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对截肢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4-01-29臧万里吴进龙汪宇峰
穆 亮 臧万里 吴进龙 汪宇峰
前言
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截肢病例数量显著增长[1]。截肢者在生活自理、治疗并发症及经济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他们还常常会出现与肢体过度使用、假肢穿戴不当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相关的次生病症,例如关节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和下背部疼痛[2]。这些挑战不仅影响截肢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和社会福祉造成重大影响,因而迫切需要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应对截肢者所面临的众多挑战,运动处方已逐步成为研究和康复领域的焦点。运动处方被定义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专为达成特定健康目标而量身打造的个性化锻炼方案。这一方案的制定基于患者与医疗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确保锻炼计划既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又能有效达成既定的康复目标。制定运动处方要遵循FITT-VP的基本原则,即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总量和运动进阶等六个方面基本内容。运动处方旨在强化肌肉,优化关节活动度,增强运动表现,并预防由于肢体过度使用和假肢不适所导致的并发症,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指个体在其生活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语境中对生活地位的感知,这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和关注点有关[3]。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疼痛评分和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评分)作为评估工具。疼痛评分能准确地反映个体身体状况,而ABC 评分则更偏向于衡量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这些评估指标均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示出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5],可以提供关于截肢者生活质量的综合和准确信息。截肢者的生活质量反应的是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独立性水平、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复合效应,其中运动表现对所有这些因素都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运动表现被定义为生理健康、心理准备、身体发育、生物力学技能以及战术意识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现[6],这些元素对截肢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深远影响。在截肢者中,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素质、步态速度、起立行走时间测试评分(Timed Up and Go Test,TUG 测试)和2 分钟步行能力(2 Minute Walk Test,2WMT)均被认为是衡量其生理健康和生物力学技能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截肢者的运动状态,帮助评估其康复效果。因此,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截肢者的运动表现,而且这种改善能进而改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增强其独立性,积极推动其社会关系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提升其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的主要途径包括假肢适配、物理疗法以及专门的康复训练[7],这些有助于提升截肢者的生活自立性,改善截肢者的生理健康状态,并有效地管理截肢者的相关经济压力[8]。然而,当前的研究对于这个主题的探讨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且多以个案形式进行,研究重点通常集中在截肢者的步态表现或部分功能指标上而缺乏运动处方对截肢者全面影响的研究,同样也缺少关于截肢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的系统研究[9]。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对截肢者运动处方的研究逐渐增加,但在中国相关研究仍相对稀缺,这导致在康复实践方面缺乏专门针对截肢患者的指导性建议,从而可能影响这一群体的有效康复进程。对下肢截肢者参与体育活动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为国内的康复专业人员提供国际视野下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能够指导中国残疾人体育领域的政策制定,特别是针对截肢者的康复和支持政策的制定。引入国际研究成果和经验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在残疾人体育和康复方面的知识体系,为截肢者提供更有效的运动处方,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程度。
1.方法
本研究依照首选报告条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进行综述,并已在PROSPERO(international prospective register of systematic reviews)平台注册,登记号为:CRD42023431591。
1.1 检索策略
两名研究人员按照预定策略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 等数据库中检索,时间范围为自数据库建立至2023 年10 月19 日。中英文关键词包括“运动”“截肢”“Amputees”“Physical Activity”等。同时,对已发表的综述及元分析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动检索。
1.2 纳入文献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研究对象:因故(包括血管疾病、创伤、肿瘤、感染、烧伤等)接受截肢术的成年人,且截肢术后时间超过6 个月(非假肢康复阶段)。
