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4,看这六场关键选举

2024-02-01覃胜勇

南风窗 2024年1期
关键词:祖马欧洲议会莫迪

覃胜勇

在被视为“全球大选年”的2024年,有近70个国家将举行总共近100场关键选举。这些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成,GDP则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其中,既有美国、印度等GDP居世界前六的国家,也有墨西哥、印尼、孟加拉、南非等新型发展中国家,还有南苏丹、乌克兰、俄罗斯等治理失败或处于交战状态的国家。投票结果将反映并继续影响日益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这当中有6场重大选举,最后的结果恐将对世界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11月5日美国选民将投票选出下届总统。虽然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新近裁决特朗普因涉嫌参与国会山骚乱而没资格竞选总统,但判决的效力仅限于该蓝色州,且特朗普还在上诉,预料对大选形势影响不大。就当前来看,特朗普大打个人魅力牌,民望达到新高;拜登却苦于经济未能让美国人民有感,加上家族腐败丑闻和高龄失态,连任前景堪忧。

有选举史专家指出,美国总统不可能在经济衰退时连任成功。过去两年,尽管劳动力市场强劲、薪资上涨和通胀缓解,但有超过2/3的选民仍然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这让拜登的民调支持率持续低迷。2024年美联储料将降息。如果美联储在抗通胀之际,能让美国经济顺利软着陆,对拜登将是一大利好。但大多数观察家认为,美国也有可能因为政权更迭而推翻前政府的政策,对外政策与能源政策等也可能发生大转向。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让全球都屏息以待。

最近一年来,对特朗普的各种起诉增强了他在共和党初选选民中的支持率,但这也给他最后的潜在大选对决带来一定风险。而拜登面临民主党基本盘的三大内部矛盾:穆斯林与犹太—基督徒的疏远,大城市黑人市长与拉美裔非法移民的不和,以及老拜登和年轻世代的渐行渐远。

涉及种族、性、堕胎、学校教育和枪支管制法等问题的左右之争,会激发两党的基础盘选民出来投票,但这些问题是否也会激发关键摇摆州选民的热情?美国大选的结果,通常会由一些摇摆州来决定。亚利桑那、佐治亚、密歇根、内华达、新罕布什尔、北卡罗来纳、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星,这八个摇摆州的选民意愿如何,更值得关注。

普京执政已经长达23年,2020年修宪让他在理论上可以掌权至2036年,超过斯大林执政的时间。

俄罗斯总统大选将在2024年3月17日举行。普京直到2023年12月8日才表示“我将竞选俄联邦总统”,并在10天后提交了以“自荐”方式参选的相关文件,显得底气十足。加上官方媒体和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全国党代会的一致支持,有外交官表示,普京不会遇上任何可以威胁到他的竞争对手。

可以预计,随着普京的再度连任,他将可以继续执政到2030年。不过就在俄罗斯大选之前,适逢俄乌战争在2024年2月24日届满两周年,选民仍可能再次检视普京政府对战争的管控力道。而选后普京是否就战事做出新的决策,同样牵动国际社会的目光。

现时普京的支持率大约是70%,他的忠实选民主要是依靠官方媒体获取新闻的富裕精英和55岁以上人群。在对乌克兰的战争被用来拘禁异议分子与反对人士或让其噤声的情况下,俄罗斯可能无人出面挑战普京的权威。普京的宿敌、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正在严酷的流放地服刑。另一名可能的挑战者、俄罗斯籍前乌克兰分离主义势力领袖、民族主义评论家葛金宣布有意竞选,但也被打入大牢,出狱遥遥无期。

根据2020年俄罗斯宪法修正案,普京以前的总统任期数(前两届共8年+后两届共12年)被清零,他可以再次竞选,但只能再当选两次,每届总统任期还是6年。修正案提高了总统候选人的资格要求,例如,需要在俄罗斯境内住满至少25年,以前的规定是10年;又如,候选人从未有过其他国家的国籍和永久居民权,这是一项新要求。

普京会否在2024年3月之前结束战争?如果普京胜选,还需要关注投票率,如果有大量俄罗斯选民弃权不投票,那么普京的胜选合法性可能会受到质疑,并可能引发反对派的抗议行动。如果普京强势当选,那么可能更难有人足以撼动他。

2014年首次当选并在2019年赢得连任的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选民中已经获得比较高的个人声望。尽管他所在政党“印度人民党”的多数席位有所减少,但是也足以推动他继续第三个任期。

