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践行社会责任的探索
——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

2024-01-28舒为平潘小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办学责任

舒为平,潘小非,李 翔

大学社会责任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逐渐明晰起来的概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不仅大学社会责任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大学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普遍展开。一些研究、实践大学社会责任的组织相继成立,如,全球大学创新联盟、塔鲁尔联盟、大学社会责任联盟和大学建设国家联盟等[1]。与西方大学不同,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的诞生本身就是时人“强国”方略中的一环,换言之,中国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久而久之,社会责任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不证自明的使命,赋予了高校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高等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有机联系、系统集成的最佳着力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高等体育院校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大学社会责任”概念与理念,审视与探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高等体育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新形式与新内涵,有助于高等学校更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自觉与自为。基于此,本文尝试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以大学社会责任为切入点,认识和解读高等体育院校在新时代和新征程当有的作为。

1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责任的历史回顾

对大学社会责任的思考是自现代大学诞生以来就长期存在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大学的存在自带社会责任属性,体现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道德义务[3],这就要求大学既要承担法律法规划分的职责标准,又要承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的道德标准。因此,大学社会责任来源于大学建立者、管理者对于大学应当发挥何种职能的要求,也来自于社会各界对于大学应该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的期望,这两者的诉求相互交织、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大学社会责任随着时代发展产生不同的内涵特征。

高等体育院校是一类具有行业特征的高校,在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其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整体社会责任的落实。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多。文章认为,从“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甚为重要,经由理论反思指导实践,避免办学行为陷入“动态起伏”的窘境,以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发展之路。

综合来看,教育学领域从不同角度对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性与开放性、多样性与复杂性[1]、主观性与客观性[4]等大学责任的特征进行阐述,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担当社会责任的逻辑基础。笔者认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责任与一般意义上大学责任问题为个性和共性的问题。从社会责任的共性视角来分析,大学是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使用,这就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肩负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有的办学治校行为都应当以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导向;从社会责任的个性视角来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在服务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在自身发展定位、主体学科类型、社会资源占比、履责形式等多个方面,也因此承载了社会发展的特殊期待与诉求,形成了高等体育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回应社会责任的特殊方式。

回顾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特别是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历程,可见其始终与党和国家兴盛的进程同向同行,同时,社会各界对高等体育院校的现实诉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一脉相承,推动了高等体育院校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持续变动的阶段性特征。这种社会责任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1 “要为”阶段(20 世纪50 年代初—70 年代中期)

我国现行高等体育院校大多创办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在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大潮下,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单科制的高等体育学院[5],创办初衷主要是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体育人才支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高等体育院校承担起了为体育领域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而改造体育教育机制、提供急缺体育干部和教师的历史使命。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先后出台文件整合高师体育系科成立专门体育学院,开辟了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的新阶段,明确了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直到改革开放前夕都始终肩负着这样的社会责任。可以看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滞后的时代背景以及学科专业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落后等自身短板的诸多局限,国家对于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的办学要求是相对明确的,社会各界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期待是相对单一的,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呈现出一种“要我为”的状态。

1.2 “应为”阶段(1978—1999 年)

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高等教育翻开了新的篇章,高等体育院校迎来了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改革发展阶段。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国家先后颁布改革教育体制的指导性文件,赋予了高校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勇攀高峰的责任使命,也为高等体育院校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期间,高等体育院校认真总结了发展办学的主要经验与教训,不断深化对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效认识,明确提出将高等体育院校办成教学、训练和科研三结合中心的指导思想,开展了教育体系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探索,相应调整了体育学科专业结构,创造性地开办了运动训练、武术、保健康复、体育管理等新兴专业[5],打破了单一人才培养职责界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更加突出。可以看出,随着思想解放、条件改善,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理念和模式逐步成型,在回应国家需求和社会期待中承担的职责使命开始变得多元化,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呈现出一种“我应为”的担当。

1.3 “可为”阶段(2000—2011 年)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重大转变,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诉求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服务社会的理念与行动在大学组织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1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扩招使得高校逐步成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标志,我国加快推进了高校“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结构调整赋予了高等教育履行社会责任新的职能。2001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体育总局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国内高等体育院校采取分层分类管理,实行“1 +5 +8”的管理体制,即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的学校1 所,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政府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学校5 所,地方政府管理的学校8 所。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使得绝大多数高等体育院校更加注重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相结合,主动把办学目标、办学思路转变到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实践之中,推动了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促进了招生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层次等多个领域的新拓展,也为在校地互动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贡献,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呈现出一种“我可为”的探索。

1.4 “有为”阶段(2012 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提出了教育“四为服务”、科技“四个面向”等创新理论,针对高等教育履行服务社会职责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新模式。高等体育院校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依托不同学校的历史底蕴以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智库优势,开始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逐渐打破了过去以来国外在体育学科、体育科技、体育人文等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壁垒,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育院校发展道路,对提升我国体育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能力、对我国参与国际体育合作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呈现出“我有为”的自觉。

