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就业形态促进高校就业教育改革的三重逻辑与路径选择

2024-01-27杨惠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

杨惠

摘 要:新就业形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就业效应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就业形态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可归结为助力高校就业教育实效性提升的价值逻辑,体现就业教育的知识更新和体系创新要求的理论逻辑,回归高校就业教育的方向和本质的实践逻辑。改革路径在于推进常态化高校就业教育改革,促进长效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推动专业化高校就业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高校就业教育;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27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劳动关系和就业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所产生的新就业形态因其创新、灵活、自由等特点,受到了包括毕业生在内广大青年群体的青睐。数字经济中的新就业已成为拉动中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新就业形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就业效应在高校就业教育领域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有必要梳理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逻辑,反思高校就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寻找顺应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的高校就业教育改革路径。

1 价值逻辑:助力高校就业教育实效性提升

高校就业教育是帮助毕业生建立科学、系统的职业认知,并有能力解决个人当下和未来的职业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诸多传统行业岗位需求缩减,而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为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就业空间,已然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重要来源。新就业形态是指在数字经济、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伴随着消费升级出现的新型就业方式,毕业生对新就业形态的参与度和适应性情况,既是对高校就业教育实施效果的检阅,也从社会发展角度向高校就业教育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高校就业教育成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传统规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导致就业岗位数量缩减,无法吸纳大量毕业生;二是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加速,高校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人岗不匹配引起就业的结构性偏差;三是毕业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导致“慢就业”现象常态化发生,其中包括毕业生主动推迟择业时间进行人生探索或进修学习,以求为下一阶段择业做好准备的主动“慢就业”,也包括毕业生主观就业意愿与现实就业条件之间存在差异的被动“慢就业”。

新就业形态相较于传统就业形态,在就业模式、劳动关系、发展机会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升级,这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第一,从就业模式来看,零工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毕业生求职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相关就业市场的人岗匹配效率得以提升,即使是部分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比起传统企业的相关岗位,入职门槛也相对较低,为解决毕业生岗位不足问题提供了更多方案选择。

第二,从劳动关系来看,毕业生不必受雇于特定单位和固定场所,可以突破时间、空间、身体素质的限制,无差别地在全球选择就业机会,以独立个体的身份提供商品或服务,工作方式变得弹性化和多样化,这为因结构性偏差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带来更广阔空间。

第三,从发展机会来看,各类新就业平台打造了个性化就业生态,如全新的商品体系、服务标准、交易流程等,毕业生的技能和特长可在各类岗位施展并迅速得到市场反馈,这为更多毕业生提供了创新工作方式的机会,也促使部分慢就业毕业生积极行动起来。

2 理论逻辑:体现就业教育的知识更新和体系创新要求

高校就业教育是科学、开放、动态的知识服务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从传统的工业时代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就业规律在发生变化,高校理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升级就业教育方案。因此,根据新就业形态现状、趋势及其背后的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对现有就业知识进行理论升级,是高校就业教育自我更新和迭代的必然路径。

当前,高校就业教育机制存在一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就业教育知识内容与变化的职业环境相脱节。在传统就业教育目标框架下,就业知识通常被理解为求职经验,常规就业指导思路是帮助毕业生在了解个人特质的基础上,习得求职技巧以匹配传统工作岗位,以适应工业时代岗位要求。当传统岗位数量降低、新兴形态就业岗位大量出现,毕业生求职知识迭代滞后,就业知识解决就业问题的适应性显得不足;二是就业教育体系与就业育人本位相脱节,部分高校就业工作重心在就业率指标上,强调职位的专业匹配度,仍以标准化就业为主要服务方式,以对口就业作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这样的体系下,难免忽视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性和适应性问题,也很难为毕业生顺应新形势的个性化职业发展要求提供支持。

新就业形态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影响,所蕴含的岗位类型、劳动关系、发展机会等发生了变化升级,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这为高校解决就业教育发展矛盾问题提供了科学遵循。

第一,以就业教育知识的更新帮助毕业生提升职业选择能力。就业教育知识的开发基础是方法性知识,这是一种将职业过程中获取信息、工作技巧、判断决策、人际合作等进行分析、提炼、再造的知识,可视为对就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的整合和再造,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为这一整合和再造过程提供了大量素材,通过就业教育知识的更新,可以帮助毕业生掌握新形势下就业准备、择业过程和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高质量完成就业目标并达成个人职业发展的必要知识储备。

第二,以就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帮助毕业生获得职业可持续发展。就业教育体系是由就业课程、实践活动、职业辅导等工作内容整合构成的动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构成了动态的就业教育生态系统,影响着就业教育的质量。新就业形态中优秀从业者的行业知识、职业素养、链接模式与区别于传統就业形态,对人与环境的主动适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超越了高校传统追求专业上与职业相匹配的设定,高校应在对就业教育的知识和资源深度开发、分类和选择的基础上,调整教育体系,帮助毕业生在新型职业场景和发展中从容应对。

