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眼中的“小学”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
2024-01-26何秀梅李雪平
何秀梅,李雪平
(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2.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问题提出
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顺利过渡,适应小学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为后继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若过渡自然,积极的入学体验有利于提升儿童以后在学校生活的情感态度、社会积极性以及学业成就感,也可为未来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奠定良好基础。如果儿童初期的入学适应就出现困难,可能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行为与社会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业水平,甚至还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其中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强调各个主体应该秉持“儿童为本”。然而在现实中,幼小衔接受制于成人群体视角,有来自于社会环境应试教育压力的下移,有来自于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还有来自小学教师强烈的教育期望[2]。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和家长应相信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潜力,倾听儿童的心声[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儿童从成人的视角中分离出来[4],以儿童为本进行幼小衔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对幼小衔接的认知研究、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现状研究及价值研究、不同群体儿童的幼小衔接研究等方面[5]。尽管这些研究意识到幼小衔接应该关注儿童,要从儿童立场出发进行幼小衔接研究,但儿童还处于语言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清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导致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儿童“失语”的问题[6],缺少对儿童实际生活的聆听以及真实体验的研究。儿童拥有复杂与强大的认知特征,在学习第二语言、绘画、思考哲学问题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7]。因此,本研究以幼儿的绘画作品为依托,通过幼儿特有的方式探索幼小衔接,了解大班幼儿在衔接中的感受,聆听其声音,以为高质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首先,在幼儿园的选取上,选择n 市某公立幼儿园,该园以美术课程为特色,秉承以美育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主张基于情感体验的幼儿美术活动与实践,深入开展创意美术课程体系。其次,在幼儿方面,随机选取一个大班,该班级处于大班下学期,一共有44 名幼儿,缺席2名幼儿,有42名幼儿参加绘画活动并接受访谈。
(二)研究方法
1.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剖析,以便了解幼儿知识能力、认知倾向、技能技巧、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8]。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及其对作品的讲述,了解幼儿内在的思想,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如何思考、感受和看待外部世界。绘画活动进行之前,n 市某公立幼儿园大班幼儿体验了“小学一日游”活动。绘画活动于“一日游”活动结束后第二天进行,以“我心目中的小学”为主题,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绘画。完成绘画作品后,研究人员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分析幼儿绘画的整体效果,包括画面布局、色彩、线条等;另一方面,分析绘画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了解绘画作品中人、事、物的关系,进而解读幼儿眼中的“小学”。
2.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者进行交谈来收集数据和了解被访者思想、经验、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此次访谈对象是大班幼儿,访谈时间在绘画活动结束后,访谈内容包括幼儿对小学的环境、学习、生活、老师、同伴以及入学准备等方面的认知。在获得幼儿的同意后,选择一个安静、私密的地方,确保没有其他人的干扰,通过逐一访谈以了解幼儿对“小学”的认知。在预先设计的访谈提纲基础上,给予幼儿自由回答的空间;同时根据幼儿谈话的内容调整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顺序,以全方位地了解大班幼儿对升入小学最真实的想法。为了确保访谈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研究人员向班级老师说明研究目的与录音的原因,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每名幼儿的访谈时间为5~10分钟。
(三)数据编码与结果
通过NVivo12 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即基于扎根理论,对研究资料进行逐级编码[9]。第一步,开放式编码。将42 名幼儿的绘画作品与访谈内容一一对应,并将访谈的42 条音频逐字转成Word文档,把图片和文字导入质性分析工具NVivo12中进行分析。逐篇逐句精读文本数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注点,选择关键词或短语,最终得到504条原始语句,提取了40个初始概念,部分开放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开放式编码示例(部分)
第二步,关联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寻找初始概念之间的关联,形成“对小学的期待”“对小学的担忧”“入学所需准备”等12 个概念类属。第三步,核心编码。对已发现的所有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概括出具有统领性的5 个核心类属,按照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是“入学准备”“小学校园环境”“人际交往”“小学学习”“小学生活”。幼儿眼中的“小学”三级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幼儿眼中的“小学”三级编码
