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丁坝空隙率对河道水位的影响
2024-01-30杨同文
杨同文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棘洪滩水库管理站,山东 青岛 266109)
0 引言
丁坝是使用广泛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具有增加航道水深,控制分流的作用。透水性丁坝与实体丁坝对主河道的水深的影响是否一致,针对此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杨帆[1]进行了群桩不同空间分布对周围水流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直线排列结构相比,交错式结构下,从主流流向河岸的水流逐渐减速;侯仲荃等[2]基于Flow-3D的新型半圆形构件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半圆形构件分为上下两块区域,上方水流流速、紊动能明显大于下层;杨帆[3]进行了组桩密度和排列对流动特性和围绕泥沙淤积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群桩堤坝可以降低群桩下游流速,增加沿岸的泥沙淤积,减少主流区的泥沙淤积;安鹏等[4]进行了间距对错口插板透水丁坝缓流效果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透水丁坝间距越大,上游插板透水丁坝坝后缓流及流速均匀性越好;刘恒博[5]对采用透水排桩对河道影响的数值模拟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半透水排桩的特殊构造,使流经该结构的水流不能形成循环流,从而降低了河岸附近的侵蚀强度;李有为[6]对透水性碎石丁坝绕流及块体受力的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坝体透水性条件下的主流区及尾流区的速度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但尾流区内的剪切流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以上学者研究了群桩的分布对周围水流的影响,总结了水流的流动特性。本文参考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通过模拟透水丁坝周围水流动力场,研究透水丁坝不同孔隙率对河道水位的影响,对丁坝坝身附近和坝头前端的水位变化进行分析。
1 数值模型建立
1.1 基本理论
本文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流体,方程式为:
(1)
根据流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由N-S方程式描述:
(2)
(3)
(4)
式中,Ax、Ay、Az—流体在x、y、z方向单元面内流过区域的面积分数;u、v、w—x、y、z方向上的速度分量,m/s;VF—单元内流体流动区域的体积分数;ρ—流体密度,kg/m3;Gx、Gy、Gz—流体x、y、z方向上的黏滞力加速度,m/s2;p—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N/m2。
由于RNGk-ɛ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低强度湍流和强剪切区域的流动,因此本文采取RNG k-ɛ紊流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1.2 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FLOW-3D软件模拟透水丁坝在不同空隙率条件下,其周围的水动力场。透水丁坝置于矩形玻璃水槽中,水槽长36m,宽2.4m,高0.18m。为与自然河道保持一致,首先统计上游丁坝的尺寸,再根据统计结果,结合本次试验条件,缩小实际丁坝尺寸作为模型丁坝。
模型丁坝坝身横断面为梯形,坝头为圆弧形,丁坝长72cm,高12cm,坝底宽57.6cm,坝顶宽9.6cm,丁坝的迎水坡比为1∶1.8,背水坡比为1∶2.2,坝头向水坡比为1∶2.4。透水丁坝坝身的空隙为圆形空隙,空隙的半径为15cm。试验设置了不同的空隙率,分别为5.8%、10.7%、13.7%、15.7%、18.6%、21.5%、23.5%。以实体丁坝作为对比,实体丁坝的空隙率为0。将水槽水流流量控制在80L/s,坝前水位控制在15cm。详细试验工况见表1。
表1 试验工况
数值模型模拟的水槽范围以丁坝主中心,取丁坝上游和下游各一段,总长为5.6m。试验分布了9个横断面和8个纵断面,取横断面和纵断面交界处为水位测量点,水位测量点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水位测量点分布位置(单位:mm)
水流方向采用流量边界,其余边界均采用无滑动边界条件,入口流量为80L/s,坝前水位为15cm,出口水位为12cm,垂直上方为大气压,设置为压力边界,赋予大气压[7]。
根据丁坝所处方位,将试验区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坝身段、坝头段、主流带,其中Z1~Z2纵断面为坝身段,Z3~Z6段为坝头段,Z7~Z8段为主流带区。本文分析了坝身段、坝头段各位置水位,因主流带区各位置水位离坝头较远,暂不考虑。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坝身附近各位置水位变化
根据试验数据,坝身段各位置水位随坝身空隙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丁坝不同空隙率对坝身水位影响
图2(a)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呈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再减小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2.03cm。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当空隙率为10.7%时,水流进入空隙,该断面水位降低,其水位值为11.84cm,然后水位逐渐上升。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值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2.04cm,水位达到最大后,然后快速下降,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基本保持相同,水流流速处于平稳状态。
图2(b)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8cm,因水流流过A1断面,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水流集中在坝前,A1断面水位升高,A2断面水位偏低,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水位开始逐渐上升。当空隙率为10.7%时,A1断面水位开始下降,水流开始流过A2断面,A2断腿面水位值升高,水位值为11.04cm。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下降,水位值为10.78cm,当空隙率为大于18.6%时,水位逐渐上升,且变化趋势不稳定。
图2(c)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快速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32cm,由于丁坝阻水作用,该断面水位变化趋势与A2断面基本相似。当丁坝空隙率为5.8%和10.7%时,其水位基本保持一致。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下降,水位值为10.3cm。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流过A3断面的水流增大,水位升高,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达到最大,且空隙率的增大对该断面水位无明显影响,水流流速平稳。
