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式声乐教学反思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4-01-27张先仁

齐鲁艺苑 2023年6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教学模式

张先仁

(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多年以来,传统声乐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无论是在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还是在民间的私人课堂,通常是在一间独立的琴房,一位教师面对一个学生,以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的模仿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其通常缺乏科学系统的框架基础,往往采用的是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并在模仿中不断纠错改正的方式进行。

在漫长的声乐发展历史中,无论国内外,声乐教学的方式大致如此。从效果上看,一方面,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伟大的声乐教师培养出众多伟大的歌唱家;另一方面,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参差不齐,也存在一些误人子弟的情况。

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由于技巧的传承、知识的传递、审美的认知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声乐教学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在100多年前的意大利,伟大的声乐教师兰培尔蒂就已经疾呼——声乐已经走向衰退。

一、模仿式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模仿式教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最直观、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取的收益最大化。一方面,当授课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具备较高的演唱水平时,他可以通过对学生先天条件、发声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判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发声观念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如果在接受声乐教育的初期就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则能够帮助其提高分辨声音的能力,避免走上不必要的弯路,也有利于其声乐水平的快速提高。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异极大,在一些条件相对有限的区域,学生在入学时就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对于声乐的了解也比较匮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歌剧、音乐会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基本的声音感觉。通过对专业歌唱的鉴赏,建立起科学的声音概念,进而在课堂上,通过模仿同声部教师的范唱来尽快吸收歌唱的感性知识,达到迅速入门的目的。因此,模仿式教学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大多建立在师生同声部的基础之上,其中示范教师的声乐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模仿式教学占据了声乐教学模式的大部分领域,但是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其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兰培尔蒂(Giovanni Lamperti)斩钉截铁的说:“模仿他人的演唱得不到任何益处,因为您的身体的机能本能地就会对抗一个外面的强加给它的想法。”(1)参见:Giovanni Battista Lamperti.Vocal Wisdom[M].New York:Wentworth Press,2019。当你模仿他人的时候,他人的声音效果、演唱方式等等,都会成为外部的一个念头或者是思维,从而试图去影响你的身体与器官。而另一本专著指出: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目前亟待解决的基础技术性问题有合适解释的时候,才使得模仿式的教学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另外又指出: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艺术的原则已经流失和遗忘的原因,模仿性教学成了最普遍的和唯一的教学手段,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它的实用性。(2)参见:E.Herbert-caesari.The voice of the mind[M]Alma Caesari-Gramatke,2002。

记得笔者在上学期间也受教于模仿式方法的训练,不只是模仿自己的声乐教师的歌唱声音进行学习,同样也曾经模仿自己喜爱的历史上的声乐大师。因此笔者搜集了大量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下了很多的功夫,最后却效果甚微。重温兰培尔蒂大师的话语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人的内听觉与外听觉有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会导致我们对声音效果误判。为什么学生在模仿时容易产生错误的发音方向?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当人听到自己想要模仿的声音时,中枢神经会给身体发出指令,这个指令会传递到喉咙上。喉咙好像是一个“有想法”的歌唱器官,它会听从中枢神经给与的指令,去“制造出”相似的音响,使人的内听觉感到自己喉咙里产生的音响和需要模仿的声音很相似,这就会使唱歌的人误以为是做了正确的发声,殊不知内听觉的音响和外部的真正的音响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主观与客观没有统一,我们过分地相信了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没有真正地发现并实践客观规律,这样所谓的“正确的真理”反而是不对的。

因此这种单一的拙劣的模仿学习,大部分的结果不尽人意,因为这种模仿是偏离的模仿,和歌唱时正确的机理与生理状态相差甚远。就如同一个门外汉演员鹦鹉学舌般模仿各种歌唱家的声音,而不是能动地自主地歌唱。所以,声乐教学必须有充分的理论指导,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发音也必须有教师的判别与修正。