三、结果分析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天性中自带着一种探究、思考、质疑的本能[10]。他们往往会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很多“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探索来了解世界。儿童没有成人的经验丰富,但其思维方式更加直观、简单,也更加纯真和自由。因此,基于42 名幼儿绘画作品及访谈来探寻幼儿眼中的“小学”,通过三级编码与分析发现,幼儿眼中的“小学”主要体现在入学准备、小学校园环境、人际交往、小学学习、小学生活5个方面。
(一)大班幼儿眼中的入学准备
入学准备在所有一级节点中参考点数最多,总计145个,说明入学准备是幼儿迈入小学阶段最关心的一点。按照参考点数降序排序,依次为对小学的期待(52 个)、对小学的担忧(51个)、入学所需准备(42 个)。首先,在对小学的期待方面,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学习知识与戴红领巾是幼儿较为期待的。可见,幼儿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对新知识、新环境以及小学生身份充满了向往。其次,在对小学的担忧方面,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游戏和玩具少了、作业多是幼儿较为担忧的。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段,学习目的与学习方式也不同,幼儿面对未知的环境,内心会充满担忧。在访谈中幼儿提到“上小学的时候我想在天上上课,这样老师就发现不了我,我就不害怕上课了”,在绘画作品中画了自己躲在云朵里面上课的情境(图1)。最后,在入学所需准备方面,按照三级节点参考点数降序排列,前二为学习准备、习惯准备。较多幼儿做了学习准备,而这些准备一般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如在访谈中幼儿提到:“我每天都会写日记,妈妈说上小学就带我出去玩,我就可以把自己所想象的、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写下来,变成一个非常优秀的作文”。还有一些幼儿做了习惯准备,如“坐姿端正、摆书包、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图1 在天上上课
(二)大班幼儿眼中的小学校园环境
小学校园环境在所有一级节点中参考点数处于第二,共计133个。在二级节点中,按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为广阔的操场(48 个)、高大的教学楼(43 个)、不一样的教室(42 个)。首先,在对操场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向往”和“很大”的参考点数较多,分别为21 个和19个。在绘画作品中幼儿对操场的描绘很具体,表现为操场上有跑道、篮球架等设备,还有同学在操场上玩,有奔跑的、打篮球的(图2)。在访谈中一些幼儿认识到小学操场有分类的运动区域,如“小学操场有打乒乓球的,还有打篮球的地方”;另一些幼儿认为“我喜欢运动,所以我参观完小学印象最深的是操场”。其次,在对教学楼的认知上,按照三级节点参考点数降序排列,前三为很高、很多栋、很多层,说明幼儿认为小学的教学楼很高大(图3)。由此侧面反映出幼儿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最后,在对教室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桌椅的参考点数最多(20 个),黑板的参考点数次之(13 个)。在访谈中较多幼儿提到“小学可以一个人坐一个桌子”“桌子下面可以放书”“黑板很神奇可以动”,可见,幼儿被教室的桌椅和神奇的黑板(图4)所吸引,期待有属于自己的桌椅和活动空间。
图2 操场
图3 教学楼
图4 教室
(三)大班幼儿眼中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在一级节点中共有103个参考点。在二级节点中,按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为对老师的认知(52 个)、对同伴的认知(51 个)。首先,在对老师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老师很凶与很温柔的参考点数较多,分别为14个和11个。在访谈中询问幼儿为什么觉得老师很凶,一些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说的”“哥哥姐姐说如果上小学做作业偷懒,老师就会让我们请家长,还会罚站”。可见,幼儿的家庭成员会在不经意间把老师严厉的形象传递给幼儿,导致幼儿认为小学老师很凶。还有一些幼儿认为小学老师很温柔,因为觉得那天见到的老师都很温柔。可见,通过实际接触和亲身经历,幼儿会逐渐调整他们对小学老师的认知。
其次,在对同伴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交新朋友”和“长大了”的参考点数较多,分别为34 个和17 个。在访谈中幼儿提到“我想交好相处、有礼貌、会说英语、爱学习的朋友”,在绘画作品中画了自己和好朋友在小学操场上踢足球、在小学食堂吃饭等场景(图5、图6)。可见,幼儿非常渴望在新的环境中交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访谈中幼儿也提到“小学同学都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还可以当班长,管整个班级”。可见,幼儿以自己为参照,看到了小学同学在外表和能力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幼儿对长大和权力的理解,希望自己上小学后能成长为成熟和有责任感的人。
图5 和好朋友在操场上踢足球
图6 和好朋友在食堂吃饭
(四)大班幼儿眼中的小学学习
小学学习在一级节点中共有53 个参考点。在二级节点中,按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为课程(31 个)、上课时间(22 个)。首先,在对课程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有很多不同的课程与最喜欢的课程参考点数较多,分别为16个和15个。在访谈中幼儿提到“小学要学习很多课程,如语文、数学、美术”,在绘画作品中画了自己在美术课上做手工的场景(图7)。可见,幼儿对小学学习有自己的期待和兴趣。其次,在上课时间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按编码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为一节课40分钟和课间10分钟。幼儿对40分钟一节课的接受程度不同,在访谈中一些幼儿觉得“自己可以适应40 分钟的上课时间”,另外一些幼儿觉得“40分钟太漫长了”。幼儿对课间10分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幼儿认为可以去操场玩(图8),有的幼儿认为可以聊天与喝水(图9)。
图7 做手工
图8 课间在操场玩
图9 课间喝水
(五)大班幼儿眼中的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在一级节点中共有49 个参考点。在二级节点中,按参考点数降序排列,依次为宿舍(33个)、专门就餐的食堂(16个)。首先,在对宿舍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洗漱用品”和“温暖”的参考点数较多,分别为21个和12个。一方面,幼儿注意到宿舍的洗漱用品。在访谈中幼儿提到“我想住在小学的宿舍里,自己刷牙”,在绘画作品中画了水杯、牙刷等(图10),说明幼儿期待在生活上独立地照顾自己。另一方面,幼儿注意到宿舍的温暖。在访谈中幼儿提到“小学的床躺上去很暖和,黄色的灯也暖暖的”,在绘画作品中画了上下床、吊灯(图11),说明幼儿很关注舒适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环境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安心。其次,在对食堂的认知上,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幼儿关注食堂的餐桌与餐盘。在访谈中幼儿提到“我喜欢小学里面的食堂,那是专门吃饭的地方”“长大了就要用餐盘”,在绘画作品中画了食堂的餐桌、餐盘、食物等(图12),说明幼儿意识到空间的分类和自己年龄的变化。
