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高四新”战略下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2024-01-29李真西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三高四新民办高校育人

李真西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1 国内外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研究现状

1.1 关于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成果颇丰,涵盖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内容、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特别是对于思政辅导员及教师队伍建设、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展。靳诺(2006)最早提出,我国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是“成人、成才、成功”三成教育。周秀玲、邹再金(2012)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教育实施人、教育受众人群、教育环境3个方面的不同。聂丽君、罗春喜(2016)则对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上主动性不够强、方式方法上较为单一且不够灵活、实效性欠缺等方面,提出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育人理念为依托,在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学者们对于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诸多良策。如,刘治国(2019)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要用包容的态度开导和关爱学生,多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感和荣誉感;陈玲、李妹琦(2019)则认为要把新时代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政育人工作结合在一起[1]。

1.2 关于民办高校党建育人的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党建育人的研究最早是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角度开始研究的,周延波(2003)提出,要发挥好党组的政治作用,必须与民办高校领导体制处理好党组织政治取向与行政领导之间、组织监督保障与行政决策之间、思想政治与企业工作之间的关系[2]。任昊(2010)进一步指出,党组织的工作内容、领导结构、运作模式都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同公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在认识到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重要性后,有学者从民办高校党建现状进行了探讨。王明志、陈英云(2020)指出,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价值矮化、工作机制虚化、工作内容窄化等问题,提出要在政治统领、制度执行、力量构建3个方面寻求突破。从总体上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开展中都可能存在党建机构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监督权力落实不到位、党务工作队伍不稳定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1.3 研究述评

纵观当前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学者们针对此问题已从各自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基本上都是宏观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总体的理论阐释上。在党建上,缺少对于民办高校党建育人的基准研究。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与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民办高校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多样性,民办高校探索符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少之甚少,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正是从这一缺口出发,从整体上探索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模式应用效果。

2 “三高四新”战略下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研究思路

“党建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是指在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下,以服务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切合民办高校特点,将党建引领组织、党建引领制度、党建引领教学与思政促进党建、思政促进业务能力、思政促进育人水平融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1 “三高四新”战略下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着力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及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这不仅是新时代新阶段湖南发展的主攻方向与战略重点,也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的方向指引[4]。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此背景下,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5]。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必然成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最重要的时代课题。其中,学生党建和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6]。但在民办高校日常工作中,传统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均无法适应习近平新时代体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

2.2 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索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民办高校“董事会-校长”式的领导体制使党建工作的开展呈现多层次、多角度。二是党组织的地位是政治核心而非领导核心。三是党员流动性大,党员数量少且分散,党组织覆盖率比较低,隶属关系不顺畅,兼职干部多,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四是辅导员事务繁杂,政治素养和专业理论较为欠缺,难以应对在多元文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五是思政理论课教师难以充分掌握学生群体思想动态与心理困惑,无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开始逐步向跨学科、多能力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民办高校探索一条将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起来的新型育人模式。因此,发挥党建工作引领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促进党建的双向积极作用,实现有机融合协同育人,进而为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走在中部高质量发展前列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支撑。

(1)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三引领、三融合”育人模式。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党建三方面的引领作用,即党建引领组织、党建引领制度、党建引领教学与思政教育三方面的促进作用,即思政促进党建,思政促进业务能力,思政促进育人水平融合起来,形成思政学习与业务学习融合、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融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融合的全过程、系统的民办高校育人新模式。

(2)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互通互联的机制探索。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党建工作,指导任课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逐步提升思政教育在党建工作重的权重。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情况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挂钩,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工作量,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7]。全面铺开思政教育教学,示范引领优质课程,熔铸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协同协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

(3)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应用效果。一是把“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到日常教育中,有效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育人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培养教师高尚的人品格调、严谨的治学作风、为人师表的形象,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带头人,使每位老师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确立“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的教育观念,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引导者、知心人,引领学生前行。

3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政治为核心,坚持政治领导、政治引领,发挥政治作用,使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契合、高度融合、形成合力。党建引领团队建设、引领制度完善、引领教学活动,真正发挥民办高校党建引领育人的作用。

思政促进组织建设,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丰富党建内容,促进党建成果转化,发挥民办高校党建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各类专业知识传授全过程,将德育元素与智育内容融为一体,使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体系构建

结合“实践-理论-实践”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展开探索。创新研究视角、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从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分析当前湖南省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现状,发现其特点与问题,紧紧围绕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总结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将党建与思政融合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构建党建与思政“三融合”育人新模式。以助力湖南省实现“三高四新”目标,以党建“三引领”、思政“三促进”为核心,推进党建思政“三融合”,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4 结语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学校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筹,抓好基本组织与基本队伍、基本教育与基本活动、基本管理与基本制度、基本监督与基本保障的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强师生党支部共建工作与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以学科专业、教研室、团学组、学生宿舍等为依托,推动师生党支部纵向共建、深度契合,力促党建与思政工作由“务虚”向“务实”转变。

猜你喜欢

三高四新民办高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湖南高职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研究
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