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 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文献综述

2024-01-31杨苹郭真礼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复兴路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32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亲子青少年

文/杨苹 郭真礼 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复兴路幼儿园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亲子沟通现状特征的研究

Vangelisti 分析了青少年沟通问题,认为青少年和父母存在沟通问题,尤其是沟通方式存在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亲子沟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父母过多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从沟通话题角度来看,课外活动和异性交往问题占比最高,前者占比高达48%,后者达到14%。屈开(2001)对幼儿家庭亲子沟通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雷雳等(2001)重点分析了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分析的主要角度包括沟通的原因、时间、主动性、地点、频次以及内容,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大部分初中生在亲子沟通方面选择与母亲沟通,很少和父亲沟通。

(二)影响亲子沟通因素的研究

亲子沟通行为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发生,因此,家庭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亲子沟通。除了家庭环境以外,亲子沟通的参与者同样会对亲子沟通带来影响,比如孩子、父母等。

父母因素:受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也就是说,母亲在一个家庭中的主要职责为做家务以及照顾孩子,而父亲需要赚钱并保障家庭生活。众多研究发现:儿童与母亲的沟通更多,亲子关系更好。徐杰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和父子沟通比较,母子沟通情况更好,孩子和父亲的沟通动机弱于母亲,沟通能力同样如此。就教养方式而言,唐立、周雪等通过分析指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比较严厉,那么孩子应对父母的行为通常也会比较消极,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亲子沟通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合理。

家庭环境:家庭是亲子沟通发生的主要场所,家庭会影响亲子沟通。例如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从家庭结构来看,雷雳等人通过研究显示:家庭结构功能的情感反应维度对亲子双方都有影响。其中,父子沟通受到的影响更明显。学者李鑫通过研究指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那么,在教育孩子时也比较开明,通常会非常尊重孩子,同时也比较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有利于亲子沟通。从家庭氛围角度分析,影响家庭内部互动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日常生活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亲密度以及沟通习惯等。唐立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如果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总是充满了争吵或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比较冷漠,那么,儿童就会体会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例如拒绝和冷漠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的性格,例如易怒、胆小和被动等。由此可见不良的家庭氛围,会对儿童形成较强的负面影响,影响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子女因素:沟通过程中的主体是子女,因此,子女自身的特点例如性格、年龄和性别等,均直接影响亲子沟通。根据有关研究结果,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水平存在差异,女生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年龄来看,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晚期与父母的沟通频率低于早期。从性格来看,外向的青少年在沟通中表现出更愿意与父母沟通,与父母的关系更为融洽。

(三)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

王争艳等(2002)分析了国外的亲子沟通和儿童发展关系,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亲子沟通和儿童的性行为、社会性发展,还对其他行为问题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例如反社会行为、药物滥用和饮酒等,也对亲子沟通和儿童自尊、自我效能感以及自主性之间的相关性展开了探究,不仅如此,还涉及家庭满意度和家庭结构对亲子沟通带来的影响的研究。叶青青等在研究中指出,亲子沟通和社会适应具有紧密联系,其主要表现包括:如果亲子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自由交流,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情感表达,那么,儿童的社会适应通常也比较强。如果与之相反,那么亲子沟通也会出现问题,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大部分儿童表现得比较谨慎。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高效的亲子沟通模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能够引导青少年积极地面对困难,进而提高亲子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对于心理安全感的需求,并且能够促进孩子积极地向外进行探索,得到更多、更有效的社会支持。亲子之间的沟通状况越好,子女因为心理问题而回避正常社交的概率就越低。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不仅能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良的亲子沟通会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Caro 研究了亲子沟通量表与孩子学习成绩的联系。而Keijsers 等人通过研究表明与孩子频繁地谈论学习生活可能对提高他们的学业没有任何的帮助。相反,他可能会对孩子们的自主需求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父母的影响。

(四)亲子沟通模式的研究

在分析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者划分了家庭亲子沟通模式的类别,麦克劳德和查菲在世纪70 年代首次提出了家庭沟通模式的概念。之后,Ritchie 等人在1991 年将沟通模式分为社会定向和观念定向两个维度,以家庭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为基础进行划分,可以得到四种类型,即多元型(Pluralistic)、保 护 型(Protective)、放 任 型(assezefaire)和一致型(Consensual)。杨焕兰(2009)对幼儿家庭亲子沟通模式进行了分析,据研究结果来看,多元型的亲子沟通比较多,紧跟其后的是放任型。保护型比较少,在亲子沟通之中,不同学历和不同年龄段的家长表现是不同的,幼儿年龄是影响亲子沟通类型的重要因素,如果亲子关系类型不同,那么亲子沟通类型也会随之出现变化。Olson(1985)以亲子沟通开放程度为标准展开分析,认为沟通的开放性和沟通的问题性就叫亲子沟通模式。Olson 在1982 年根据这一观点编制了亲子沟通模式量表用来考察亲子沟通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相关文献述评

通过搜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有1000多篇关于亲子沟通的文献。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分析亲子沟通问题。截至目前,研究成果已经非常显著。大部分学者都针对以下内容展开研究,即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影响亲子沟通的主要因素、亲子沟通的具体表现情况、亲子沟通的具体模式等。不仅如此,研究内容在不断拓展,有的学者就师生沟通和同辈沟通进行了探究。还有一部分从政策角度着手,探究如何改善亲子沟通。但对于亲子沟通策略的实践研究较少。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的对象是青少年,很少有学者分析3~6 岁的儿童,但是这部分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父母是其首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这一阶段,积极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够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幼儿时期,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以及性格,保障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幼儿园作为第一个“介入”家庭教育的教育机构,有责任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进行家庭教育。通过促进家校共育,打造共同育人机制,并在实践中相互合作以及形成合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后续我园将以3~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3~6 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促进3~6 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策略,并将有效的策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使得家长亲子沟通能力得以提升,进而实现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亲子青少年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青少年发明家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