图10 宿舍的洗漱用品
图11 宿舍的温暖
图12 食堂
四、讨论
幼儿用亲身体验传达出自己在幼小衔接中最真实的心理诉求、主观体验、期待与困惑,这些都是幼儿特有的,且有价值的认知。追溯幼儿的认知世界,能将我们带入幼儿的心灵世界,去感受幼儿最直接、最真实的心理[11]。编码结果发现幼儿眼中的“小学”具有如下5 个方面的认知特征。
(一)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心理认知
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心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理性地对待挑战,也是幼儿成长的必要过程。从入学准备的二级节点可以看出,对小学的期待和担忧参考点数都在50 个以上,说明幼儿对上小学这件事既期待又担忧。幼儿对生活有强烈的探索欲,他们非常期待上小学。具体表现:学习知识处于三级节点的首位,说明幼儿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望;戴红领巾处于三级节点的第二位,说明幼儿认同小学生这个身份,希望自己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从三级节点还可以看出,幼儿积极与环境互动,如去神奇的小卖部,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好吃的,通过自己的方式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这些都反映了幼儿有自身发展的需要,并非在外显行为上被动接受上小学这件事,而是对成长和转变充满了期待[12]。
与此同时,面对未知的环境也有很多担忧。断层理论认为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会出现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方面的断层,这些断层会给幼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13]。从三级节点可以看出,游戏和玩具少了、作业多、午休困难等都困扰着幼儿。有研究表明,个体到陌生场景,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孤独、胆怯、彷徨、无能为力等情绪体验,严重时还会造成疲惫、紧张、失眠、压力大等状态[14]。幼小衔接是幼儿生命初期的一次重要过渡,新环境和陌生人等多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感,对幼儿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二)渴望奔跑与跳跃的身体认知
奔跑与跳跃是幼儿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在奔跑与跳跃中提高对身体的认知。从校园环境的二级节点可以看出,广阔的操场处于首位。在绘画作品中,幼儿奔跑与打篮球等场景也多次出现。可见,渴望奔跑与跳跃是幼儿的天性,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原动力。身体意识的觉醒源于运动,这种觉醒是人生命意识的开端,即人与生俱来的爬、走、跑、跳等身体基本能力,是人类探索世界、与环境互动的最基本方式,能帮助个体感知身体,促进大脑和身体发育,进而认识生存、存在与客观世界[15]。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幼儿很少有机会释放他们运动的天性。一方面,大多数幼儿都生活在城市中,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运动的空间有限,例如,在访谈中幼儿提到“我每天放学都只能在小区里面奔跑”;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到电视和游戏,运动的时间被分割,身体的能量没有得到释放。综上,幼儿对操场的憧憬表达了他们渴望用身体去感知自己生活与生存的世界。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
在人际互动中,个体都会对人际关系有自己的认知,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定的心理组织,它们是由个人的经验、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所决定的[16]。在人际交往的二级节点中,对老师与同伴的认知参考点数都在50 个以上。可见,幼儿非常重视小学阶段的人际交往,且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自己的认知。在访谈中幼儿对小学老师的期待,具体表现为“温柔”“漂亮”。在同伴关系上,大多数幼儿表示自己想交“温柔”“可爱”“学习成绩好”“很好相处”“可以一起玩”的新朋友。可见,幼儿想在升入小学时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同伴关系。有研究发现,幼儿进入小学后会有更强烈的欲望去建立亲密关系[17]。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出现社会结构的断层,与曾经熟悉的老师和同伴分离,陌生的环境会让幼儿不适应。亲密的师生关系和同伴交往能够给予幼儿正向积极的反馈,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体验到安全与爱,进而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四)期盼与困惑共存的学习认知
期盼与困惑共存是幼儿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幼儿既渴望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知识,又对未知领域感到不安。从小学学习的二级节点可以看出,课程排在首位,说明幼儿对小学学习充满了兴趣,也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幼儿对小学学习的期盼主要表现:(1)在学习内容上,希望上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如“最想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可以跳绳”。(2)在上课时间上,喜欢40分钟一节课,理由是“安静听课40分钟可以学习很多知识”;自己安排课间10分钟,如“下课10 分钟可以看会书”。可见,幼儿对于小学学习的关注集中在学习品质上,对学习有着好奇心、想象、兴趣、专注力、自主性等。同时,幼儿对小学的学习也有一些困惑,如“觉得40分钟一节课太漫长了,自己不能适应”“作业太多”等。相比幼儿园,小学的学习环境更加正式,学习方式更加系统,学习规范更加严格,幼儿面对新的情境、挑战或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出现期盼与困惑共存的学习认知,但这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五)自理与独立的生活认知