时至今日,尽管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和历史性突破,但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距离党和国家要求、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自身学科理论不成熟、体育创新能力不强劲、文化浸润作用不充分、内部治理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应当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更加长远的审视和对待,以期望通过履行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责任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责任的机制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现代大学坚守了其生产、传播、应用高深知识的职责,坚守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才能够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产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进而在最大限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6]。由此可见,大学社会责任履行与大学社会职能划分密切相关,甚至有观点认为:大学社会职能的充分履行既是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社会责任实现的有效方法与途径[7]。高等体育院校是办学特征较为突出的一类高校,虽然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本身与其他类型高校并无二致,但因高等体育院校内部办学理念、自身条件、发展模式等存在差别,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理解和认识层面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2.1 边界与范围

随着管理体制调整以及办学理念不断更新,高等体育院校不再局限于单一“办体育”发展模式,逐步走向了“体育+”和“ +体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发展模式。高等体育院校自身乃至社会各界对拓展涉及领域、扩大办学影响都抱有很大期待,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界联动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与此同时,也亟须冷静反思,作为高等教育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发展规模、水平似乎并不足以支撑在多个领域同时开拓发展边界,也很难代替其他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这就极易发生社会责任交叉、重叠甚至越位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以及使用效率低下。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在履行社会责任中首先应当考虑所涉及领域的边界和范围的问题,尤其要慎重抵制同质化竞争的短视化办学行为,杜绝对社会各种诉求不加研判的贪大求全行为,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分析研判“能够做好的事”和“做得更好的事”,避免影响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可持续发展。

2.2 层次与类型

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力量已经初具规模,构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共同承担着应尽的社会责任。根据教育部2022 年6 月17 日公布最新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可见,截至2022 年5 月31 日,全国共有体育类高等学校36 所,其中本科14 所、专科21 所、成人1所,公办34 所、民办2 所,有6 所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4 所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本科专业超过25 个、专科专业超过15 个[8]。由此可见,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结构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当区别对待。作为具有博士授权单位的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可坚持以建设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导向,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更加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应用研究型体育人才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前沿性、开创性的体育创新成果;作为以培养本科学历人才为主、兼顾硕士人才培养的院校,可坚持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导向,所履行的社会责任重点是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以及探索更加有利于市场应用、推广、转化的科研成果;作为专门以体育专科人才培养的院校,可坚持以建设应用型职业大学为导向,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培养具有体育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高增长专业技能服务体育事业发展。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尊崇国家、区域战略所需,认真审视自身发展基础条件,合理确定办学定位和规划,确保学校实现充分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

2.3 特色与优势

不同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历程、办学传统、育人模式往往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特征促进了学校之间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即使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结构、办学条件等有所相近,但因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环境、资源禀赋等条件约束,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也不尽相同。例如,上海体育大学依托“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成果,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联合政府、协会、企业等组织机构,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中心、产业联盟,积极探索和打造体育“产学研’一体化上海模式,为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哈尔滨体育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多年来不断坚持冰雪运动特色发展,在冬季运动项目设置和扩展上下足了功夫,精心培育冰雪运动专门人才、全力推动群众冰雪体育发展,为国家冰雪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成就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服务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力量;南京体育学院多年来始终坚持办学办队并举,成为全国走在前列的既承担高等教育办学任务又承担竞技体育为国为省争光行业使命的高等体育院校,探索出了“体教融合”培养精英体育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尊重各自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形成“卓尔不群”的发展思想,从而更好地履行肩负的社会责任。

2.4 路径与方式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其社会服务涵盖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进而影响了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和方式。结合大学社会职能以及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实际情况,履行社会责任的可以从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物质条件等五个方面展开。履行教育领域的社会责任,就是发挥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职能,坚持“四为服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对在校生开展专业教育以外,还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成人教育和人才培训服务,开展教练员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师资培训等;履行科技领域的社会责任,就是发挥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职能,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区域体育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成果基础优势,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由高等体育院校牵头承担科研任务以及相关课题,为社会不同群体提供体育与健康相关服务;履行人才领域的社会责任,就是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依托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人才优势,组织体育相关领域专家围绕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为国家体育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等提供人力支持,为社会有关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专家咨询建议;履行文化领域的社会责任,就是发挥高校文化传承职能,依托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广泛传播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全面推广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文化活动等,充分展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履行物质条件领域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利用高等体育院校的场地空间、专业器械等物质条件,持续推进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实验室等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营造社会关心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更加注重途径和方式的创新,找准学校参与和社会需要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办学影响和效益最大化。

