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逻辑进路、理论创新与实施策略
2024-01-30张美娟
本文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进路、理论创新与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刻总结了党提出包括优化管党治党的总体方略、以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和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治党理论;重点论述了新时代以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明确党建责任为中心点、以党内政治生活为立足点等具体实践。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了党在新征程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主线和工作重点,并对加强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研究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进路、理论创新与实施策略,有助于总结我们党建设的阶段性经验,形成理论性指导,准确定位党在新征程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必然和责任使然的理论认知。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进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逻辑: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的构建
“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一环紧紧扣一环,目标方法与实现方式相统一的过程。在党的第十八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明确了四个全面当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分别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专项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此“四个全面”被完整提出。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的构建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它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二)理论逻辑:由“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的具体形势升华了治国理政方略,将政治生态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从“从严治党”提升到要“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从梳理文献发现,最早提出“从严治党”是1983年的整党运动。从“党要管党”到“从严治党”的重要时间节点是党的十三大,提出:“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2]但是,“全面”与“从严治党”这6个字结合在一起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3]“全面从严治党”的正式提出是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在“三个全面”后面又增加了一个“全面从严治党”。至此,实现了“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跃升。
(三)实践逻辑:以“小气候”促进“大气候”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4]这里所讲的“气候”指的是从政的“环境”和“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任一届新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不断部署推动坚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制定实施八项规定等实施一系列策略举措,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来打,重拳出手惩治预防腐败,从中央机关到其他地方各级查处清理了一大批腐败变质的干部。对呈现出不同的小气候和相同的大气候,中央的方向十分明确,先从重点问题入手,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开展。
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管党治党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更加契合新的历史阶段下的治党理论。
(一)优化管党治党的总体方略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点突出治党与治国相统一,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之中,赋予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历史站位,不断开辟理论创新的新境界。一是把政治建设工作列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5]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开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二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党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6],把柔性的思想教育和刚性的制度建设相结合,把自律和他律相统一,在提高党员的思想意识和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同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党员行为,以法律的形式对党员的各方面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创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存在的政治、腐败、纪律等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以“5+2”建设的新形式不断完善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充分考虑党的建设的新特点所进行的创新性发展。
(二)以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扫清前进路上影响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各种机遇和挑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一是探索出自我革命这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7]探索出自我革命这第二个答案,是党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成果;二是一体推进“三不腐”。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8]坚持推进反腐行动,采取三重维度将治本和治标相结合,以高压震慑,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压迫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即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是党总结管党治党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创新之处。
(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是在党内第一次公开提出来,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体系化新阶段。一是坚持内容上全涵盖。从政治建设到具体的反腐败行动,全面从严治党绝不是简单或片面地停留在某一方面,而是协同配合,互相联系,共同推进整体布局的优化,每一个环节的成败都影响着整个体系的健全与否;二是坚持对象上全覆盖。坚持对象上全覆盖这一要求既包括领导干部,也包括其他党员同志,既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也包括基层组织和其他各类机关组织;三是坚持责任上全链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在责任的全链条上,就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贯彻到实处,使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全链条,真正做到责任担当“实之又实”;四是坚持制度上全贯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贯通各个制度体系,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之处。制度有强制性和约束性,把各项制度相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坚持制度上全贯通,就会形成一种系统性的政治成效,从而起到全过程、全方位、全范围的监督作用。
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策略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更加精炼。自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一)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但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刻、社会反响最强烈的变化是什么?就是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强力纠风、高压反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聚焦“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深入治理隐形变异新表现,坚持标本兼治,严格执纪问责,不断完善制度,扎紧扎牢防范不正之风的制度笼子。各级组织积极响应中央部署,反腐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计查处相关问题24000多起,处理人数超过30000多人,其中有7692人受到党政处分。从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始立下规矩,到十九届、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持续深化细化,作风建设在十年间一以贯之、落细落实。这说明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是要长久实行的。当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公款旅游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等现象任然存在,尚需保持警惕,要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以集中学习教育为基本点聚焦思想政治建设
集中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内集中教育是结合党的阶段性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思想、现实问题而进行的自我革命教育实践活动。 从中纪委的警示教育材料和一些领导干部的忏悔录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犯罪的主因,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共计开展了五次教育集中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其中,加强党员教育,注重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是贯穿于十八大以来历次党内主题教育的一条主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扩展到各个层级,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宣讲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实现教育对象的思想净化、信仰笃定。集中学习教育不仅体现于受教育的过程,更体现于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各级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学生之间的理论社团、理论学习兴趣小组,等等。
(三)以从严惩治腐败为突破点聚焦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数据显示,十八大前,群众对于反腐和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为75%。这一数字在十八大之后连年走高,分别为2013年81%,2014年88.4%,2015年91.5%,2016年92.9%。2021年,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满意率高达95.8%。中央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反腐?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因为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若政治和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国家的政治安全;若腐败问题与不良之风交织,将使腐败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些问题曾多次出现在我们党的关键领域。十八大以来,赵景文、胡怀邦、赖小民、孙德顺等多民负责人相继落马,其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国企内部廉政建设的持续推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贪腐问题任然未能杜绝,风险任然存在。因此,在今后的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惩防并举”,绝不可忽视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部门。
(四)以打造坚强干部队伍为中心点聚焦组织建设
新时代党工作的总原则和方针,是将我们党创立以来的实践经验及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相结合所创立的,是对历史性成就和管党治党经验的总结概括。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组织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造形”和“铸魂”一体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重提高各级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从三个方面聚焦组织建设:将党中央和各级机关建设成为政治优良、纪律严明、有责任感、高效率的模范代表。同时,党坚持以打造坚强的干部队伍为中心点,突出政治标准,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把关,改进培养选拔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在重大任务和重大斗争一线发现使用干部,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选拔优秀干部,不断地吸纳德才兼备的先进分子和优秀青年,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五)以狠抓制度执行为着力点聚焦制度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党内法制法规工作,逐步形成党章为基、规范制度为主干、全方位覆盖,内容严谨、配套完善、流畅高效的党内政治制度体系。如《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90余部党内法规。通过保证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合中央要求、群众渴盼、社会需求和现实环境,科学建建章立制,形成了内容一致、逻辑严密、配套完善、高效运行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同时狠抓制度执行力,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防止出现“破窗效应”。注重制度协调性,加强党内法规备案审查,维护法治体系的一致性,形成了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体系协调统一,形成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珠联璧合、互通有无的格局。可以看到,制度建设无疑是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存在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提供了最长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http://www.gov.cn/xinwen/2014-12/14/content_2790910.htm.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3] 習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https://news.12371.cn/2014/10/08/VIDE1412766900858471.shtml?ivk_sa=1024320u.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
[5][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7][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 江苏省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项目编号:ZX23085)
作者简介:
张美娟(1993—)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法学硕士,中共镇江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领域及党的重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