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风雪图》
2024-01-29宋侃
宋侃
中国古代诗文中记录了很多文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因时令不同,这些诗文的感情基调也不尽相同。至若春和景明,则会有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的闲适自得;倘若秋风萧瑟,便会有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孤寂凄清。而明代吴伟的《灞桥风雪图》,以古代长安东南处灞河上的“灞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人在冬天出行的场景。在这幅画中,我们能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古人在冬天旅途中的别样情绪。
吴伟,字次翁,号小仙,生活在明朝中期,是“浙派”山水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山水技法上多取法南宋画院,笔墨恣肆,神韵俱足;在人物画上则以盛唐北宋画家为标杆,长于工笔白描。今存绘画作品有《仙踪侣鹤图》《溪山渔艇图》《神仙图》等。
│鉴赏│
《灞桥风雪图》是一幅绢本淡设色的立轴画作。画面以山岩枯树为主体,覆以皑皑白雪,构建出一幅严冬时节的场景。画面上半部分是重峦叠嶂的山石,有杂草丛生在山岩石缝中,为山石添上了一分萧瑟的色彩。而在远处的群山掩映处,积雪的松柏林间又有着一座屋舍,使得画面上半部分极具空间感和纵深感。画面下半部分是近景,一条河自远山蜿蜒流出,河上架着一座构造简单的桥,桥上有一文人骑驴而过,后面跟着两名挑着担子的侍从。
整幅画通过山石的走势和河水的流向,呈现了一个折线的布局,让画面更有层次性。画面的右上方那片深色而空旷的天空,與桥下河面相呼应,令全画节奏感倍增。吴伟在塑造画面上方的山石时,用侧锋卧笔勾勒边缘,行笔疾而有力,又以皴笔擦出内部纹理,使得山石群峰有凛然苍劲之感。而在近景处,人物形象也被塑造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在服装的细节和人物姿态上描绘得尤为细致,令整个画面更富有故事性。
│缘由│
岑参曾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送别者痴望远去旅人的口吻。而《灞桥风雪图》展现出来的则是旅人踏上旅途的场景。简洁的风格和寒冷的氛围相结合,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同旅人一样,骑着毛驴晃晃悠悠地走在这雪满长安的道上。
但是风雪总会有停歇的时候。不管是人生还是旅途,也许会“北风吹雁雪纷纷”,但风雪是会停止的;也许会遇到山重水复的窘境,但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驴儿脖子上的铃铛会一直叮当作响,那荡荡悠悠的铃声回响在深山幽谷的风雪中,伴随着我们踏上将来的路途。
(作者单位: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艺术教育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