个体具有两种内部驱动力,一种是由人的生物本能需要而产生的原始内驱力,如饥饿、睡眠等,另一种是因为社会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这是一种高级的内驱力,如自主、自尊、自信、坚持等精神品质[18]。从小学生活的三级节点可以看出,宿舍设备位于前列。在访谈中幼儿提到“小学有自己的床”,并表示“小学可以自己洗澡和刷牙”。可见,幼儿渴望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希望可以脱离父母的帮助,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这正是高级内驱力的表现。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能动作用[19]。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所有行为都是对现实世界积极建构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解释客观世界,实现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幼儿渴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表现,也是幼儿作为有能力的个体,对自身有了具体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幼小衔接的实践路径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直接经历者,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幼儿本身,保护和唤醒幼儿的天性,鼓励幼儿探究、追问和思考,并从幼儿经验与认知出发,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20]。
(一)立足儿童视角,增进幼儿心身适应能力
首先,要与幼儿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幼儿对上小学有很多担忧,如害怕游戏和玩具少了、作业多等。在访谈中询问幼儿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忧,一些幼儿回答:“哥哥姐姐每天放学都要做好多作业,没有时间陪我玩耍”。但经过仔细交谈后发现,幼儿口中的哥哥姐姐已经处于小学高年级了。可见,幼儿对于升入小学的担忧受到了家庭成员的影响。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内心感受与心理变化,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小学,避免过多外界因素干扰幼儿的认知。有研究表明,幼儿升入小学前后的心理压力,从时间维度划分可以分为入学前期和入学后期的心理压力[21]。幼儿一般向外求助来应对入学前期的心理压力,如让家长陪同去上学。在此阶段,家长要鼓励幼儿主动倾诉自己的担忧和害怕,积极接纳幼儿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并慢慢学会控制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相信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给予帮助与支持,激活幼儿自我修缮的心理适应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便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生活探索能力,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应对入学后期的心理压力。
其次,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运动,缓解幼儿紧张、焦虑的情绪。体育运动是幼儿的天性,每个幼儿都非常喜欢小学的操场。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动作能力、改善饮食习惯,锻炼意志,进而提高心理素质、情绪状态与社会交往能力[22]。在幼小衔接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的操场与运动设备,让幼儿参与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充沛的精力应对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幼儿对操场有不同的认知。这是由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的,有的幼儿被操场分类的运动区域所吸引,有的幼儿喜欢运动所以喜爱操场。在幼小衔接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操场使用中给予幼儿多元的选择和支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体育运动,并及时进行规范和监管,确保幼儿的安全,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二)建立平等关系,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给予幼儿稳定的情感支持,使幼儿感到被接纳、尊重和关心。幼儿觉得小学老师很凶。虽然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内心希望有平等的人际关系,渴望在关系中得到尊重。幼儿作为社会的个体,要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场合中互动,但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权威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教师高、幼儿低。人本主义认为建立平等安全的人际关系,要做到三点,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与设身处地[23]。因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第一,要做到与幼儿坦诚相待,即用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幼儿。第二,承认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感受与行为。一方面,在入学前,通过各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入学后,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多与幼儿接触,营造宽松的环境,帮助每个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第三,要具有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体验幼儿的感受和处境,理解幼儿在新的环境中需要被积极接纳,关注幼儿情感状况,通过情感共鸣,建立信任、尊重和平等的师幼关系,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担忧。幼儿非常渴望在升入小学时交到新朋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帮助幼儿发展各种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解决冲突等;与同伴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感受友谊,发展亲社会行为。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提供互动的机会,让幼儿相互认识、交流和合作,帮助幼儿找到集体的归属感,逐步融入小学生活。幼儿认为小学同学都长大了,将小学同学看作是更成熟和有责任感的人。在幼小衔接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成长动力,并让幼儿承担班级中的一些责任,逐步培养自信和责任感,帮助幼儿成长和发展。
(三)关注学习品质,增强幼儿学习适应能力
