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尔有两个C

2024-02-01明前茶

青年文摘 2024年2期
关键词:前沿性功课小提琴

明前茶

高中同学老曹,曾在生物化学领域耕耘30年,已成为一级教授,并且领导着一个重点实验室,他的研究生进门后不到一年,就会跟着他做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因此,老曹坚持每年都要面试研究生。在学生自信满满地自我介绍后,老曹翻看他的成绩单,会劈面问道:“为什么一个A-都没有?”

他的语气,仿佛是责备,又仿佛是困惑,就像兜头浇了学生一瓢凉水。在这样单刀直入的问题面前,每个人都只有几秒钟能揣度教授的意图,脱口而出的多半都是实话。有人说:“我是一个从小注重平衡和规范的人,每一年大考复习前,我会把时间均匀地分给每门功课,并且按照考试的顺序、难度的大小、老师的出题方向,进行安排。我会列一张表,七门功课用七种不同的颜色标明,花整整两到三周的时间去准备,所以,我从来不会有A-。”

有的人说:“上一次确实有一门提交论文的课程是A-,可我不服气,我不允许自己的绩点在3.8以下,于是我想办法说服教授,允许我一个星期后重新提交论文。我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改了一些小方向,比第一版拉长了3000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终于重新拿到了A。”

还有的人说:“自从进了大学,我立志于要做学术,每天工作学习十二三個小时,我既不拉小提琴,也不游泳,既不追星,也不跳舞,每天要喝三杯咖啡,强迫自己振作。在把热水注入滴滤咖啡的纸包时,那几分钟我也不会胡思乱想,而是抓紧时间多背三个单词。”

然而,抱歉了,这三类学生,老曹最后都没有录取。他跟我解释说:“以上第一类人适合教书,第二类人适合做行政,第三类人可以在大学实验室里勤勤恳恳做一个实验员,做一些科研的辅助性工作,转行当‘码农’也是合适的。可是,我需要的是拥有发散性思维的年轻人,我希望我的接班人是那种生活随性、思维跳脱、稍带任性的人。也就是说,他本科阶段的成绩中当然要有很多的A,可是偶尔有两个C,我们才会感兴趣。”

原来,从评上副教授起,老曹已经带过六届研究生,他发现,多数在本科阶段表现得循规蹈矩,每一门课都竭尽全力刷到A的学生,真正进入前沿性的科研工作时,往往表现平庸。这一现象看似古怪,细想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唯有那些在本科阶段并不是很用功的学生,才可能无意中保护了自己的创造力。他们花一定的时间去看那些考试时用不上的书,发展出对提升成绩没用的兴趣,如游泳、改装无人机、拉小提琴、做一些漂亮的人造晶体送女朋友当项链,依靠这些旁逸斜出的兴趣,培养对事物细微变化的敏锐度。

老曹总结说:“搞科研要有拉琴的耳朵、观察晶体的眼睛、中流击水的触觉,还要有‘这东西没有,咱就来做一个吧’的动手能力。作为实验室的领导人,我终于发现,这种警觉又反应机敏的学生招来以后,才能打破我们这些已经做了几十年实验的人的思维惯性,提出崭新的设想。他们才是我的队友。”

(米粒摘自“清溪舟上人”微信公众号,王果图)

猜你喜欢

前沿性功课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我国古代女子出嫁之前的功课
论专业论文写作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我本想把功课做完
解读《鲁科版化学必修一新教材》
人生有门功课叫不辜负自己
前沿性、整体性、体系性:构筑艺术研究的新高地
音乐学的学科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