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4-01-27陈虹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职业本科技能型人才健康中国

陈虹宇

摘 要:医药健康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于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提升的各环节中,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以及评价方式固化等问题开展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健康中国;职业本科;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65

1 研究背景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康服务产业人才在未来或存在較大缺口”,要“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医药健康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市场对医药类服务需求与日俱增,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会以9.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人民币22873亿元,医药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示着医药类人才需求的同步增长。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本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上升,医药健康行业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行业,产业结构正处于迭代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医药类专业人才的供给端,即医药类高等院校,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更高要求。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现代职教体系中的新兴力量,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当前我国的职业本科教育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部分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长与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高形成了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供给端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行业扩张中的对于人才的需求。医药行业现状引起的人才需求转变,推动着医药类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在当前医药类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本科类高校人才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行耦合的进程中,进行相关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当前医药类行业现状,立足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选择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该课程作为医药类专业中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度相对较高的一门课程,包含医药知识与营销实践等多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是医药类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代表性课程。文章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逐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探索医药类职业本科教育体系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2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教学主体的代表性问题是教师实践能力不达标,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建立在药物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目前,营销专业的教师缺乏医药相关知识,医药专业的教师缺乏营销相关知识,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从未在企业有过实践经历,因此在面对课堂上某些实操章节,这些教师由于理解不充分,往往更偏重于讲解理论知识点,或者在布置与评价实践作业时无从下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笔带过,造成纸上谈兵的局面。

2.2 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对课程培养就业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是结合了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药品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能利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医药营销的普遍理解还停留在卖东西阶段,认为只要能说会道就能把东西卖出去,殊不知当前的医药市场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对于医药营销的理解也早已不是卖东西这么简单。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难以激发,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加上教学模式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学时的不足,使得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无法真正了解这门课程。对于这门课程促进就业、培养就业能力也就缺乏认识,难以将课上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忽视了学习这门课程重要性。

2.3 教学理念单一陈旧,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在实践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仍以知识的讲述为主,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动性不高,被动听讲,容易出现“填鸭式”教育。信息技术的渗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调查作业时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往往直接搜索网上现有的调查方案与数据,缺乏自主思考。这种教师主导式课堂过于古板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的多元化需求,不仅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降低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2.4 教师主导评价环节,评价方式主观且片面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多数高校仍然采用教师主导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评价的主观化,在评价中强调教师的主观判断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性。教师主导式评价不仅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化,而且会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教师主导式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但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注重实践课程,对于实践成绩的忽视又容易导致评价的片面化。考核主体和内容的单一,导致学生对于课程实践的轻视,甚至偏向于将学习重点放理论知识点上,无法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对于人才培养有害无利。

3 醫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在该课程原有教学设置的基础上,发现从校内高标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到校外实训基地与实践形式的丰富上均存在提升空间。教学方式迭代升级、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一体化评价体系建立,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3.1 加强师资力量,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开展课程研讨,促进教学创新。课程研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跨专业讨论、开展集体备课则是课程研讨的重要内容。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通过定期交流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互借鉴经验,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跨专业讨论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研讨成果,共同制作课件、教材和讲义,促进教学过程标准化、内容充实化、画面优美化。跨专业讨论、集体备课作为课程研讨的两个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企业挂职锻炼,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可以有效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了落实企业挂职的方式,学校可以与企业协商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供教师们报名参加。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或空余时间深入一线的医药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获得丰富的职业经验。同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实践成果、企业案例、论文选题带回课堂,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故事,以更生动且有趣的方式教授相关课程。除此以外,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全面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不断地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教师们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企业挂职锻炼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协同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更趋先进化、专业化,为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2 丰富实训环境,加强校企联动匹配度

第一,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已有的实训软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在各教学板块引进与现实市场环境相似的实训软件,如新媒体营销实训系统、连锁企业运营加盟仿真实训系统、营销策划模拟教学系统等,在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建立与课程相关的实训平台,以赛促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活动,推动学科的发展。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实践,还可以体验到岗位的工作流程、项目协作开发等一系列实际经验,建立课程与岗位的认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形成集体智慧,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借鉴对方经验和做法。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在校外建设校企合作教学基地是推动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基地需要与现有的医药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医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机会。邀请企业医药工作者来学校讲座和带领学生实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带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可以加深他们对医药行业的了解。通过接触企业和参与营销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医药企业的运作模式,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快地融入团队。

3.3 探索教学方法,推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混合式与互动式教学则成为教育的新趋势。学导式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以学导式教学法为例。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同,学导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知识并激发学习热情。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在进行学导式教学法教学时,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教师需要在关键环节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进行实际操练的环节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掌握知识,并通过实际操练获得能力的提升。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化的时代。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在线教学资源和工具,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学习体验。例如,教师们可以利用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微课等方式,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对于课程中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慕课等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扩展,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课堂讲授所得到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在线教学资源,建立各种在线课程和案例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一些重大政策方针、社会热点时事等内容引入案例库,开展线上主题大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3.4 转变考核方式,建立多元主体评价模式

第一,建立教师、企业、学生多主体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让学生和企业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能够建立主体多元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方面进行评价,而企业则可以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则可以从课程中的所得所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建立教师、企业、学生多主体的考核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和学习资源。

第二,建立内容多样的考核方式。在过去的传统考核方式中,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忽略了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要素的考核。可以将学生课堂活动的表现纳入考核指标中进行自主能力的考核。例如,在线自主学习的程度、专题讨论的参与度,以及案例讨论的深度,都是能够反映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指标。这些考核指标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一评价标准更为公正科学。考核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在企业实习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医药营销方案策划、市场调研方案制定等活动,以此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医药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职业本科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培养适应医药健康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医药市场营销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在实践中,由于教学主体、内容、形式、评价等各方面的原因,这门学科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了实现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各主体方积极参与,由企业、学校和教师三方一同发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观研报告网.2016-2030E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及预测[EB/OL].https://www.chinabaogao.com/data/202201/566842.html.2022.

[2]李海东.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05):512.

[3]王国明,赵慧真,张媛媛,等.区域高职药学对接医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8891+96.

猜你喜欢

职业本科技能型人才健康中国
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