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特质”下幼小衔接策略分析
2024-01-27赵阳
赵阳
幼儿园与小学多方面、多维度的差异给即将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带来了挑战与考验。基于核心素养下、站在儿童角度的“自下而上”研究,以儿童在具体教育活动情境的体验以及儿童自己对这些体验的解释方式为核心,探索全人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道尔顿特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体现,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环境衔接、个性化关注策略,主张从幼升小阶段开始进行核心素养衔接。
核心素养下的环境衔接。指站在儿童角度打破陌生环境的距离感,拉近孩子与学校的亲密度。第一,从熟悉的活动设施打破对小学环境的固化思维。让滑梯、沙池成为充满生趣的儿童乐园,让他们的学校记忆中不止有严肃、陌生的教学楼;第二,从幼儿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建设图书馆,按照孩子的特质规划不同区域,让阅读充满温度,从孩子的兴趣、喜好入手舒缓他们的身心;第三,引导孩子积累生活经验走向新的生活。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可以将孩子的生活照布置在教室中,与孩子一同分享生活,积极創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
核心素养下的个性化关注。道尔顿理论倡导:“每一个孩子都独特,每一个孩子都卓越。”个性化关注是核心素养的重点。第一,把握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道尔顿特质”强调创设双线育人模式,横向以班级为单位,纵向以“混龄家族”为单元。关注个体差异,倾听儿童的声音,通过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第二,把握儿童的能力与态度,侧重点放在主动性培养上。大量实验资料证明,儿童本身的主动性是身体准备、学习适应准备和社会性适应准备的基础条件。发展他们初步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实质性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具有契约精神,明确前进的目标。第三,把握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促进儿童生命自觉意识的初步养成。作为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体系中的个性化评价及激励机制,构成“激发愿望—积极实践—过程评价—正向激励—达成心愿—更高愿望”的学生成长动力系统。第四,促进儿童时间意识的初步养成。由于儿童年龄特点,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之间的转换界限不那么清晰,而小学生需要借助外力,如铃声或者老师的引导。基于双减背景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运用自己的课间10分钟,通过对时间的有效运用来促进自身进步。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