3 实践逻辑:回归高校就业教育的方向和本质

高校就业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毕业生提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教学,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职业认知,依托实践训练提升毕业生完成某些职业任务的能力,逐步形成其个体职业竞争力。新时期,外部职业环境变化的加快带来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涌现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工作内容、岗位类型和职业类型,毕业生就业真实场景发生巨大改变,高校就业实践教育内容和方式也要根据这一职业新趋势进行调整。新就业形态及其规律为高校就业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当前,高校就业实践教育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对就业实践活动影响毕业生就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工作世界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升级换代,劳动者的职业思维、工作价值和就业技能也在发生变化,部分高校对与开设专业无关的外部就业环境变化及其对毕业生职业发展可能性的影响认识不足,所对应的就业实践活动环节的缺失也成为高校就业数量和质量无法突破的重要原因;二是高校现有就业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社会性不足。传统的就业教育实践是在“人职匹配”理论框架下开展的,部分高校沿用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代替就业实践活动,以专业技能操作实践取代职业知识教育指导,以校园招聘活动代替职业世界探索活动,在毕业生就业认知和实践水平的促进方面未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高校就业指导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新就业形态对劳动生产要素的整合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生产资料呈现为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特点,这一趋势还为高校提高就业实践教育活动水平提供了借鉴思路。

第一,以合作共同体思维指导高校就业实践教育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全局,政府、平台、高校应成为合作共同体,协同促进毕业生在擅长的领域以各类职业形态充分就业。由政府牵头,运用政策调控等方式,在鼓励平台发展的同时要求他们承担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为毕业生多维度体验数字化时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关系提供政策护航;由平台分担,提供就业实践机会,帮助毕业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就业趋势、信息沟通、人际合作、应用创新等职业软技能,由此提升毕业生应对职业环境和要求变化的能力;由高校落实,以实践过程中相应就业指导来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化连接能力,进一步帮助毕业生提高应对职业趋势变化的能力。

第二,以项目化实践项目重构高校就业实践教育活动。新就业形态岗位的弹性化、灵活性为毕业生就业实践的即时开展扫除了时空阻碍,毕业生可带着职业项目任务参与特定的实践实习活动。在政府和平台的支持下,学校可打造数字化实践场景,促进毕业生自主体验职业价值交换过程,了解各类新兴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能力,帮助毕业生在多渠道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将所学技能职业化输出的能力,形成了整合并协调发展的就业动力系统,从而增强学校就业教育实践指导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4 新就业形态发展背景下高校就业教育的改革路径

高校毕业生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劳动力市场的中坚力量,培育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高校毕业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高校就业教育发展困境,应紧密结合培育社会建设优质人才的总目标,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高校就业教育改革的长效机制。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面向就业市场的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常态化。一是鼓励高校建立与学科教育平行且完整的就业教育体系。高校要丰富就业教育形式,实现既从学科教育上满足特定专业知识人才发展需求,又从就业教育上统筹人才职业发展规律,形成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建立行业、企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企业参与高校就业教育的政策制度。或独立模块、或联合项目、或资源支持,引导各类行业、企业以适切的方式参与高校就业教育,为帮助毕业生尽早掌握就业市场规律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加快知识更新,促进适应就业环境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长效化。一是鼓励政府建立与新职业相关的技能标准和管理体系。政府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中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情况,根据社会需求定期发布新职业。高校根据新职业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职业机会、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更新职业认知和实践模块知识,将知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职业环境变化的技能;二是建立健全就业教育师资团队。团队由校内就业课程教师、辅导员、校外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第三方职业辅导机构专家等共同组成,以多维度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主线,结合适应数字化时代劳动者素养培育的目标体系,推行“分段式、参与式、菜单式”教育方式,优化教育内容,完善就业教育课程模块体系,注重各模块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第三,深入科学实践,推动支持职业发展的高校就业实践活动专业化。一是开发校内外就业教育实践资源。围绕职业认知、行业探索、职业体验等职业发展要素,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有效推进多领域多渠道实践资源开发。解决好资源的选择性、规范性和适配性问题,研究制定实践资源评价入库标准,实现实操性强、可广泛运用的教育贯通体系;二是制定科学的实践体系与评价机制。一方面,解决好校内和校外实践资源的整合问题,如校内职业测评和校外人力资源专家解读相结合,校内团队合作实践与校外平台模拟任务实操相结合等。另一方面,解决好理论认知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问题,对于实践过程中学生职业认知与行为失调问题,要持续调节、及时纠偏,鼓励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场景内感知和适应环境需求和职业规则,习得在不同职业场景下自主或合作完成职业任务的方法,在实践中明确职业决策方向,提高职业选择能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为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高校要顺应形势,提高就业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从就业教育知识内容更新、就业渠道延伸和工作平台拓展等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促进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常态化,以适应随着科技进步不断迭代的外部就业环境,满足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日益更新的毕业生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纪雯雯.中国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J].新经济导刊,2020,(3):1728.

[2]侯鹏.以职业发展为中心的高校就业课程体系要素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71173.

[3]钟凯雄,劉奕涛.知识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5761.

[4]丁述磊,戚聿东,刘翠花,等.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重构与青年职业发展[J].改革,2022,(6):91105.

猜你喜欢

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都江堰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伤心的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
网店“卖”毕业生值得推崇
最“叛逆”的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回炉高考”的多重拷问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