印度的反对派组成了一个由26个政党组成的联盟,其缩写为“INDIA”,但是“INDIA”的领导人始终无法对莫迪构成压力。在莫迪执政期间,印度在与中国竞争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该国2023年GDP增长率预计为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这可以使印度成为2023年成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批评人士表示,莫迪的政治生涯和成功奠基于国内10亿多印度教徒的支持,以及煽动对国内穆斯林少数族群的敌意。尽管在他治下,公民自由受到打压,但他的竞選明显被看好。同时,莫迪还提升了印度的地缘政治地位和海外战略自主权。

顺应美国的印太战略,印美双方都有意愿加强双边合作关系。美国把印度看作一个可以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盟友。莫迪与拜登和特朗普都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无论美国2024大选的结果如何,都不太可能影响美印关系的良性发展。

目前对莫迪竞选可构成严重威胁的,是食品价格急剧上涨。但是,印度的经济前景得到一致乐观的认可。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在经济、地缘政治和世界秩序中的角色都处于上升趋势,这有利于莫迪第三次当选总理。

来自欧洲联盟27个国家的四亿多合格选民,2024年6月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

鉴于在荷兰2023年11月大选中,威尔德斯领导的反伊斯兰、反欧盟的极右翼“自由党”成为赢家,以及2022年意大利大选中,梅洛尼领导的极右翼“兄弟党”赢得选举,欧洲议会的选举将是右翼民粹主义者的又一机会。

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在欧洲议会的议员巴德拉,在脸书发文写道:“2024年6月放马过来。”这是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的单场选举。欧盟的27个成员国的四亿多选民,需要投票选出本国在欧洲议会中的政党代表。目前,欧洲议会共有705名议员。

关于气候、移民和经济政策的立场,会成为选举讨论的重点。荷兰“自由党”在不久前大选中的亮眼表现,对欧盟国家的右翼政党会形成极大鼓励和推动力。因此,目前对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预期是:反对经济难民、非法移民、脱碳绿色能源的政党会获得更多席位。这预示着未来欧盟的对内政策重心将向右转。

任期在2024—2029年的欧洲议会,可能会结束目前欧盟雄心勃勃的脱碳绿色新政计划,并收紧欧盟的移民和庇护制度。乌克兰的战争状况以及未来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将影响选民的心情。欧盟东扩问题也会得到选民的关注,关于乌克兰和巴尔干半岛国家加入欧盟的前景,包括政治和经济后果,都会在选举期间得到辩论。这也将是下届欧洲议会的关键立法议题。

欧洲议会选举在2019年的投票率上升,是因为年轻人的参与率较高,这种趋势是否会在2024年持续下去?促使选民愿意投票的因素,是对地方、国家和欧洲情绪的混合,因此选民可以借此机会发出对本国政府政策的不满,并对本国的下一次国家层面选举发出信号。

对于预计向右转的欧洲议会,各国左翼政党将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并与日益上升的右翼保守势力进行抗衡,也会是又一个关注点。

就潜在的政治地震而言,另一个是南非大选。自纳尔逊·曼德拉于1994年走向自由以及30年前种族隔离时代结束以来,“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首次可能会因“民主联盟”等政党的挑战而失去绝对多数席位。

南非的议会大选(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是根据宪法规定的定期选举程序进行的。根据南非宪法,全国大选应该在选举委员会确定的5年周期内进行。目前参加角力的包括非国大、民主联盟和经济自由斗士党。非国大将在2024年的南非选举中面临巨大挑战。他们面临着无法保持一党主导地位的重大风险。

非国大势力的衰落,是南非最重要的政治趋势。民意调查显示,非国大的一党统治可能即将结束。在过去20年里,对该党的支持率一直在稳步下降。2004年,塔博·姆贝基领导的非国大得票率超过70%。2019年,西里尔·拉马福萨领导的非国大得票率仅有57.5%。2023年3月的民调显示,在下届大选中,非国大的支持率可能已降至45.9%。

支持率下降是非国大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自波罗克瓦尼会议以来,非国大面临着一系列困扰全国的内部权力斗争。2008年,时任总统姆贝基因涉嫌政治干预对祖马的调查而被迫辞职。2012年,朱利叶斯·马莱马因对祖马和该党进行负面评价等而被开除出党。他后来创立了经济自由斗士党。2015年,马莱马指控时任副总统拉马福萨是议会杀人犯。这导致马莱马被从密室中弹出。2018年,时任总统祖马受困于该党的腐败丑闻,在与拉马福萨对峙后辞职。当时,马莱马在罢免祖马的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拉马福萨取代祖马以来,内讧仍在继续。2021年,祖马的亲信、非国大总书记埃斯·马加舒尔被停职。2022年,祖马亲密盟友的腐败丑闻又引发了震动。2023年,马加舒尔被开除党籍,祖马选择暂时流亡俄罗斯,以免返回家乡坐牢。马莱马则举行公众抗议活动,要求拉马福萨辞职,并主张赦免祖马。与此同时,雅各布·祖马基金会的发言人也加入了反对派。不久之后,马莱马呼吁祖马也这样做。因此,如此多的南非人对非国大失去了信心。

