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之心 营造美好家园

2024-01-31涟漪

慈善 2023年5期
关键词:楼面小华阿婆

文/涟漪

我是旧改搬迁住进这个工人新村的。搬来不久,我就从楼下邻居华师母端给对门邻居的一碗吃食之举,看到了老洋房里早已久违的那份邻里情。华师母老伴华智生是这栋楼的楼组长,平日里不时总有人上门来问他借这借那,请他修这修那的,得知这位能工巧匠退休前是做了30年模具的“万能的钳工”,怪不得宝刀不老,出手不凡。他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连外孙都念初中了,摆着清福不享,这三天两头推起自行车,跑进跑出为人排忧解难,他又图点啥呢?

炎炎夏日里,华师傅扛起当年贵州插队务农时用过的锄头,满头大汗独个儿为门前的公共绿地打理着,他这又何所求呢?华师傅如数家珍地指着绿地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枇杷树说,这是他亲手栽下的树苗,已经四年有余了,今年结果了。眼见得华师傅不久前种下的苋菜苗长得有一岁小孩那般高大粗壮,华师傅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他曾经撒下一粒黄瓜籽,一下就长了七八根黄瓜,他乐坏了,赶紧招呼楼面上邻居都来剪……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邻楼一位学校校长写的《邻居老华伯》一文,记载了他亲眼看到华师傅为人修梯的情景,还写到华师傅在家门口种丝瓜与众邻居同乐。我不能不感叹:真令人难以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竟然还会不辞辛劳,爬上爬下,不惜将丝瓜藤由钢丝绳牵引着攀上七层楼面的居民家窗口,让邻居们顺手就可摘到新鲜丝瓜佐餐的苦心。女儿小华见父亲展示他收获丝瓜分给居民的视频,描述当时的场面说:“见到路过的邻居,只要是小区里的,父亲都会搬过一条凳子,递上一把剪刀,让人家剪两根丝瓜带走。”华师傅则得意扬扬地对我说:“我们新村里,就我种的丝瓜是最大最好的。”此时此刻,我却触景生情地联想到我原住的老洋房里,家住底楼的居民在门前花园空地种的丝瓜,也像华师傅的一样,又粗又壮,团团的绿叶几乎围住了大半个院子。转眼夏去秋来,眼见那绿叶枯了,丝瓜由绿变黄,最后成了褐色的丝瓜筋,那邻人才叫收购丝瓜筋的人来收去……相形之下,我不能不对华师傅的古道热肠刮目相看。听说当时居委干部闻讯赶来,但见瓜棚底下,凉风习习,居民在绿荫下停放自行车,老人们在绿荫里剥毛豆拣菜:好一幅恬静的美丽家园图画。围观的众居民七嘴八舌地说:“不是为了吃新鲜,看看真的很开心。”居委干部收起当初的担心和顾虑,由衷地赞许道:“蛮好的,蛮好的!”

一片绿荫给钢筋水泥林立的老旧小区带来的何止是一片清凉?华师傅在小区居民心里植入的分明是润物细无声的一道清泉,一份绿意。第二年,小区升级改造加装电梯,要求居民自愿出资。有道是七个人八条心,仅这七个楼面二十几户人家,各有所求,各有所需,本是不言而喻。要让每一户都心甘情愿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钱来,毕竟众口难调,无怪乎当时帮我搬家过来的老邻居们看到这幢老工房在装修电梯时,会纷纷感叹:“这幢楼的居民真好,他们可以装电梯了!”老邻居们没有说出口的话外音里,可以想见调停电梯建造经费的楼组长华师傅的确不容易!当他不遗余力地一个楼面一个楼面奔走,各家的要求各异:住在七楼的80岁老阿婆急不可捺,她出门得靠轮椅代步,每次都得让保姆阿姨将沉甸甸的轮椅从七楼一层楼一层楼地搬到楼下;而住在低层的年轻夫妇则又有他们别样的需求……都说是众口难调,善于“弹钢琴”的华师傅却不厌其烦,一趟一趟,敲开每一户人家的房门——“如果我住在七楼呢?”他请众邻居扪心自问,以慈善之心换位思考。以诚换诚。他相信他的善意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上帝就是同住一幢楼的众邻居。人们怎能忘记,303室70多岁的阿婆跌伤了腿,是他用自家的轿车送阿婆去医院救治;人们怎能忘记,连接几个楼面下水道的阴沟堵塞,是他趴在楼前的水泥地坪上,伸手探到黑乎乎的阴沟里去,一勺一勺地将堵塞的污物捞起来,又一桶一桶地拎水将楼道冲洗干净;人们怎能忘记,103室电表断路了,103室79岁的阿婆晚上12点敲门,华师傅连夜帮她修好。水管漏水了,又是华师傅,一手一脚帮她处理;邻幢的孩子发烧,车子叫不到,又是华师傅开着自己家的车,把孩子送医院。怪不得华师傅家包馄饨,一个楼面的邻居都会赶去品尝;他家烧的菜饭飘香,会引得一幢楼的人家都闻香而至!人心换人心,人们感念他的热心,又怎能拂他的好意呢?就这样,在我们这幢楼的门前,在这个拥有四千多户居民的小区里,第一个矗起了高耸的电梯。这难道仅仅是一幢电梯吗?这俨然树起的是一道美丽家园的靓丽景观。

