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有必要吗?

2024-01-29王欣宇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3年12期
关键词:算术等量题意

王欣宇

小伙伴们好,我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小宇。最近,我们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

教材上有一个问题:篮球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篮球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那胜了多少场?负了多少场?我用的算术方法:12×1=12(分),20-12=8(分),8÷1=8(场),12-8=4(场),所以胜了8场,负了4场。我的同桌菲菲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设胜了x场,负了(12-x)场,由题意可得,2x+(12-x)=20,解得x=8,此时12-x=4,所以胜了8场,负了4场。对于这个问题,我自认为我的方法比菲菲的方法简便。

教材上还有一道例题: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可比计划多做9个;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将比计划少做15个。该小组共有多少人?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我的同学小轩的方法是:设该小组共有x人,根据题意得,5x-9=4x+15,解得x=24,此时5x-9=111,所以该小组共有24人,计划做111个“中国结”。而我还是用的算术方法:9+15=24(人),24×5-9=111(个)。对比看来,我认为还是算术方法较简便。

比较上述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要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呢?算术方法不是更简便吗?

当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在解题时我便喜欢用算术方法去解决。直到遇到了这个问题——丢番图的墓志铭,我的想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丢番图的墓志铭上是这样记载的: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生命的十二分之一,颊上长出了细细的须,又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他才结婚。再过五年,他感到很幸福,得了一个儿子。可是这孩子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四年,结束了尘世的生涯。问:你知道丢番图结婚时和去世时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吗?

這道题的条件实在太多了,这里的1/6、1/12、1/7、1/2与5、4有什么关系呢?该如何计算才能得到他的年龄呢?我想了很久很久,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如何用我认为简便的算术方法去解决。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看出了我的窘困,在我身旁小声地说:“这个问题里有没有等量关系,能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我像遇到了救星,尝试用老师讲的一元一次方程来思考。或许一元一次方程真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找到了这里的等量关系:丢番图不同时期度过的年数之和=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设丢番图去世时是x岁,则由题意得1/6x+1/12x+1/7x+5+1/2x+4=x,解得x=84,此时1/6x+1/12x+1/7x=33。所以,丢番图结婚时是33岁,去世时是84岁。问题解决了!我既兴奋,又惊讶。兴奋的是终于把这个“难题”解决了,惊讶的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原来这么简单,看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还是非常有用的!

此后,我对一元一次方程刮目相看!我发现虽然在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时,用一元一次方程并没有多简便,甚至还没有算术方法简单,但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用算术方法直接“算出来”变得不再容易,而一元一次方程则凸显出它的优势,即只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好未知数,建立正确方程,正确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更简便,更容易想到。此后,我便喜欢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问题了。不管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教师点评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思考。有时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为了方便,我们常常选择简便的方法,是用算术方法,还是利用方程解决,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当然,方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指从数量关系入手,通过设元,构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指导教师:王杰)

猜你喜欢

算术等量题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等量代换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等量代换
四招“锁定”等量关系
算算术
学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