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建设与探索

2024-01-27郭明凯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对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需求越大。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点,文章对“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与考核方式及组织实施等进行了探索。发现“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促进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强化了学生工作实践应用能力,开启了一条创新人道教育、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新路径,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内涵更新与改革落地的有力实践,以期可以为兄弟院校国际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006-04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断上升,地区安全局势持续紧张,全球治理愈发迫切。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然而,在当前国际组织中,中国对国际组织的人力资源贡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基于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通晓国际语言和规则、掌握国际组织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际组织输送更多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成为当务之急[1]。2019年8月31日,全球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成立。学院作为一所专门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红十字人才培养、红十字文化传播和人道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教学科研机构,是国际人道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研究表明,高校开设微专业是培养国际组织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2]。红十字国际学院成立后,积极开展红十字与历史学、管理学、法学、传播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探索国际人道工作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创了“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结合工作实践,文章分析了“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构建模式,旨在为兄弟院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微专业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微专业的概念

微专业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共同创建的非营利组织edX在2013年提出。微专业是指聚焦某一学术领域、专业主题、研究方向或职业素养所提炼设置的一组序列化课程体系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对某一(交叉)学科领域或学术研究方向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或具备某一类核心专业素养或行业从业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主修专业学习或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才需要[3]。简言之,微专业就是以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供给为出发点,以构筑不同学科专业相互融合的立交桥为突破点,以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的课程群[4]

(二)微专业的基本特征

微专业在不同慕课平台上有不同的名称,常见的表述有专项课程(Specialized Courses)、项目课程(Programs)和学位课程(Degrees)等[5]。微专业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或辅修课程的明显区别在于,微专业强调的是针对某一学科交叉领域或特定职业所进行的专门定制的“小而美”的创新专业教育形式,是学生实现跨专业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新路径。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及工作实践经验[3,6],从培养目标、学生来源、课程体系、授课方式、授课师资、结业要求歸纳微专业的基本特征,即在培养目标方面,微专业是以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职业发展为导向,以灵活、系统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弥补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在学生来源方面,对于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在校学生保持原有专业身份不变,即不打破现有专业归属;社会学习者将微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的阶梯。在课程体系方面,微专业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整合,形成5—10门左右一组的核心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整合设计中突出项目、实践和案例教学的地位。在授课方式方面,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方式,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开设相关课程。在授课师资方面,微专业是跨学科专业教师、一线实践工作者或行业高层管理人员联合授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高度契合。在结业要求方面,完成全部高强度的跨学科课程及实践有关要求后,发放微专业课程结业证书,所学课程学分经申请可转换为学生归属专业的学分。

二、“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为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依托国内外专兼职师资的资源优势,面向在校本科生开设“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旨在拓宽学生的成长、成才路径和职业选择范围,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世界胸怀,通晓国际法则、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熟悉国际人道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包括红十字组织在内的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输送人才,为红十字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际人道组织提供人才支撑。

(二)课程体系构建

“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共设置6门课程,共计12学分、216学时,其中包括3门基础课程:红十字运动简史、国际人道组织及其工作、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3门核心课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国际人道法、人道资源动员与传播。每门课程均包括8次面授(每次2学时)、8次线上视频讲座(每次2学时)、1次专题讨论(2学时)、1项实践项目(2学时)。学习时间为期一年,分为两个学习阶段进行,每个阶段3个月开设三门课程。

(三)教学及考核方式

“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线下利用周末(必要时含节假期或晚上)时段进行授课;线上使用“直播+回放”或提前“录制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推荐或引入其他在线课程平台的公开课程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考核方式采取非标准化考试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提交相关的课程作业,完成课程学习后再接受考核,考核方式由授课老师自行决定,学生如有特殊情况未能通过课程考核可补考一次。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可获得“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结业证书。

(四)组织实施

学院聘请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际组织的专家师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国际人道事务领域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人道事务以及其他领域国际组织工作的能力。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时间以及后续实践实习等因素,学院面向在校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招生,不限定学生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经报名、初审、面试考核等环节,“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首期班共录取64名学生。录取的学生来自校内14所学院(含1所书院)。从学生所在学院看,录取人数前6位的学院分别为苏州医学院、社会学院、王健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其中录取人数最多的学院为苏州医学院(11名)。从学生所学专业看,录取人数前6位的专业分别为法学、预防医学、社会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其中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法学和预防医学(各6名)。从学科分布看,所录取的学生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及相关专业。

