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室的安全管理及对策建议
2024-01-31林潼
林 潼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0)
一般情况下, 土工试验室包括对土样的物理及力学特性和水样的化学分析等试验工作。因此,土工试验室要满足原状土、扰动土、水样、化学品、试验设备等的存放和管理要求, 同时满足检测试验项目对仪器设备的状态、量值溯源、日常维护的要求。土工试验室的仪器设备频繁利用水、电、气,属于高温度、超低温、高压力、真空、高电压和高转速状态的环境,同时存在有毒有害溶液和气体,因此,试验室的安全管理是试验室平稳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土工试验室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 试验室的安全因素和影响
1.1 人身安全影响
1.1.1 人的因素
人的性格、能力、情绪和人的心理状态都与行为安全密切相关,如没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常常会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能力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不能胜任其职务往往会有事故的发生;人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动作敏捷,处于抑郁时思维动作迟缓,对于某种情绪一时难以控制时,可能产生思维和行动的不协调,运行的动作不连贯,这是安全行为的忌讳。
1.1.2 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有害因素。实验中零部件由于控制、操作失误,机械设备的误运转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0 项分类中试验室伤亡以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为主要因素。
(1)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静电事故和线路事故等。 触电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 后者是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应区别对待,因为直接接触触电多是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 间接接触触电是因电气老化或地面潮湿,地面导电增强、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容易构成电流回路,从而造成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是由电气设备或线路严重负荷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从而引燃实验室内易燃易爆化学品,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
(2)火灾事故。由于实验室内存放多种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比较复杂,主要有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火灾等;液体物质火灾,如乙醇、石蜡火灾等;气体火灾,如煤气火灾;带电火灾,如电线、烘箱、电炉等。酿成火灾事故直接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使火源接触到易燃物质,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 电气设备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进而引发其他物质的燃烧;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 引起火灾; 乱用点火器或在实验室内吸烟,引燃易燃危险品,引发火灾。
(3)危化品的毒害事故。土工实验室主要危险化学品有硫酸、盐酸、乙醇、氢氧化钠等,这些危化品接触、吸入或操作不当会对工作人员的皮肤产生灼伤、腐蚀,吸入有毒气体造成中毒和窒息,产生的直接原因: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不明或错帖,引发误用或误食;试剂瓶加热过程中爆炸产生飞溅,对裸露的皮肤进行腐蚀灼伤;违反操作规程,皮肤裸露部位直接接触强酸强碱化学品; 在没有保护措施情况下直接点燃乙醇等易燃易爆化学品; 排风设施老化, 存在故障,室内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不出,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1.1.3 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不良及其他作业不良环境。 室内作业环境不良因素主要包括试分析试验和土化学试验长期用水,加之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室内地面过滑,室内作业物品摆放杂乱,过期实验样品没有及时清理,采光照明没有达到要求,损坏灯具没有及时更换,实验室内场所空气流通不畅,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室内温度、湿度过高。室外作业环境不良因素包括恶劣天气导致作业场地湿滑,空气质量不佳,土样、水样不能按时送达。强迫体位属于其他作业环境的一种, 实验人员经常需长时间保持强迫停立位低头工作,极易发生颈、肩、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
1.1.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不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费用投入不足。具体表现:没有落实试验室主要负责人是本试验室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求, 对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未配备专业、专职试验室安全人员,很难实现对试验室安全进行有效的专业管理; 出现安全事故只对员工口头告诫,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在安全投入不仅不重视,且严重不足,试验设备陈旧,带病运转,超负荷使用严重,防毒和安全设施十分简陋,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1.2 生态环境影响
试验室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土体、水体、大气、生物物种的影响及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产生,以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实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火灾、爆炸、泄漏等突发性事故,致使大量危险化学品大量外泄到环境中。 以硫酸为例,含有大量硫酸的废水不经处理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使水体酸化,土壤板结,动植物接触到会大量死亡,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实验室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机器设备的振动,以及产生噪音对周边居民有很大影响。 实验设备高速运转时, 有的设备振动强烈, 同时是噪声的主要来源,达115 dB 以上,强烈噪声使实验室周边居民不能正常生活。
2 试验室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1 目标职责
试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文件化标准化的总体和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委会,并配备相应的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尽可能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试验室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意识, 形成员工不但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观察本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而且还能帮助别的员工, 将本人的安全知识经验分享给同事,进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2.2 制度化管理
试验室应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并将其及时传达给相关实验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将简式安全操作规程图表化、流程化张贴于相关试验室内,可一目了然,便于应用。每年底应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并以报告形式呈现。
2.3 教育培训
试验室应按《试验室安全培训规定》对每位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三级培训,即设计院、实验中心和岗位培训。制定、实施安全教育计划,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如实记录全体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试验室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保证实验人员具备岗位要求的安全知识, 熟悉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2.4 现场管理
试验室应对试验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由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并对仪器设备定期保养维护, 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并做好记录,使其处于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运用“5S”安全管理方法将试验室收拾的井然有序,设备仪器定置定位,清扫一切污垢垃圾,创造并维持一个明亮、整齐的工作环境,并且制度化,管理公开化,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实验程序和各项试验标准良好习惯。根据试验工作,设置标志牌或警示牌,并严格管理危化品区域,禁止非实验人员进入。根据安全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定期对危化品仓库巡视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应到场接受检查。试验室应将各种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存放到安全、 便于取用的地方,及时更换破损过期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试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保工作的有关规定,对“三废”要妥善处理,必须将有毒有害废液分类收集后存放到指定废液室,集中处理。
2.5 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
试验室应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统一的、有目的的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检查,实验人员应上岗前、下岗时对岗位实验环境、管辖的仪器设备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试验室建立符合自身要求的安全预测预警体系,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准确发出报警,结合本试验室危险源的状况,危险性和可能发生事故特点,制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针对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以便不断对其跟踪监督检查并完善。
试验室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 对本实验室重大危险源全面辨识并登记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反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责任人等先关内容,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实验室主任到每位实验人员的排查治理防控责任制, 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治理。
2.6 应急及事故管理
试验室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 明确内外部报告负责人,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向安监、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后,试验室应有内部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 成立事故调查差组进行事故调查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试验室应将事故调查报告展示给员工作为警示教育活动, 以便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7 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试验室应每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进行自评,其结果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及时对试验室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措施的适应性、有效性进行验证。应用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复,持续改进管理中的不足,从而提升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
3 结语
(1)试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将试验室的安全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使得试验室在不断提升的安全管理体系下降低运行的安全风险。
(2)加大试验室的安全投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全员参与和安全责任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