干预措施:实验组应涉及特定形式的运动处方干预,包括但不限于体育活动、身体锻炼、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结局指标:选择可以反映截肢者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素质、步态速度、TUG 测试、2WMT、疼痛评分、ABC 评分等。
排除标准:①非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②缺乏Meta 分析所需数据,最终通过多方途径无法获得的文献;③研究设计有明显缺陷的文献;④质量较低,数据不清晰的文献;⑤综述类文献。
1.3 文献质量评价
使用修订版的Cochrane 随机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来评估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偏倚风险,包括随机化过程、偏离预期干预、缺失的结果数据、结果的测量以及报告结果的选择。意见分歧由两位评估者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由第三位评估者决定。每个领域的评级均为“低风险”“有些疑虑”“高风险”,每项试验的总体偏倚风险均基于任何一个领域归因的最高风险。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测量工具用标准化均数差(SMD)或均数差(MD)和95%置信区间(CI)来计算每项研究中的效应量。异质性程度用I2表示,I2值为≤25%、50%、≥75%,被分别认定为低、中、高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程度选择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通过 R(版本4.1.3)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总共有67 篇摘要符合纳入标准,两位审阅者之间的一致性信度κ值为0.57。最终,其中的18篇文章被纳入本研究,两位审阅者之间的一致性信度κ值为0.683。该18 篇文章被纳入系统评价,其中7 篇文章被纳入荟萃分析[10-16]。
图1 纳入文献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风险评估
研究共纳入18 项随机对照实验,涉及613 名受试者,其中男性占比较大,年龄范围分布广泛。10 项研究在发达国家开展,8 项研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研究间运动干预措施差异较大,包括从特定的运动训练,如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到更复杂的干预,如个性化运动计划等。纳入研究偏倚风险程度总体上较低,详细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估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与结局指标
2.3 生活质量
2.3.1 疼痛评分
两项研究[17,18]使用SF-36 疼痛分量表检查干预措施对截肢者疼痛的影响。其中一项研究,两组分别应用幻肢训练与镜像疗法,在干预4 周时组间产生了显著差异,镜像疗法优于幻肢训练,但是在干预12、24 周后的测试中无显著差异;两组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差异[17]。另一项研究中,一组在采用幻肢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镜像疗法,另一组采用单纯镜像疗法,干预2 周时干预效果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干预4 周时产生了显著差异,前者效果更优[18]。
4 项研究[17-20]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衡量疼痛的强度。两周背部健康教育联合特定运动训练与家庭锻炼[19]均显著降低了截肢者疼痛强度,且前者效果更优。4 周镜像疗法与幻肢训练[17]显著降低了疼痛强度,前者效果更优且组间具有显著差异。4 天镜像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训练显著降低了截肢者疼痛强度[20],组间无显著差异。幻肢训练联合镜像疗法与单纯镜像疗法均能够降低疼痛强度,在干预两周时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干预4 周时产生了显著差异[18]。
2.3.2 ABC 评分
有3 项研究[15,21,22]采用了ABC 评分问卷,以评估研究对象在执行特定活动时对保持平衡的信心。12 周综合运动(肌肉力量、平衡、步态耐力、柔韧性和心血管健康) 未显示出显著的促进效果[21]。8 周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显著提升了ABC 评分,但作为对照组的8 周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无显著变化[22]。4 周Wii Fit 步行训练与综合训练与认知训练均未对ABC 评分产生显著影响[15]。
2.4 运动表现
2.4.1 心肺功能
两项研究采用自行车测试对心肺功能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耐力训练组的最大氧摄取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VO2max)和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 AT)显著增加,与训练前相比,分别平均增加了36.5%和26%[23]。另一项10 周综合练习(热身、平衡和协调练习、髋部增强练习和冷身)后1 m/s 行走测试氧气消耗显著降低[24]。
2.4.2 肌肉力量
3 项研究通过等速测力仪在不同位置测量大腿主要肌群的力量水平,对肌肉健康进行了评估。8 周包含肌肉力量的综合训练[14]使截肢者双侧腿部肌肉最大扭矩显著提升。另外,8 周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后坐姿臀部外展肌力量显著提升[22],但侧卧位和仰卧位未发现显著变化,而作为对照组的8 周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对下肢力量无显著影响。6 周传统的假肢力量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协调训练(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髋关节外展肌、髋关节屈肌、髋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的力量都有显著提高,而传统的假肢力量练习对下肢力量没有显著提高[25]。
2.4.3 柔韧素质
一项研究通过测试截肢者最大髋关节屈伸(摆动阶段)、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阶段)、踝关节最大背屈(终止站立阶段)来探讨髋关节灵活度。10 周以髋部力量训练为主导的综合训练[12]有效提升了截肢侧髋关节屈伸及正常侧髋关节伸灵活性,但正常侧髋关节屈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踝关节最大背屈均未显示显著影响。另一项研究通过测量活动性躯干运动(包括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前后的解剖参考点之间的距离,评估了动态柔韧性水平。12 周特定练习(包括肌肉强化和拉伸、脊柱稳定和动态残端练习等内容)与依据小册子的家庭练习的对照组在躯干侧向弯曲和向右旋转的柔韧性,以及躯干伸屈曲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但特定练习效果更优[19]。
