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2024-01-30周沫

生活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总书记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科技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当前的任务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其中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在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找到在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对新时代加快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握住了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努力一步步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揭示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并一直不忘初心地去实践,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贡献。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论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厘清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分析科技创新推进共同富裕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以此来探寻新时代在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内涵丰富,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是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历届领导人经验以及自身实践得出的时代精华。科学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了经济、政治等各项建设当中,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给了习近平总书记启发与思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进行了总结,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马克思对于科技的看法独到而又精准,马克思提出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之前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的著名论断。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勞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这些论断给予了习近平总书记思考,为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科技的三个要点,即人才、知识、技术。首先是人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性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国家实现向好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次就是知识,当前世界发展日新月异,要拥有知识才能不断地进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3]核心技术是要依靠自立自强才能发展起来,在风云变化当今世界,掌握核心技术就能占据一席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4]

(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十分薄弱,因此我国历届领导人都把科学技术摆在了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毛泽东敏锐地洞察到了科学技术对于发展国力的重要性,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并洞察了国际形势,提出了向科学进军,鼓舞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科技进步而奋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这个著名论断是邓小平会见胡萨克时提出的,他强调当代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科学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将科学技术融入教育中,于是江泽民把握了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期待着中国的发展,都在等待东方大国的腾飞,我国由于国土面积大、人口多,需要思考的方面也多。在此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也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切身实际的体会而阐发出的具有价值的新观点。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科技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的科技理念,这些理念指引着科技的发展。十四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对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力,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的发展。例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等,这些事物的出现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发展均有影响,这些发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于科学知识的不断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我们的祖先,在科学萌发之际,是走在前面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没有中断,中国文化没有中断,但在数理化上有些中断,被赶超了。”[6]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重视与赞叹,同时也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所中断。

二、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

目前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阶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就业均衡性遭到破坏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劳动吗?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以及推广与应用会导致替代和溢出效应,对于劳动力的总体需求会下降,科学技术制造出了“机器”,“机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会替代劳动力。许多中低技术性的劳动会大规模被新技术代替,由此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大。虽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而言会增加,但是新需求也无法弥补就业的缺口,毕竟能够从事高技术劳动的是少数人。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因科技的发展而改变,从而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和收入不均衡。科技创新使得高技能劳动力人才岗位的缺口更大,不过,劳动力的结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高技术劳动力的劳动力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过程,高技术劳动力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市场有时候的需求劳动力并不能及时地供给,由此导致了就业机会不均等、结构性失业。

(二)“科技鸿沟”会导致收入差距变大,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新技术、新资源在进入我们的视野时,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对于新技术、新资源的获取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进而也会导致学习新资源和新技术的程度有所不同。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科技鸿沟”已成为新的挑战,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域差距大,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有些地区的发展却十分困难,发展好的地区各方面条件都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在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也储备完全,还有运营环境以及产业配套生态都更好一些。因此,国家一般也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试验先行区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相反,不太发达的地区资源还有其他要素配置就要弱一些,因此就会导致在同样的目标下成本会更高的问题。新技术不断地涌现,在学会应用新技术的速率方面,发达地区也会比不太发达的地区高,从行业来看,寡头垄断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之一,因为新技术的运用会导致资本积累,必须有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才能避免寡头垄断的产生,避免造成财富积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三、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科学技术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诸多路径,但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就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2]。作为大国,能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坚决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数据和信息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融资受约束等问题,同时在促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技术创新、绿色包容增长、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加快要靠数字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数字科技创新水平的健康发展,以此来助推高质量发展。科技作为支撑力量,可以使传统行业的发展范畴扩大,以此来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数字化。数字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最核心的技术,提高数字技术生产力需要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让数字和产业更好地结合,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本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强调要“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7]。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要坚持“四个面向”,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機制,推动先进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运用。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夯实共同富裕主体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和锻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定要从人才的培育环境、流动机制以及配置原则入手[8]。使得每个人才都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方向,并建立科学的奖惩体系,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我国的爱国教育一直实施得非常成功,每一位学子的心中都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人才培育需要用心,要为人才找到合适的培育方法,要做到为人才找到适合的岗位,对待人才要真诚,鼓励人才创新,不怕人才犯错。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要把优秀的科技人才和平台完美融合,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宽阔的平台,为共同富裕注入主体力量。

坚持自主育才与对外引才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9]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厚植人才培育土壤,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全领域、全周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我们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将视野放宽到全球,将人才培养成世界一流的人才。

(三)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厚植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

“生态财富”也是共同富裕中重要的一环,“生态财富”并不是盲目地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由此而导致生态资源的浪费或是滥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劳动为中介,通过劳动创造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社会财富,对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生态的财富”。

坚持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科学技术一直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不断向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无休止地开采资源以及各种机器对于环境的污染,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也是共同富裕中重要的一环,共同富裕中的富裕也包括了生态富裕,自然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如何解决科技异化,首先本质还是要回到人身上来,要坚持“关键在人”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使用的,所以它最后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人自身。因此,我们要确立科技为自然服务、为人服务的理念。其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人的本身就要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发展等,科技要正确使用才能实现人的可持续。最后就要有前瞻性,我们要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科学的预测,保持头脑的清醒,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随时中止或继续该项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栋辉.新旧动能转换要占据人才高地[J].人民论坛,2019(31):76-77.

[3]王润泽.立足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知识体系[N].光明日报,2022-07-09(11).

[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01).

[5]杨春学.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经济学动态,2021(09):22-32.

[6]立足“连续性”,坚持走自己的路(人民观点)[N].人民日报,2023-06-14(25).

[7]余建斌.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N].人民日报,2020-12-16.(05).

[8]吴江.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J].红旗文稿,2023(03):22-25.

[9]陈先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力量[N].中国教育报,2023-03-01.(02).

[10]习近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N].人民日报,2022-04-07.(06).

作者简介:

周沫(1998.8—)女,汉族,四川峨眉人,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总书记
共同富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