正如上述所说,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限制,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更为严苛,为了保证人体对声音的有效回馈以及学生对于自我演唱时音色的辨别,声乐教学需要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进行,从而辅助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对声音进行精准把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推进着声乐教学模式的改良和创新,在不影响原本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需要结合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融合传统声乐的教学经验,充分将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相结合,才能够高效地将声乐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声乐教学最大的成果是培养出学生独特的歌唱风格,也包括音乐的基本素养、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其中须注意的是歌唱的个性,包括声音、情感、表达、魅力、姿态或形象展现。在互联网时代,音乐线上教学为上述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可能,甚至逐渐走向了成熟。如可以录制视频,再通过各种APP实现师生共享,使线上评价成为最常见的网课形式。利用合理的教学知识指导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是现代声乐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笔者在平时课堂中经常使用一些“声乐小妙招”,为了帮助学生加强气息的对抗、支撑、保持,以及打开喉咙的练习。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求同存异。同的是气息的流动,声音的美感与流动感,异的是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演唱特点与表演风格。

此外,对现代化、科技化教学,笔者还有一些个人观点。

其一:在声乐课的前期准备方面,在上网课之前,让学生录一些平时练习演唱的视频,老师初步观看,给予指点。录制传输的视频不受网络直播延迟的限制,学生可以更加从容地做准备,更好地展示出真实水平。教师通过分析视频来判断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在上课之前心中有数,对学生的水平、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和定制。实际上声乐的教学在课堂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其二: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歌唱生理与心理的基本知识。教师与学生需要逐步摆脱完全通过课堂上的听觉来判断教学的正确与否,教师可以创新使用多维的教学手段,包括运用现代医学的解剖图片、比喻等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们借助解剖图、侧视图、肌肉组织图等,更好地了解关于歌唱和发声的生理原理。用一些生活中的直观的、具象化的例子,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理解到声音的变化或者声音与机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渐学会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或激发身体的功能与自身潜能,最终达到能动地、科学地发声。

其三:用录音、视频来验证,用伴奏音乐来创造歌唱的环境。笔者要求学生在一节课的最后阶段,或教学目的基本达成时,进行曲目演唱的录制。同时,可以使用伴奏音乐来模拟歌唱的环境。然后将课前课后的歌唱视频进行对比,教师和学生即可以清楚直观地发现上课前的问题,以及上课时对于问题的解决情况。学生在课下也可以通过两个视频,对比验证自己当下歌唱中的状态。这样前后印证,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提前知道学生下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其一,实施弹性的教学。由于存在着网络传送延时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之前将钢琴伴奏记录下来,然后推送到学生手中。针对交互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录制一段歌曲,然后交给教师,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解释,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刻停止,并将演示的音频传给学生,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语音延迟失真,防止不能进行实时交流导致的问题。对于某些演示细节不能准确表述的问题,可以提前制作一段相关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之前发给同学们,针对缺少情景和感染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的录像来弥补。同时将任课教师提前准备的课件以及微课的视频上传至教学网站,让同学们在网站上反复地下载观看。

其二,拓宽学习渠道。不管是在直播或录播,教师都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充分了解相关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情的了解与把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于声乐教学的合理认知,举例来说,学习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除了课上的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歌剧片段以及国际声乐大师的演唱视频,包括大师课的现场讲解等,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即以兴趣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笔者首先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介绍给同学们,并且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美丽苍茫的视频,以及廖昌永、张宇、腾格尔、布仁巴雅尔等不同的演唱者的演唱视频。接下来才是常规教学。最后安排一项延伸作业,根据几位歌者不同的演唱风格从声音、情绪、吐字、表演、感召力、台风等方面谈谈体会。

其四,设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建立某种激励机制,组织同学参加网络音乐会,讲座或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们在网络虚拟舞台上表演,激发学生的荣誉意识和学习热情。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彩排和实践,并与其他参与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学生倾听更多的声音,更加灵活地提升自我,利用交流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五,严格落实对学生的监督与评价。在线声乐课不仅要注重教学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依靠学生的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有效的监督。网络音乐资源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若其娱乐性超过了教育意义,则会导致学习重心的偏离。对于教学成绩的考核,必须要做到公开、透明、可控,要保证教师能够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教学反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的评估。未来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深度教育辅助,通过大数据、智能视觉技术等手段,对教育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三、开设线上集体点评云课堂的设想