2.4.4 步态速度
4 项研究[10-13]分析了运动处方对截肢者步态速度的影响,研究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异质性(P=0.189,I2= 35.8%),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运动组步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WMD=0.009,95%CI(0.03,0.16),P=0.004]。
2.4.5 TUG 测试
4 项研究[10,11,13,14]分析了运动处方对截肢者TUG 测试的影响,研究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异质性(P= 0.064,I2= 58.7%),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运动组完成TUG 测试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WMD=-2.01,95%CI(-3.90,-0.13),P=0.037]。一项研究比较了双任务与单任务对截肢者TUG 测试结果的影响,双任务训练组组内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组间无显著差异[26]。另一项NMES与传统与传统军事截肢康复计划的研究中,6 周训练后两组均未发生显著差异,但是在12 周训练后具有显著差异[27]。8 周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显著提升了TUG 测试表现,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没有明显变化,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2]。
2.4.6 2 分钟步行能力测试
5 项研究[10,11,13,15,16]分析了运动处方对截肢者2WMT 的影响,研究间异质性较小(P= 0.523,I2= 0.0%),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运动组2WMT 的距离明显长于常规护理组[WMD=8.81,95%CI(1.92,15.7),P=0.012]。NMES 训练与传统军事截肢康复计划均显著提升了2WMT,但组间无显著差异[27]。8 周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显著提升了2WMT,而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对2WMT 没有明显提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2]。
3.讨论
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和元分析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了运动处方对下肢截肢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处方对截肢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均有显著的提升。然而,不同的运动处方可能导致同一目标结果在不同测量部位的效果出现差异。
3.1 运动处方对截肢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SF-36 和VAS 提供了对截肢者疼痛影响的重要信息。SF-36 是一个包含两个问题的分量表,分别衡量疼痛的强度和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用以评估疼痛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而VAS 则是一种更直观的工具,患者在一个从“无痛”到“最痛”的连续直线上标记其疼痛程度,以此评估疼痛的强度。本研究探讨了幻肢训练、镜像疗法、健康教育联合特定运动训练等干预措施对截肢者疼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采用SF-36 疼痛分量表进行评估的干预措施,镜像疗法在4 周内表现优于幻肢训练,但在12 周和24 周的测试中,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17]。当在幻肢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镜像疗法,其效果在4 周时明显优于单纯的镜像疗法[18]。这可能表明,短期内,镜像疗法在缓解截肢者疼痛方面具有较强的效果,但其长期效果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在使用VAS评估的4 项研究中,健康教育联合特定运动训练在两周内显著降低了截肢者的疼痛强度,其效果优于家庭锻炼[19]。镜像疗法与幻肢训练在4 周内均显著降低了疼痛强度,且前者的效果更优[17]。研究还发现,镜像疗法和NMES 训练在4 天内均可显著降低疼痛强度,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0]。然而,当幻肢训练与镜像疗法联合使用时,其在4 周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镜像疗法[18]。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段内,各种干预措施对缓解截肢者疼痛的效果不同。尽管所有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缓解疼痛,但某些特定的干预措施如镜像疗法在短期内可能更有效。然而,不同的干预措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用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综合考虑。此外,联合使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些发现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更有效地缓解截肢者的疼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ABC 评分是一项关键性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康复轨迹和生活质量。在一项长达12 周的综合运动训练(包括肌肉力量、平衡、步态耐力、柔韧性和心血管健康的训练)研究中,尽管这样的训练可以提升受试者的ABC 评分,但与未进行特定锻炼的对照组相比,其改善效果并不显著[21]。这可能暗示,想要有效提升截肢者的ABC 评分,可能需要引入更加精细、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策略,而不仅仅是进行广泛的身体训练。在另外两项研究中,这个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在一项为期8 周的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研究中,受试者的ABC 评分显著提升[22]。