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文章鉴赏
2024-01-28李群
李群
掌握“審美鉴赏”能力
部编版新教材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审美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曹操、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的诗词之后,学写文学短评。要求学生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提高文学的审美能力。这一点在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第9题也有所体现——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是高二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单元所学的诗歌或题目提供的词曲,写一篇鉴赏性文章。
三是高二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小说《阿Q正传》、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后,对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语言表达技巧的探究,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
可见,无论是必修还是选择性必修,有关“审美鉴赏”的要求都是在反复强化的。加上出于写作的需要,我们一直倡导学生摘抄美文、学写鉴赏、发现文章之美。所以,针对文学作品写一篇鉴赏文章,是一个高中学生的必备素养。
美文共读
我选择了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对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鉴赏,下面分享给大家。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白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南方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③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我的脸,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旗,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⑤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扫中国大陆便使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的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
⑥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梁、小麦、棉花早已收获;南方的烟雨里,水稻、茶叶、甘蔗、桑叶正在成熟。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文章鉴赏
这是一篇美文,不仅运用了对比、对偶、排比、用典、比喻等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文采美;而且内蕴丰厚,细细咀嚼,回味无穷。文中的意象,传递出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
本文开篇利用南北方不同的气候特点——落雨和落雪作为切入点,顺便点题。紧接着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对南北方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比较的层面涉及色彩、名胜、建筑、山岳、河湖、传说、文学、戏曲。在这两个段落里,不仅处处扣紧南与北的地域特征,而且加入了大量的文学典故和传说,从而使得看似普通的文字,富含了丰厚的内蕴。
第②段首先在段首点出南方的色彩——秧青色,而南方的雨落下的地点则是精心选取的:“姑苏寒山寺”让我们联想到苏州城外的枫桥和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徽州西递村”让我们想到了明清时期黄山脚下“贾而好儒”的徽州商人和那以砖、石、木雕艺术而著称的徽州建筑。“秦淮河的灯影”不仅让人回忆起南京城内一度繁华异常的秦淮两岸,还有朱自清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春江的柔波”则让人想到了那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光水色和南朝作家吴均的美文《与朱元思书》。这些位于南方的名胜古迹,因其独特的文化意蕴丰富了南方的美。
紧接着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语意连贯不间歇,一气呵成地展示了众多烟雨中的南方景物。首先是典型的南方建筑:徽派建筑中用于防水和防火的风火墙、西南地区杜甫草堂式的草顶屋、湘西边城里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而后是南方有名的山与湖:湖南的衡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雁荡山、江苏的太湖、湖北的洪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
雨降落的地点均有典故:“李煜的雕栏”出自李煜的词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唐伯虎的桃花”来自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白居易的青衫”则来自中学课本收录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江洲司马青衫湿。”这些课内外的相关联想,丰富了文章的文化背景,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广博的学识。南方的雨在文人的笔下,可能是贺铸笔下和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同样多愁绪的“梅子黄时雨”;可能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中伴着处处蛙鸣的“黄梅时节家家雨”;可能是王昌龄笔下的入吴寒雨,还可能是李商隐笔下涨满秋池的巴山夜雨。无论是“梅子黄时雨”还是“黄梅时节家家雨”,无论是寒雨还是夜雨,敲击在耳的,无不是那余韵不歇的——南方的雨。最后,作者还写到了与纷飞细雨和谐相应的音乐——严凤英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这些化用的诗句,让人仿佛被笼罩在烟雨江南浓浓的诗情画意中。
第③段采用了与第②段对应的结构,所写内容也基本对称。先用赭黄色作为北方的代表色,接着作者也是连用四个排比句,语意连贯不间歇,一气呵成,丰富地展示了飞雪中的北方景物。苍茫历史,在追忆中复活:贵妃自缢的马嵬坡,黄帝战胜蚩尤的地方——风陵渡,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历代戍边将士把守的边关烽火台。至于建筑,则选择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山西的平遥老宅、内蒙古草原的敖包、西北的黄土窑洞和北京的四合大院。山则选择了位于北方的巍峨大山——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水则选择了位于西北和东北的大河——渭河、黄河、塔里木河和绥芬河。雄伟高山,傲立朔方;浩荡长河,壮阔苍凉;与北适配,何其贴切!
北方的代表人物选取了曾流落匈奴的才女蔡文姬、保宋抗辽的名将穆桂英、北海牧羊十九载忠心不改的苏武、金戈铁马的成吉思汗。这些与北方相关的文化名人、忠臣武将、一代王者,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辽阔苍茫的北方大地,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北方的雪在文人的笔下,可能化作柳残阳的《大雪满弓刀》,可能是李白《北风行》中写到的大如席的燕山雪花,可能是丛维熙笔下的《雪落黄河静无声》,还可能是藏着金庸的“飛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武侠套装。无论是弓刀还是燕山,无论是黄河还是飞雪,飘落在心的,无不是那冷峻洁白的北方的雪。能与苍凉壮阔的北方相应的怕只有那高亢激昂、粗粝豪放的秦腔了。
以上两段是文章内蕴最丰厚的部分。在对比中,南方秀丽柔美、北方雄健壮美的特点已经了然于胸。
第④段中,由南北气候的差异写到了南北方人民不同的生活劳作方式,以及孕育的不同性格和文化特质——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在这里,作者初步点出了本文的主旨——尽管南北有如此大的差异,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中华民族史。
所以,在第⑤段中尽管出现了南北地理不同造成的气候对抗,但基于第四段的主旨,我们会发现,作者这样写并非要突出南北的纠纷争斗,而是为了突出南北关系密切,相互补充。
第⑥段又回到了这个主题上,雪融黄河,雨入长江,依然是一北一南,作者把黄河与长江比作具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与阴柔之美的女人,比作龙与凤,这一笔是十分巧妙的。龙与凤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美的代表。中华民族在审美理想上,非常推崇刚柔相济之美。龙是阳刚的代表,凤是阴柔的代表,一为壮美,一为柔美,相得益彰。这种刚柔相济之美,形象地说,就是龙飞凤舞。龙凤的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的品格。苏轼曾用诗概括了这种美的境界:“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苏轼《和子由论书》)
这种“和合”在文中的表现就是“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黄河、长江就像祖国大地南北的儿女,同归大海就如同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文章末尾再次强化了主题,热烈而鲜明。
作者简介
李 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28年,带过12届高三。佛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佛山市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佛山市优秀教师,佛山市名班主任,禅城区骨干教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作文教学成效突出,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60余次,其中全国一等奖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