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对策
2024-01-27莫贤锐陈涛
莫贤锐 陈涛
摘 要:在新文科背景下,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尤为重要。本文以金融市场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阐述该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目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本文认为加强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有效融合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第一,统一教师思想、加强能力培养;第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考核机制;第三,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路径。
关键词: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52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坚实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核心课程,办好思政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而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将思政元素,包括思政理论、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以“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及其行为,达到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的效果。
金融市场学课程研究市场经济中各个金融子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是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文尝试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融合的对策,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1 文獻综述
随着教育部对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推进,围绕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也逐渐丰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侧重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王伟和黄颖(2021)以“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思政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发,阐述“讲好金融故事”的有效路径。乔玉(2022)从构建科学机制和立足“三教改革”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路径。陈鹏和陈荣卓(2022)从自觉论、协同论和系统论3种理论模式研究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问题,并提出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相关对策。
二是侧重研究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黄中生等(2022)研究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梳理了建设目标、思政元素、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何晓光和黄金波(2022)从金融工程内涵等9个方面挖掘金融工程学课程思政元素。周云洁等(2022)分析“中国金融简史”课程各章节的思政元素融合点,并阐述对应知识点与思政目标。丁克(2022)挖掘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主题,并具体分析该教学设计流程。
三是侧重量化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刘子怡等(2022)构建成长发展、能力提升和获得感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研究“会计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李凯伦等(2022)采用logit模型分析发现,男性、年级越高、成绩越好以及越感兴趣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越高。周华从等(2022)通过设置题目收集答案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研究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由文献综述可见,已有文献对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尝试去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2 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目标
2.1 课程思政设计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金融市场学课程可分为基础篇、市场组织结构篇和价格机制篇3个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经管类专业学生可以掌握货币市场、证券回购市场、资本市场等各个金融子市场的相关概念、组织结构以及运行规律等,为更好地防止金融“脱实向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与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课程思政设计目标
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设计目标在于让学生充分掌握该课程中蕴含的中国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围绕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等。引导学生在专业课堂学习过程中关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具体设计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3个层面出发,一是政治正确、家国情怀、全局思维、国际视野等,二是公平正义、平等思维、依法依规、团结友善等,三是道德修养、职业伦理、契约精神、诚实守信等。
3 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3.1 金融市场概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切入点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实践突显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上发展起来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金融市场学课程要注重从该前提出发。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查阅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脉络,思考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存在的问题以及日趋完善的思路,结合资本市场改革的案例分析,如科创板的设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改革中艰难探索走出的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3.2 货币市场——全局思维、核心意识
切入点之一: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调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政策方针。货币政策调节主要通过货币市场渠道来实现。教师在介绍货币市场的各子市场概念、功能和特点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关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理论。引导学生去了解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思考为什么需要调节经济目标以及在调节经济目标时怎么样协调好整体和结构的关系,以锻炼学生的全局思维。
切入点之二:货币政策及其他金融政策的实施背后突显出核心意识。金融政策的实施主体是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的政府、央行及其他相关监管部门。教师可以引入金融政策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发掘思考相关金融政策实施的背景、理论逻辑与党的智慧。例如,从央行的官网进入“货币政策”专栏,了解货币政策制度委员会日常工作和货币政策工具等,解读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货币供应量等相关数据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3 外汇市场——改革开放、国际视野
切入点是外汇市场涉及到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拓展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历程、我国加入SDR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分析当下国际贸易格局,引导学生们思考改革开放政策带来哪些重要影响、如何进一步深化渐进式改革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引入美联储加息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美联储加息对我国汇率的影响及其他经济效应,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3.4 金融衍生品市场——改革创新、探索精神
切入点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可包括制度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等。创新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正是金融创新的有力体现。教师在讲解本章节时,除了详细介绍各种金融衍生品的相关概念,还可以着重阐述金融衍生品的产生背景、设计思路以及所发挥的风险管理功能,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拓展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例如,讲解苹果期货的产生及其价格发现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是在融合本土元素的改革创新中大步迈进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启发学生对合作与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等问题的思考。
3.5 发行与流通市场——依法依规、契约精神
切入点之一:证券的发行和流通活动需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教师可以在介绍证券发行和流通具体流程基础上,拓展诸如《证券法》之类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分组查阅违规上市案例,讨论违规违纪的后果及其经济影响。倡导学生要做个遵纪守法好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落实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校园中要遵守校规校纪,在工作岗位上要遵守规章制度。
切入点之二:证券交易要求双方具备契约精神。证券流通是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的公平交易,遵守契约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原则。在西方经济社会中有关契约精神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有许许多多的案例,大到公司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活动,小到个人与商家之间的商品交易。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收集相关的素材案例去学习与感悟,布置作业谈心得体会等,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与契约精神。
3.6 金融市场的质量——风险意识、法治精神
切入点之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更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质量包括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与波动性等方面,这些相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教师可以引入2008年次贷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等案例,引导学生去思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背后逻辑,思考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等相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
切入点之二:金融市场的质量需要通过完善信息揭示等监管制度来保驾护航。教师在讲解此章节时,可以引入李克强的论述“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规章制度发挥的约束作用及重要性,进一步拓展证券、基金、期货等市场的法律法规,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考取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证书,拓展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为之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4 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对策
4.1 统一教师思想,加强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最大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来自专业任课教师。当前很大部分专业任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很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理应由思政类的课程作为主导,专业课程只需要完成育才任务即可。事实上各类专业课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作用,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许多专业任课教师自身的思政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高校应当鼓励专业任课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以统一思想,定期举办思政类培养班、课程思政竞赛等活动来提升思政能力水平和授课技巧,进而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4.2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考核机制
由于各类型院校之间存在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薄弱、地理位置较为闭塞等差异,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各类型院校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步骤渐进式探索适合本校各专业类型的实施方法。为了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以某个专业为试点,从院、系和课程组3个层面发力,配备具有实力的教师队伍、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完善监督评估体系。在教师层面应完善课程思政的考评、激励和培训机制,制定课程思政总体建设方案,成立考评小组,确立考核指標体系。在试点专业取得一定成效后,逐渐推广到其他专业。
4.3 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路径
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和拓展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与监督作用,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随着MOOC兴起,翻转课堂等手段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指定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分组研讨和答疑解惑,在课后通过作业或者实践来加深理解及巩固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同时需要注意除课堂讲解外,还可以通过多形式多场景将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路径中。例如,在课程实验或者社会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和鼓励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掘思政元素。
5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落脚点。在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应给予课程思政足够的关注度。专业课教师应肩负起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使命,不断提升能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凸显专业课教学的价值取向,把立德树人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王伟,黄颖.讲好金融故事:“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3):112116.
[3]乔玉.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3):3840.
[4]陈鹏,陈荣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139145.
[5]黄中生,董必荣,凌华,等.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22,(22):3741.
[6]何晓光,黄金波.金融工程学课程思政元素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1):4749.
[7]周云洁,单麟惠,肖晶,等.“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与教学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6163.
[8]丁克.“课程思政”在《经济法》课程中的思政框架构建与教学融入[J].经济师,2022,(7):186188+191.
[9]刘子怡,董必荣,王蓉,等.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22,(22):4246+71.
[10]李凯伦,贾冀南,韩光辉,等.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课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17):206207.
[11]周华从,陈秋月,洪海龙,等.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思考与实践——以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