图2(d)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变化与A3断面基本相似,均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快速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33cm,当空隙率为10.7%时,水位升高,水位值为10.65cm,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下降,水位值为10.37cm,当空隙率为15.7%时,水位与空隙率为13.7%时的水位基本相同。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流过A4断面的水流增大,水位升高,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达到最大,且空隙率的增大对该断面水位无明显影响,水流流速平稳。
由图2可知,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坝前水位先减小再增大,然后再减小,坝中和坝后水位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快速增大,最后水位趋于平稳。当空隙率小于10.7%时,A1断面水位上升,由于丁坝阻水作用,部分水流进入丁坝空隙,未到达下游断面,部分水流绕过丁坝流入下游,因此A2、A3、A4断面水较低。当空隙率为13.7%~15.7%时,丁坝孔隙增大,A1断面水位达最大后,随后水位下降,而下游断面水位开始升高,其中处于丁坝内部的A2断面水位升高较快。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流迅速通过A1断面,故A1断面水位较低,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坝中和坝后断面水流流速平稳,水位升高趋于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在坝身上游区,当透水丁坝空隙率为小空隙率(5.8%)和中空隙率(13.7%~15.7%)时,丁坝阻水效果与实体丁坝基本一致,当丁坝空隙率为10.7%时,阻水效果弱于实体丁坝,当丁坝空隙率为大空隙率(18.6%~23.5%)时,河道水流迅速,其阻水效果明显小于实体丁坝。对于抬高坝后水位,大空隙率(18.6%~23.5%)效果最好,小空隙率(5.8%~10.7%)效果次之,中空隙率(13.7%~15.7%)效果稍差。
2.2 坝头前端各位置水位变化
根据试验数据,坝头前端各位置水位随坝身空隙率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丁坝不同空隙率对坝头前端水位影响
图6 不同断面H点的围岩变形曲线
图3(a)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先小幅增大再减小,然后再逐渐增大再快速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1.39cm。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当空隙率为5.8%时,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该断面水位上升,其水位值为11.41cm。当空隙率为10.7%时,水流流入空隙,水位下降,其水位值为11.37cm,然后随着丁坝空隙增大,水流进入空隙流量增大,水位上升,当空隙率为18.6%时,水位快速下降,当水位达到11.5cm时,水位处于平稳状态,水流流速稳定。
图3(b)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88cm。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当空隙率为5.8%时,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该断面水位上升,其水位值为10.99cm,当空隙率为13.7%时,水流流入空隙,水位下降到最小,最小值为10.87cm,当水位达到最小后,然后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快速上升,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达到11.12cm,水流流速平稳,水位达对稳定状态。
图3(c)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53cm。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当空隙率为10.7%时,水流进入空隙,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该断面水位上升,水位值为10.99cm。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下降到最低,最小值为10.87cm。当空隙率断续增大时,水位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快速上升,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达到11.04cm,水流流速平稳,水位达对稳定状态。
图3(d)中,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水位变化与B3断面基本相似,均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增大趋势。当丁坝为实体丁坝,即空隙率为0时,水位值为10.34cm。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当空隙率为10.7%时,水流进入空隙,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该断面水位上升,水位值为10.67cm。当空隙率为13.7%时,水位下降到最低,最小值为10.37cm。当空隙率为15.7%时,水位与空隙率为13.7%时的水位基本相同,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流过B4断面的水流增大,水位升高,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位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1.03cm,水流流速平稳,水位达对稳定状态。
由图3可知,随着丁坝空隙率的增大,坝前水位呈现上下波动现象,坝中和坝后水位呈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快速增大趋势,最后水位趋于平稳。当空隙率小于10.7%时,B1断面水位上升,由于丁坝阻水作用,部分水流进入丁坝空隙,未到达下游断面,部分水流绕过丁坝流入下游,因此B2、B3、B4断面水较低。当空隙率为13.7%~15.7%时,丁坝孔隙增大,B1断面水位达最大后,随后水位下降,而下游断面水位开始升高,其中处于B2断面水位升高较快。当空隙率大于18.6%时,水流迅速通过B1断面,故B1断面水位较低,随着水流的持续流动,坝中和坝后断面水流流速平稳,水位升高趋于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在坝头前端,当透水丁坝空隙率为小空隙率(5.8%~10.7%)时,丁坝阻水效果与实体丁坝基本一致,当中空隙率(13.7%~15.7%)时,阻水效果优于实体丁坝,当丁坝空隙率为大空隙率(18.6%~23.5%)时,河道水流迅速,其阻水效果明显小于实体丁坝。
3 结论
通过模拟透水丁坝周围水流动力场,本文分析了透水丁坝孔隙率对河道水位的影响,得如下结论。
(1)坝身段A1断面,当空隙率小于15.7%时,水位先减小再增大,空隙率在大于15.7%时,水位快速减小然后趋于稳定。坝身段A2~A4断面,当空隙率小于15.7%时,水位先增大再减小,空隙率在大于15.7%时,水位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稳。
(2)坝头位置前端B1断面,当空隙率小于15.7%时,水位呈上下波动趋势,空隙率在大于15.7%时,水位快速减小然后趋于稳定。在坝头位置前端B2~B4断面,空隙率小于15.7%时,水位先增大再减小,空隙率在大于15.7%时,水位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稳。
(3)抬高坝身下游区水位,大空隙率(18.6%~23.5%)效果最好,小空隙率(5.8%~10.7%)效果次之,中空隙率(13.7%~15.7%)效果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