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01-30冯小景李贵仁韩美超
冯小景 李贵仁 韩美超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0
当前,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网络影响产生极大改变。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乱,约有24.5%的大学生曾经通过网络寻求过心理帮助,有57.5%的大学生表明未来出现心理困扰会通过网络寻求帮助。然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却陷入困境,课程参与成本高,不便捷,学生抗拒面对面交流,认为从心理咨询室走出去的学生心理是有问题的,会被列入重点看顾对象,这些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施行[1]。
基于此,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势在必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利用大学生最为熟悉且不可或缺的互联网,以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抵消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抗拒心理,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同步进行,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进而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则意义非凡。
一、“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
(一)“互联网+”环境带来的契机
“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完善。这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自我意识得到一定强化,获得更高的自我体验[2];互联网满足了大学生认知发展需求,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慕课、网易公开课、TED、粉笔网、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开展自我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并且,网络教育知识相较传统教育更加直观、便捷、生动,符合现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深受大学生喜爱;互联网能够满足大学生社会心理需求,丰富其情感体验,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压力和过度压抑的欲望释放,有助学生消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愉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社会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基于网络匿名性,学生更加容易诉说个人心理困惑,教师会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情况,给予全面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还能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3]。
(二)“互联网+”环境伴随的挑战
“互联网+”环境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逐渐形成错误认知观念,降低学生积极性,也增加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感。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中,各种交易平台、网络借贷、拜金思想等肆意蔓延,对学生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干扰学生辨别能力,助长学生虚荣心[4]。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时期,对社会认知有限,事物分辨能力也有限,容易受到外界思想和网络言论影响,形成各种错误观念,迫使学生步入歧途;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沉溺于人机交互和虚拟化,日常交际逐渐减少,孤独感和疏离感逐渐增长,对身边事物越发漠不关心,导致学生产生自我封闭、孤独寂寞、孤僻敏感等严重心理问题。同时,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学习积极性极差。
二、“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优势
(一)教育方式和理念新颖化
在“互联网+”环境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方式,以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极大地调动了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网络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相关心理健康测试和自我调节、心理障碍治疗案例等,学生可自行测试和调整,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提高个人心理素质[5]。建立一对一、私密性强、个性化的“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安排教师进行24 小时值班,更具实时性、针对性、私密性和互动性,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学生问题,给予学生帮助,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尝试。
(二)交流平台网络化、信息化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有限,一般需要双方提前约定好时间和地点,开展一对一心理教育咨询和辅导,这对彼此的隐私保护尤其是参与咨询的大学生的隐私保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心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育双方可以通过诸如网络视频、QQ、微信、微博、抖音等方式,随意选择时间和方式进行交流,且可以对双方的交流动态和内容留痕。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可将相关问题进行建档和整理归类,建立心理信息库,并在日常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加以扩充。
(三)参与方式全员化,教育效果扩大化
网络的虚拟性相对注重私密性,这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注重隐私的心理呼唤,为广大高校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当面言谈和怯于社交的学生提供了大胆的思想交流和人际交往平台。这打破了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有利于他们放下心中顾虑,在自由、平等和宽松的“非面对面”环境中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大胆地流露真情,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平台,在彼此间匿名、虚拟性的相互保护下,其工作中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效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及时化解、有效预防学生的心理困扰,从而增强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功能”[6],使得教育效果得以巩固和扩大。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述
(一)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覆盖全体大学生
在开学伊始阶段,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宣传手册、报纸及板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推广,时效性差、宣传范围有限。“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不仅能提高传播时效性、传播速度,还能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例如,申请抖音或博客运营账号,通过直播、博客等形式,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资深专兼职辅导员、时事风云人物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社会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借助访谈、单人脱口秀等形式,向学生讲述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学业压力、恋爱困扰、人际交往等重点关注内容,定期直播或者录播音视频节目,以便学生随时观看和交流,形成一种全天候、个性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栏目。
在此基础上,利用心理测量软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职业倾向、个人特征等,实时生成测评报告和应对建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群体进行分析解读,了解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更好地筛选和区分不同类型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针对性开展工作;对个人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更加了解个人心理状况和特征,依据相关心理调节和训练提升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测量效率和效果[7]。完成心理测量与评估后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特点、生活历程、心理健康咨询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具体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早期教育情况、既往病史、各种心理测验及诊断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评定等,为后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侧重心理亚健康学生
第一,鉴于心理咨询时间大都较长,时间不定,且需要进行多次咨询,因而要做好心理咨询预约时间、地点、来访安排等统筹工作——如借助医院网上挂号系统将其应用在心理咨询预约中,使预约流程更智能、信息更明确、效率更高;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心理咨询涉及异步交流和同步交流两种形式(如网络文字、语言、视频等),学生通过互联网向教师诉说心理矛盾、困惑和痛苦等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这要求教师更要依据学生需求提出解决方法和必要条件,共同商讨困境摆脱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情绪障碍,纠正认知偏差,发展个人潜能[8]。
第二,可借助互联网优势,建立及时、客观、科学的心理咨询效果评价体系,对学生心理测试、互动过程等进行即时评价,更好地助力心理咨询工作,也便于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更加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9]。
第三,要搭建和完善心理亚健康群体的互助平台。心理亚健康不等于心理疾病,是正常心理的一种特殊状况,是在生活中遭受到一些应激事件,导致个体产生心理问题,且缺乏及时有效引导。处于这一状况的学生,主客观世界正常、个体自知力完整、人格也相对稳定,亟需专业心理健康帮助,给予一定慰藉和助力。搭建和完善专业心理亚健康群体互助平台,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三)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
一方面,可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由班级、学院和学校联动组成,并结合互联网使体系更加完善。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一定算法和程序,对学生发布的心理进行识别,及时发现异常,并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开启个案处理程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收集整理学生心理方面的信息,如心理测试、成长中的重大事件、家庭情况等,也可以通过学生及班级反馈对学生进行关注,结合资料和数据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及时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另一方面,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建立心理疾病转介平台,应及时将学生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学生可直接通过校园网站或者手机APP、小程序完成预约、挂号等服务,降低学生和家长抵触心理,引导其积极接受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及心理健康教育人士需要了解互联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各种正面和负面影响,知晓建立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分别针对全体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心理异常学生,积极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