一个爱心洋溢的家庭

华师傅种瓜得瓜。他的家人也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以慈善之心爱人。女儿小华记得,小时候家住浦东,母亲每天摆渡去浦西上班,一路上车船辗转就得一两个小时,常常天黑了才回到家。她读小学时放学晚,总是邻居阿婆来校门口接她回家。她功课做好了,老师让家长签字才能放行。也是邻居阿婆代签。天快黑了,邻居阿婆会帮她把煤饼炉的炉门打开,这样,待妈妈到家就不用再起火生炉了。后来有了电饭煲,一家人一早急着去上班上学,临走忘了将电源按下去,待中午回来想再烧饭就来不及了。她哭丧着脸对楼下的阿婆道出实情,阿婆就像外婆一样,赶紧下面条让她吃好赶上学校下午上课。邻居阿婆的关爱使小华加深了对慈善的理解。

目睹父母慈善待人:家里装修,父母会将家里的电饭煲什么日用品都送给外来的装修民工。父亲说起当年在贵州插队时,贵州山村的贫下中农怎样善待他们这些从大上海来的手无寸金的小青年。有过同样离乡背井感受的父亲,更能够体会同样命运的外来民工在大都市生活的不容易。小华听母亲念叨,父亲能够帮人家忙,宁可自己家里的事丢下不管,先去帮人家。母亲的同事搬家时冰箱被搬运工不慎碰坏,他会赶去帮人装上。连小区里打扫卫生的农民工回乡探亲去,他都会睡到农民工那个垃圾箱旁的宿舍里,帮人家值班。小华小夫妻见母亲给这位农民工患癌症的妻子送上500元钱时,说了一句:“500元太少。”赶紧让母亲又追送500元。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成为这个家庭无声的行动!华师母告诉我,那天,女儿问她:家里海参还有吗?能否做个海参蒸蛋让她带到单位去——同事的妈妈患癌症,海参可以增强抵抗力。同事家远在宝山,家人又没人会弄海参。小华平时见母亲没少为姑妈做过这道菜,记忆犹新。华师母又何尝不为女儿的真诚而感动呢?小华的姑妈患帕金森卧床不起7年,已经到了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地步,可小华不厌其烦,不怕其脏,每周都会上门为她吸痰,褥疮按摩等,还带上妈妈替她做的营养汤。

小华给我讲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丈夫朋友的丈人去世,她怎么也没想到,丈夫居然会去帮朋友给老丈人擦身,送了老人家最后一程。照理这应当是女儿该做的事啊!怎么让女婿的好朋友来做这最后的送别呢?身为党务工作者的丈夫告诉小华,朋友人在外地,还没有来得及赶回来。看到老人家的女儿伤心欲绝六神无主的样子,他不禁联想到外公外婆在自己父母家中去世时,就是由他的父亲作为女婿为其老丈人、老丈母娘擦身,送他们走完最后一程的。丈夫坦言:你把死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没什么吃惊害怕的。

小华说,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正是我们的父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而我们又复制了我们的下一代。儿子的同学们得了“甲流”,才13岁的孩子竟会主动让老师把同学的作业本交给他,然后一家一家上门为同学送去。小华感叹:通常独生子女往往为自己考虑会多一点,他儿子也是家里的小太阳;为同学送作业,并不是老师安排的,不仅要占用自己的课外时间,还有被感染的风险。心想这小孩可能对“甲流”还很陌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孩子却是这样说:“不要害怕,不要紧张,我可都是做好防护措施的:和同学不正面接触,保持社交距离,全程戴好口罩和手套,一回家就勤洗手,快洗澡,换衣服,万一不幸感染,妈妈你忘了吗?我们家可是有应急预案的。你们当时在风险最高时做志愿者都未感染过!就算感染了,家里药品齐全,有老志愿者在,我小志愿者怕啥?”

华师母有时忍不住也会埋怨忙得顾不上家的华师傅,碰到一个从浙江金华兰溪来上海做弹棉花生意的人,想回家买宅基地钱不够,开口问他借1000元钱(20年前)他二话没说就借给人家;闵行一个卖鸡的小贩想买辆自行车,当时(30年前)规定要凭本市户口簿才让买,华师傅立马回家取出户口簿借给人家。想不到有其父必有其女,过年前夕,邻楼一居民竟然将他的狗牵来,说要回家过年,狗狗没人管,在小华这里寄养两三周。华师母真是哭笑不得,怎么会有这样的一老一小。这不是添乱吗?狗狗一住就是半个多月,在地毯上拉屎拉尿,还破坏了三条地毯打碎了一个落地花瓶。小华却对母亲说:“人家这条狗也是从马路上捡来的流浪狗,他们家也很不容易,住房条件不是很好,人家这样收养流浪狗也是献爱心的,倘若送到宠物店寄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替她照管,同样也是献爱心么。”

善待邻人。小华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她的公公当年将一套在宁波市中心(城隍庙)的房子送给了老邻居,现在少说市值也有三四百万了。小华告诉我,她和丈夫结婚十几年,每年春节,公公婆婆都会请他们连同她的父母一道住到公公婆婆在上海的家团聚,并且一住就从大年夜住到年初三才回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一家是公公婆婆的外地亲戚呢!

慈善融入血脉,亲情分外暖心。共同的慈善之心,又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理想境界,当小华和丈夫说起她申请了遗体捐献事宜时,丈夫一拍即合:“还说同步申请好!”

可以相信这家:他们每个人都过着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日子,他们的家园定会更美好!祝福他们!◎

猜你喜欢

楼面小华阿婆
遇见小华妈妈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小镇阿婆茶
阿婆
重阳糕送阿婆
楼面价超香港
偶像与起床
First Principles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ation on I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Molten Salt Materials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