同样,为期4 周的Wii Fit 步行训练也对ABC 评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5],尽管其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据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在这项采用Wii Fit 步行训练的研究中,由于ABC 评分指标出现了天花板效应(即受试者的平均分已经接近最高分),因此难以检测出进一步的提升。这些结果强调了运动处方在提高截肢者ABC 评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小,研究对象群体、截肢类型、干预方法和评估时间等因素存在差异,也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3.2 运动处方对截肢者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处方提高了截肢者的VO2max 和AT,同时在同等运动强度下降低了耗氧量[23,24]。这说明研究对象的心肺健康水平和耐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在进行特定强度运动时,效率也有所提高。诺兰(Nolan)表示[24],过去的研究未发现在下肢截肢者中进行自行车骑行、步行训练或全身力量训练能改善最大耗氧量。10 周的综合训练[24]并非专门针对提高氧气消耗,可能导致训练组氧气消耗改善的原因包括:训练组在10 周内体重下降;训练本身或肌肉力量增加改变了步态机制,使步态更有效。然而,这些因素是否会对群体间的差异产生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通过等速测力仪测试后发现,针对下肢肌肉的特定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截肢者的肌肉力量,这与博萨斯(Bouzas)[28]等人的系统综述研究结果一致。8 周包含肌肉力量训练的综合训练[14]有效提升了截肢者双侧腿部肌肉的最大扭矩,另外,通过对髋部外展肌进行8 周的力量训练,坐姿臀部外展肌的力量有显著提升[22],这揭示了特定肌肉组的针对性训练可以带来明显的效果,而这可能对截肢者的日常活动和假肢的使用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在侧卧位和仰卧位的测量中并未发现显著的力量变化,这可能表明肌肉力量的提升并不能在所有姿势中都得到体现,或者这些位置的测量可能并不能准确反映截肢者的肌肉力量。此外,作为对照的8 周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对下肢力量无显著影响[22],这进一步强调了针对性训练在改善截肢者肌肉力量方面的重要性。另外,6 周的传统假肢力量结合PNF 训练对髋关节外展肌、髋关节屈肌、髋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的力量都有显著提高[25],这意味着PNF 训练对于增强截肢者的肌肉力量和改善运动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灵活性训练被认为是截肢后康复过程中的重要过程[12]。坎宁安(Cunningham )在研究中指出,柔韧素质是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重要预测指标[29]。在本次回顾研究中,采用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估截肢者的柔韧素质,包括最大髋关节屈伸、膝关节最大屈曲和踝关节最大背屈等。以髋部力量训练为主导的综合训练在10 周后显著提高了截肢侧髋关节屈伸以及正常侧髋关节伸灵活性[12]。然而,这项训练对正常侧髋关节屈、膝关节最大屈曲和踝关节最大背屈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受多方面的影响:①训练的方法和技术可能不适合提高某些关节的柔韧性。例如,有些训练可能更偏重于强度,而不是灵活性。②人体具有适应性,即人体会适应并习惯于特定的活动方式。如果训练方法或动作未能有效突破人体的舒适区,也可能不会显著提高柔韧性。③柔韧性的改善可能很小,可能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具有意义。此外,结果还可能受到测量方法准确性的影响。这表明,即使是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能无法全面改善所有运动方面的柔韧性。因此,对截肢者的训练需要更全面,或者更具针对性,以便解决特定的运动难题。另一项研究发现,经过12周的专项训练,包括肌肉强化和拉伸、脊柱稳定和动态残端练习,可以有效提升躯干侧向弯曲和向右旋转的柔韧性,以及躯干伸屈曲的能力[19]。然而,对于躯干的其他运动,如前屈和后伸,目前的训练方法并未显示出明显改善效果。这一发现凸显了针对性训练在解决特定运动难题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表明,如果想更广泛地提升截肢者的柔韧素质和运动能力,可能需要采用更全面、更细致的训练策略。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短期训练成效,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长期训练对截肢者柔韧性的影响,并探索其与生活质量的长期相关性,以便提供更有效的训练指导和支持。
本文所纳入的研究使用步态速度和2WMT 评估截肢者步行能力。4 项研究[10-13]分析了运动处方对截肢者步态速度的影响,运动处方显著提升了截肢者步态速度(MD=0.009),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Abou[3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12 周的远程医疗会议并未对截肢者的步态速度产生积极影响,这可能归因于参与者达成剂量目标的比例较低,该研究作者指出,仅有10%的参与者达到了预设的步行剂量目标[10]。来自5 项研究[10,11,13,15,16]的荟萃分析显示,运动处方显著提升了截肢者的2WMT(MD=8.81),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NMES 训练和传统军事截肢康复计划均可显著提升截肢者的2WMT,且没有发现两者的干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7],表明这两种训练方式在提升2WMT 方面的效果可能相当。不过,两种干预采用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生理机制可能包括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连接或提高协调能力,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本文发现,在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方面,经过8 周的训练,截肢者的2WMT 有显著的提升[22],这可能是因为髋部外展肌的力量和耐力对于保持稳定性和平衡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截肢者而言。因此,专注于增强这些肌肉的训练可以显著改善2WMT。相比之下,在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中并未观察到2WMT 的显著变化[22]。虽然这种训练未能显著提升2WMT,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训练对截肢者没有益处,可能这种训练更多地影响了上肢的力量和耐力,在2WMT 测量中并未直接反映出来。