3 成都体育学院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9]高等体育院校成立于国家各条战线百废待兴之际,以国家发展需要、教育发展需要和体育发展需要为创建初衷,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10]。笔者所在的成都体育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42 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创办之初仅为培养体育师资的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正式融入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大格局,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之路;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积极抓住国内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凝练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以体为本、体医结合、体文渗透”鲜明办学特色,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进入新世纪,2001 年学校管理体制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调整为省部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校主动顺应这一变化,既主动回应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等战略号召,又积极观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服务能力、行业影响、国际声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近年来学校更是特别注重自身所担负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以成都市城市建设和功能打造新规划为契机,将新校区全面融入成都市东部新区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范围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以期担当起助力城市发展的“锚机构”角色,推动成都实现从“世界赛事名城”到“世界体育名城”再到“世界生活名城”的历史跃迁,努力当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贡献者。换言之,成都体育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牢牢把握了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认真落实了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切实承担起了社会所期待的职责使命,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征途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3.1 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作为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研究体育育人功能,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自己的责任与使命[11]。多年来,成都体育学院坚持以“新文科、新医科”建设为引领,以“一专多能”为目标,不断深化“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办学特色,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更新、多方协同培养、交叉融合创新、专业质量保障”等专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五类课程体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办学80 余年来,学校已培养了包括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美国运动医学会科研奖励委员会主任尤同建和奥运体操冠军邹敬园等为代表的10 万余名各类毕业生,在校学子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运会等国内外大赛中累计夺得金牌数超过600 枚。

3.2 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坚守以体为本、兴体强体的光荣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12]成都体育学院始终坚持“体”字当头,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体”的特色,把深度参与和服务国际重大赛事作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托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全力深耕国家奥运争光战略,主动对接2020 东京奥运会、2021 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北京2022 冬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组建起一批服务科学训练的科技支撑、科研攻关团队,举办一系列有关训练、竞赛、人才培养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主题会议、论坛,大力建设“训练、科技、医疗、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训练基地,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校顺利获批国家艺术体操训练基地、国家级体育科普基地等国家级基地以及天府赛事研究院、中华国术院等区域体育平台,成功承办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系列赛事和FISU 世界学术大会,搭建起FISU 国际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上合”马拉松训练基地、“上合”国家体育与运动康复研究院等国际、国内体育交往平台,为国家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3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西医结合运动医学的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2]成都体育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启运动医学研究的高等体育院校,于20 世纪50 年代率先在国内成立运动保健系、附属体育医院和专门科学研究机构,在运用中医药物手段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和运动疲劳的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郑氏伤科疗法”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体医渗透”办学特色,成功打造起集“运动促进健康、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诊治、运动康复、运动科技产品研发”五位于一体、具有鲜明成体特色的学科,培养了全国70%的队医,被社会各界誉为“国家队队医的摇篮”。多年来,学校全力支持运动医学团队参与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等国家战略,不断拓展在健身科普、体质监测、健康智库、医疗服务、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构建“医体融合、衷中参西”中国特色医体健康维护体系,依托3 家附属三甲医院、3 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2 个国家级体医融合科普基地,在全省21 个市州的近100 个区、市、县持续开展“我锻炼、我健康”科学健身巡回演讲,累计派出义诊队伍下基层为近万余名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题;圆满举办3 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论坛,成功创办全国第一本运动医学英文期刊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组建的专家团队先后为射击射箭、体操、短道速滑等30 余支国家队提供20 余项科技攻关和医疗服务,助力国家队在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中取得金牌20 枚,在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成体模式”。

3.4 服务文化强国战略,打造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高等体育院校是体育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在传承、传播和引领体育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成都体育学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以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为已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推进国际体育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以体育为媒介巩固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支撑。在80 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凝练办学过程中传承、创造和积累的风格、气质与传统,尤其突出体育文化传承与传播对于赓续中华文脉、促进文明互鉴的有效作用,于1962 年在国内最早成立体育史研究机构,汇聚了李季芳等国内一批专家,整理和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体育史料集、翻译了一批有影响的国外体育史专著;于2018 年在国内高等体育院校中率先成立历史文化学院并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规划打造以体育历史文化博物馆、运动健康科技馆、中医运动医学博物馆等博物馆群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地标;在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积极发声;建成了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体育高端智库——体育文化与宣传战略研究中心,围绕中华体育文化和新发展阶段体育宣传的理论与实践开展战略性研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出中国体育声音、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展现成体的新作为。

3.5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创新驱动、合作共享的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14]服务区域并与区域协同发展是一流高校的重要特征[15],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共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大学的存在而底蕴更加深厚,大学发展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而基础更加扎实。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在地方,主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体育院校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所在。成都体育学院作为国家原6 所部属高等体育院校中唯一布局在西南地区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伴随着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指引下,立足西部地区体育人口基数大、区域特征鲜明、体育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等现实情况,聚焦成都、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作出了许多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近年来,学校主动承担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引领者职责,深度参与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派出1 000 余名干部、师生全力支持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将新校区建设纳入成都天府奥体公园建设一体规划、同步打造,成为2025 成都世界运动会的主要承办地之一;学校创新探索高校承建省级代表队的办队模式,在艺术体操、散打、举重等项目为四川竞技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学校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排球联盟、四川省校园足球研究与指导中心等多个体育组织。此外,学校还兼顾区域健康事业发展,依托运动医学学科传统和办学积淀,先后为地方贡献了2所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成立了四川省社科联运动与健康科普基地、运动戒毒康复训练人才培养基地和运动戒毒研究中心等,构建起联动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面对新征程,高等体育院校责无旁贷、使命在肩,应当更加积极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承担更加突出的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真正履行好社会赋予的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将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今后必须思考和回答好的历史命题。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办学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期望嘱托责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