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知道小学有很多不同的课程,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可见,幼儿对小学课程充满了兴趣,并且关注点集中在学习品质上。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2 个基本维度,涵盖好奇心、兴趣、主动性等10 个核心要素,其中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动机维度下的核心要素,也是幼儿基于内在需求唤醒并维持行为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能量[24]。从幼儿园到小学,个人身份角色、学习环境与行为规范都发生了转变,一些家长担心幼儿不能适应这样的改变,也怕幼儿上小学跟不上课程,在幼儿的学习培养上偏向知识准备与技能学习。高质量的教育应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态度与良好行为倾向,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25]。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品质远比某一个特定的知识对幼儿影响更深远。幼儿对小学课程有自己的期待,如有的幼儿喜欢美术课,有的幼儿喜欢体育课。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同时,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小学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同学科的乐趣。
其次,给予幼儿适当的任务与挑战,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访谈发现,幼儿对小学上课时间“一节课40分钟”的适应程度不同。因此,在幼小衔接中,一方面,教师要适当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特点,根据幼儿的注意力与学习能力,将学习时间分为多个小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较长的学习时间。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培养注意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幼儿对小学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创造有趣和多样化的情境,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以及能亲身动手体验的材料,如积木、拼图等,鼓励幼儿主动探索新事物,引导幼儿从好奇心出发,发现新知识带来的快乐,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专注力,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以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迈向新的学习和成长阶段。
(四)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幼儿生活适应能力
首先,提高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以适应小学宿舍生活。幼儿尤其关注宿舍的洗漱用品,如水杯、牙刷,并希望自己能住在小学宿舍,自主完成生活起居的任务。这表达了幼儿对独立生活和成长的渴望。埃里克森(E.H.Erikson)的发展理论表明,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26]。在入学期间,如果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就会感到自豪,如果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就会产生不适感和自卑感。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幼儿早期的生活能力与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家庭中每个成员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和习惯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我国隔代教养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与祖辈共同生活的概率更大[27]。隔代教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轻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祖辈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和保守,在照顾幼儿时往往比较溺爱和纵容;很多祖辈认为幼儿年纪小,常常代替幼儿做很多事情,导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等等。在教育的过程中祖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幼儿被温暖的宿舍所吸引,说明幼儿关注宿舍的舒适感,良好的休息环境能让他们感受到小学生活的归属感。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营造温馨的休息环境,让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家长要帮助幼儿调整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其适应小学的作息,以确保幼儿在小学生活中能够保持精力和充满活力。
其次,增强幼儿的纪律与秩序意识,以适应集体用餐。幼儿意识到小学有专门就餐的食堂,并期待自己可以在食堂就餐时使用餐盘。这反映了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自己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在幼小衔接中,一方面,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就餐时,向幼儿解释小学食堂的规则和习惯,培养就餐行为,如吃饭时不说话、尊重别人的用餐空间等,让他们有一定的预期和了解。另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取放餐盘、餐具,正确使用筷子或刀叉,自行清理餐具和就餐区域;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选择食物,培养他们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
学界一直强调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承认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倾听儿童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决定和行为。而现实中往往难以将这一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本研究基于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及访谈资料,从幼儿特有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去探索新的幼小衔接方式。从研究结果来看,大班幼儿眼中的“小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心理、生理、学习环境、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幼小衔接中,教师和家长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特征,从生理到心理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曾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