TUG 测试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包括截肢者)行动和平衡能力的方法[31]。对于截肢者而言,其行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一项研究指出,尽管双任务训练组在TUG 测试时间上有显著改善,但在两组间的比较中,差异并不显著[26]。在另一项将NMES 训练与传统军事截肢康复计划进行对比的研究中,虽然在6 周训练结束时两组的TUG 测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在12 周训练结束时,两组的TUG 测试结果差异显著[27]。此外,关于髋部外展肌力量训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过8 周的训练,截肢者的TUG 测试时间显著缩短,而在进行上肢功率测定器训练的组别中,截肢者的TUG 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变化,两组间的TUG 测试结果也未见统计学差异[22]。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运动训练总体上能够改善截肢者的TUG 测试表现,但具体效果可能受训练类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尽管部分训练方案的效果并不显著,但不能否认这些训练可能对截肢者的其他功能产生改善效果。此外,研究中的异质性也提示,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明确地确定训练方案的种类和持续时间,以便更深入了解运动训练对截肢者功能的影响。
3.3 基于证据的运动处方推荐
3.3.1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在为截肢者规划运动方案前,康复专业人员应对截肢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健康评估,以确保运动计划的安全性和适宜性。此评估包括详细了解截肢的原因,可能因素涵盖外伤、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或血管疾病)或肿瘤等。评估还需细致考量任何与截肢相关的并发症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3.3.2 评估截肢者当前的运动水平
此评估应专注于收集患者近期的体力活动数据,包括运动种类、频率、持续时间及强度。应特别注意了解患者残肢的功能状态和假肢的使用情况,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处方的选择。
3.3.3 定制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针对截肢者,选择运动方式时,应全面考虑个人兴趣、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镜像疗法和幻肢训练可有效减轻截肢相关的疼痛并提升生活质量,可根据患者偏好单独或结合实施。使用弹力带进行髋关节外展运动对于提高截肢者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至关重要。此外,结合Wii Fit 游戏的平衡和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可提高乐趣和参与度。双任务平衡训练,如边行走边执行认知任务,对提升截肢者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日常生活效率和安全性极为重要。最后,个性化运动方案应包括适应性自行车骑行、水中有氧运动等,以提升心肺健康水平。这些活动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以确保运动的个性化和适宜性。
3.3.4 运动强度与量的科学设定
为截肢者制定运动处方时,合理且有效的运动强度和量对于达到康复目标、改善整体功能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根据截肢者的康复阶段和个人健康状况,中等强度的运动通常是最适宜的选择。①镜像疗法和幻肢训练:持续时间建议为15 至30 分钟,每周进行7 次。②其他运动类型: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或平衡练习等,建议每次30 至60 分钟,每周进行3 至5 次。
3.3.5 运动实施中的安全与预防措施
为确保截肢者在进行运动时的安全,以下几点措施需特别注意:①假肢的适配与调整:在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前,确保假肢适合且已正确调整。不适当的假肢可能导致不平衡,增加摔倒的风险。②截肢部位的皮肤护理:应密切监测截肢部位的皮肤状况,以预防由摩擦或压迫引起的皮肤损伤。③适当的热身与恢复:运动前后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预防肌肉和关节受伤,特别是在增加运动强度或尝试新运动时。④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进行运动时,尤其是进行户外活动时,建议选择地面平坦、无障碍且安全的环境。
3.3.6 运动处方的有效执行与监测
在为截肢者实施运动处方时,应特别关注运动处方的有效执行和持续监测,以确保安全性和最大化康复效果:①运动处方的适应性调整:运动处方应从低强度、短时长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适应截肢者的体能水平和康复需求。②监测与反馈:定期监测截肢者的运动反应,如肌肉力量、耐力和平衡能力的变化,并根据反馈调整运动处方。截肢者的主观体验和反馈对于运动处方的调整至关重要。③专业支持:在运动处方的实施和调整过程中,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运动的适当性和安全性。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①研究数量有限,能够用于定量分析的研究数据不足;②主要研究对象为下肢单侧外伤导致截肢并使用假肢的成年男性,这限制了研究结果向更广泛人群的推广;③研究对象的初始功能水平不一致,且初始功能水平差异较大,这对效果评估产生了影响;④研究中采用的运动干预类型各异,纳入元分析的研究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因此,报告的综合效应应谨慎解读;⑤研究细节缺失,大多数研究并未报告重要的运动干预细节,特别是关于如何针对特定运动干预进行调整的细节,以及如何确定运动进度的信息。
结论
经过精心设计的运动处方在提升截肢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疼痛管理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影响,亦对截肢者的心肺功能、特定肌群的力量、VO2max、AT、肌肉扭矩以及TUG 测试和2WMT的表现产生了显著的改善效果。然而,由于样本量有限以及干预措施长期效果的不确定性,这些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和水平截肢个体对运动处方的反应,以改进截肢者康复过程中的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