三、“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实践效果

(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途径。从“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学生所在专业来看,覆盖文科、理科、工科、医学等30多个专业;从学科构成上,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可以说“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建设实践打破了原有学院之间、学科专业之间的边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组织模式、协同开展复合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开拓了一个新的办学范式,也为今后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组建交叉学科教研平台、开启国际人道工作本科段招生提供了可行路径。

(二)改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学习时间、学习周期、学生来源、开课方式和证书管理等方面。“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学习为期一年,授课时间安排在周末(必要时含节假期或晚上),在校二年级本科生可以申请,不受专业限制,但要求学生学有余力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微专业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灵活的在线完成个性化自主化学习。考核方式主要是非标准化考试模式,具体由授课老师自行决定。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培养目标。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内容、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各项修读要求、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结业证书,学生可以向学院申请将微专业课程学分转换为学生主修专业的必修或选修学分,经学院审核并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集中组织认定。

(三)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微专业的实施方案除了要求完成课程内容外,还特别设置了实践和实习环节。学院不定期发布红十字志愿服务信息,学生需要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一定时长后才能获得结业证书,以期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效果。学院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等国际人道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签署了备忘录,为微专业优秀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和就业提供支持。目前,数名微专业学生已赴相关国际组织实习,实习期间的表现得到了所在实习单位的认可和赞扬。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门设立了“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奖学金。此外,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救护日、全国急救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红十字运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学生今后报效国家和服务世界打好了坚实基础。

四、“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建设路径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建立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微专业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凭借苏州大学综合性办学优势,学院可以吸纳校内外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作为微专业开设的基本保障。依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力量,聘请国内外专门从事国际组织、国际红十字运动等方向研究的优质师资和一线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协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邀请具有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专家、政府官员和社会贤达人士来校开办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增进对国际组织的了解,并鼓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实现国际人道工作人才的共同培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业务精良、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具有特色的微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质量,确保微专业高质量发展。

(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微专业有效实施的前提。课程内容方面,应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采取深入浅出、螺旋递进的教学方式设计微专业授课内容。课程设计方面,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不限于红十字运动简史、国际人道组织及其基本工作内容,更应推动课程的多元供给,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要多设计协作式学习活动,增加现场观摩教学和实践活动环节,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社会性交互[7],着力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不断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設力度,引入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支持的实物情景和实训操作的资源,进一步优化微专业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强大而灵活的在线教育体系。做好授课教师教学质量调研问卷,及时“拾遗补缺”,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加强与其他院校的联系,互学互鉴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三)拓宽交流与合作空间

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稳步有序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争取让其成为微专业学生的重要实习基地,努力打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就业路径。深化与国内外开设人道慈善教育的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树立协同作战思想,依托各自办学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师资推荐、人才培养模式、教材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实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定期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高层论坛、开设国际组织人才班或训练营等,研讨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理念、规范和标准,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开放型、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支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营造更好的国际舆论氛围;还要高度关注国际组织当前发展方向和改革任务,深化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8]

五、结语

“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是国际组织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内涵更新与改革落地的有力实践,是培育生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启动器”,也是国际组织学科向其他学科专业扩张和交叉渗透的“诱导因子”。从“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建设实践经验来看,以微专业作为切入口,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仅可行,而且能够“激活”有关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催化交叉研究团队的组建及深度合作,着力培育出一批结构稳定、富于创新、特色鲜明的实质性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产生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效益,为国内其他高校国际人道教育微专业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储昭卫. 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挑战与应对[J]. 高等理科教育,2022(03):99-107.

[2] 郑世高,范吉宏. 能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建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为例[J]. 科技风,2022(04):151-153.

[3] 周毅. 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微专业”建设实践探讨[J]. 情报资料工作,2021(06):5-12.

[4] 张旭. 强化微专业建设,打造完整本科教育[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3-25(A8).

[5] 王宇. 慕课微专业分析及其对我国慕课建设的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2018(12):25-32.

[6] 朱洁,黄海平.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校计算机微专业建设探索[J]. 软件导刊,2019(11):172-179.

[7] 余胜泉,王慧敏. 如何在疫情等极端环境下更好地组织在线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20(05):6-14+33.

[8] 张海滨,刘莲莲. 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中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2019年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论坛综述[J]. 国际政治研究,2019,40(06):122-137.

(荐稿人:池子华,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羅欣)

作者简介:郭明凯(1986—),男,硕士,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