一些较小的政党,试图组建一个大联盟来击败非国大。经济自由斗士党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们在非国大内部向祖马的支持者抛出橄榄枝,并吸引其他被剥夺选举权的选民。反过来,非国大很可能谋求与马莱马创建的这个左翼政党结盟,以图继续掌权。

总体而言,非国大似乎将因多年来无耻的腐败、领导层丑闻,社会上的高犯罪率和失业率,以及每天长达6小时的停电,而受到选民的惩罚。

2024年的总统选举,将成为墨西哥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将考验该国的民主制度。数千万墨西哥公民将于6月2日前往投票站,选举新总统、参众两院的全体议员,以及8名州长、墨西哥城市长、31个地方议会的议员等。这些选举将组成墨西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并且首次有女性被选为未来6年的国家元首。

随着选举程序最终依法启动,两名女性成为最有可能的总统候选人。現任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的门生、墨西哥城前市长克劳迪娅·希因鲍姆,将代表“莫雷纳党”领导的官方执政联盟;而伊达尔戈州联邦参议员索奇特尔·加尔韦斯,将成为“墨西哥扩大阵线”(国家行动党、革命制度党和民主革命党的联盟)的候选人。

加尔韦斯的父亲是土著,母亲是混血人。在成为参议员之前,她曾担任前总统文森特·福克斯领导下负责土著事务的高级官员。加尔韦斯在墨西哥国会倡导土著群体和非裔墨西哥人的权利和福利,并在2023年早些时候于蒙特雷举行的区域论坛上表示,石油资源丰富的墨西哥应该转向可再生能源。

囿于墨西哥宪法规定的“总统任期6年,只能当一届”,总统洛佩斯无法竞选连任,但他试图以一种非常公开的方式表明,克劳迪娅·希因鲍姆得到了他的支持。拥有环境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希因鲍姆如果获胜,将成为第一位具有犹太血统的总统,尽管她很少公开谈论自己的个人背景,并且一直以世俗左派身份从政。

在过去5年里,希因鲍姆作为墨西哥最重要城市的市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次竞选总统,她重复了洛佩斯多年来使用的竞选口号。在政策方面,她发誓要继续实施洛佩斯的许多政策和计划,包括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养老金、为超过1200万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小农场主提供免费化肥。

但这位备受瞩目的前市长,否认了有关她与总统政治关系密切的批评。“当然,我们不是(总统)的复制品。”她在 2023年7月说道。尽管如此,她并不回避宣扬他们共同的原则:“为了每个人的利益,让我们把穷人放在第一位。如果人民贫穷,就不可能有富裕的政府。权力只有当它被用来为人民服务时才是一种美德。”

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希因鲍姆最有可能赢得墨西哥大选。自竞选开始以来,这种趋势就一直存在。这个以前以大男子主義闻名的国家,很可能将首次由女性执政。

2024全球大选年,从年头到年尾无冷场,美国大选更是年底压轴大戏。诸多国家和政党参与的“选举超级碗”,将形塑2024年乃至之后数年的全球政治。

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告诉16世纪的欧洲君主,比起动武,耍诡计更能成就伟大辉煌。政治学教授契斯曼与卡拉斯合著的《选举操纵术》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当今多国政客保住权柄的权术,已经演变为利用各种手段操弄选举,这或会给国际关系带来溢出效应。

具体而言,美国大选结果很大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政治和地缘关系;欧洲议会选举将影响未来欧盟总体政策,包括立场的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俄罗斯大选虽无悬念,但乌克兰战场如何收盘值得关注;印度大选将见证这个能在中俄之间游刃有余的所谓亚洲最大民主国家,是否会继续选择亲美的路线;作为重要金砖国家和非盟领头羊的南非,将由大选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治理逻辑;拉美大国墨西哥的大选,由于众多女性参选颇有看点。而右翼民粹主义的抬头趋势会否在新的一年蔓延,则是全球民选政治的重要风向标。

猜你喜欢

祖马欧洲议会莫迪
祖马被要求重返监狱服刑
南非前总统祖马刑期结束
年华如斯:莫迪里安尼笔下的平民青年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欧洲议会表决通过CETA
祖马也因“富商干政”被喊下台
欧洲议会通过车辆噪声新标准
寥若晨星
祖马再次面临腐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