3(1.14±0.62)岁;病程6~72(29.31±6.12)h;脱水程度:轻度24例,中度9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存在腹泻、发热等典型临床症状;(2)符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7]相关标准;(3)病程≤72 h;(4)胶体金法检测大便粪轮状病毒抗原(+)。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营养不良及重大遗传疾病患儿;(2)治疗药物不耐受患儿;(3)严重电解质紊乱患儿;(4)重度脱水患儿;(5)治疗前1个月使用止泻药、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补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整、饮食、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单药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百科达制药厂生产)口服治疗,<1岁患儿每次0.125 g,每天1次;≥1岁者每次0.125 g,每天2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儿泻康贴膜(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去除表膜后贴于患儿脐处,每次1张,每天1次;蒙脱石散(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温热水冲服,<1岁患儿每天1袋,分为3次服用;1~2岁患儿每天1~2袋,分3次服用;>2岁患儿每天2~3袋,分3次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治疗情况: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时间及止泻时间;(2)血清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获取上层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和PCT水平;(3)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采用投射比浊法测定IgA、IgC、IgM水平;(4)T淋巴细胞亚群:使用Facs 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计算CD4+/CD8+;(5)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及大便干结等。
2 结 果
2.1 治疗情况比较 联合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情况比较
2.2 血清IL-6和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L-6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血清IL-6及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PCT水平比较
2.3 IgA、IgG及IgM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IgA、IgG及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IgA、IgG及IgM水平比较
2.4 CD4+、CD8+、CD4+/CD8+比较 治疗前,2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2% vs. 21.21%,χ2=1.166,P=0.280),见表5。
表5 单药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是婴幼儿秋季多发的感染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可与气温、微生物病菌、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且该疾病起病急,短期感染后可迅速出现腹泻及脱水等,不利于患儿生长发育,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8]。消化道黏膜通常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与肠道菌群方面有很大帮助,当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后,肠道菌群占比失调、黏膜损伤均可导致病毒入侵及扩散,进而发生脱水及营养不良等。中医认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多因小儿脾血不足、气虚、湿重热轻引起。儿泻康贴膜是棕色样片状贴膜,其主要成分为丁香、吴茱萸等中药,适用于小儿肺感染性腹泻,对脾胃功能障碍引起的腹泻改善作用明显。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物,服用后可增强消化道黏膜屏障,阻止细菌进一步侵害,并抑制病毒繁殖,有效减少腹泻次数,降低患儿肠道内水分流失。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口服活菌制剂,也是目前已知有益于人体的肠道真菌,对感染性腹泻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调节菌群的同时还可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布拉氏酵母菌还可分泌一种抑制炎性细胞分子的蛋白酶,对预防炎性因子产生也有一定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单药组;治疗3 d后,联合组血清IL-6、PCT水平低于单药组,IgM、IgG、IgA水平与CD4+、CD8+、CD4+/CD8+高于单药组。表明,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应用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有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分析原因,儿泻康贴膜中丁香有利于缓解腹部胀气,促进胃内容物消化,具有补肾助阳等功效;白胡椒性温热,具有温中散寒、抑制恶心呕吐等功效;吴茱萸具有温脾止泻、散寒止痛等功效;几味药物合用对患儿腹泻有极大改善作用,且其药物性情温和,用药安全性高[9]。蒙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口服后可均匀分布整个肠道表面,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降低毒素吸收同时阻止病菌进一步侵害,可起到抑制病毒作用,增强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病情恢复有极大帮助。布拉氏酵母菌中含有肠道真菌,不会被抗生素杀灭,应用于婴幼儿可维持肠道菌群稳定,且该药物可直接排出,不影响患儿机体免疫平衡;布拉氏酵母菌还可对机体炎性因子起到抑制作用,对胃肠道细胞有促进作用,有益于肠黏膜建立屏障[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安全性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有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也值得肯定。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