相较于传统方式,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会议软件开设集体点评云课堂不失为对于线上教学模式的一次新型探索。学习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课程中,更体现在经常的网络联系中。相比较于线下课程,笔者认为线上课程真正的优势在于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邀请一些同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展开集体评价,正所谓当局者迷,任课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可能会受制于自己的教学习惯,而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观察视角不同,这样一来可以更全面地指出学生在演唱时所暴露的一些缺点,更有利于学生改正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舞台表演者,不仅仅是在演唱方面,其他方面也要兼顾。因此任课教师也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老师通过云课堂对学生进行点评,例如邀请台词老师对学生演唱时的咬字和发音进行纠正;舞蹈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形体表达;表演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演唱时的表情管理和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各专业老师的指点,能够使得学生的台风更加成熟,对于演唱情绪的把握更加深入。

不只是教师们积极参与,云课堂更要要求学生们集体参加。同学们可以通过线上课堂进行“云听课”,一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同学,可以通过线上反馈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如对演唱者的表演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教师总结归纳,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云课堂的优势在于其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认为,要充分地把握网络声乐教学的独特性,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鉴赏、纠错能力,拓宽视野,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声乐理论水平。开设线上集体点评云课堂的尝试是对声乐课程与教学的开拓创新,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考验与锻炼。

四、对网络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逐步发展,无论是传统教育培训还是高等院校教育,对于短视频、微课堂等网络教育模式的开展都进行了新的试验。以校为单位的网络课堂的成立,利用互联网“云空间”的储存模式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模仿式教学的传统模式,线上教学也为声乐教学模式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传统模仿式教学的不足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因此笔者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技术对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化做如下总结:

其一,互联网拥有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能力。通过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更新传统模仿式教学中的训练内容,因材施教,对个人的音色、节奏、音准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大数据比较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规划,将教学效果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到精准捕捉,及时解决。

其二,通过互联网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地数据转换,找出学生能力的薄弱之处,再结合先进的技术对学生展开专项练习。举个例子来说,一名学生的音准非常的好,但是对于节奏的处理比较差,我们可以利用录音设备采集该生的演唱,对发现的节奏问题进行分析整合,随后展开针对性的节奏训练,并提供有效的训练报告和统计数据,为其教师的线下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同样的,线上教学模式目前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网络传输拥有着信号不稳定的隐患,因此在实时课堂中会出现画面延迟,音画不同步等问题。这样一来师生在网络课堂的交互上难以同步,课堂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其二,部分硬件设备存在不兼容的情况,若是设备出现故障会更加耗费心力。目前许多声乐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对各类直播平台(软件)的操作还没有做到得心应手,对于硬件设备的使用也不够熟练,这也说明了线上课程开设的关键之一正是对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控程度,这时刻提醒着我们,科技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了解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针对学生的需求,加快构建和推动高校网络教学课程的建设,并尽快融入到教学之中。

其三,目前线上教学只是初窥门径,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依然没有走出模仿式教学的范畴。目前我们还没有将互联网的计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信息传播的先进性体现到具体的线上课堂中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讨论,线上声乐课堂的独到之处还有待挖掘。

结语

传统模仿式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但在新时代的声乐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上好一堂声乐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更不能单纯地遵循传统教学方式,怎样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当代声乐教学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笔者提议,可以将系统的训练和声乐知识的传达集中在线上课堂,而对于具体作品的处理,演唱时的情感表达这些主观的训练放在线下,二者互补,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其对于作品的掌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强调教学的思维、歌唱的思维,这些思维的完善需要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在歌唱下的活动,掌握二者的相对关系,了解“内听觉”和“外听觉”对歌唱者状态的影响,再通过严谨的练习去验证歌唱的思维状态是否正确。这种教学方式的推广不仅需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思维,也是在考验着授课教师的经验与智慧。

正确的观念与理念是顺利开展声乐教学的必要条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位负责任的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素养。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要清楚什么是好的声音,还要清楚好的声音如何获得。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的声乐教育需要理性地接受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地面对网络时代对声乐教育所带来的转变。正如上文中所提出的,声乐教学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多角度、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人声这一世界上最美的乐器,去实现灵魂的歌唱。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