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项目教学中学习支架的设计

2024-01-26李青

中国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设计

李青

【摘 要】学习支架在劳动项目教学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实现从现有水平向学习目标水平的跨越。教师应注重学习支架的搭建,从“提供表格支架,指向探究意识”“设计问题支架,指向思维能力”“搭建同伴支架,指向团队精神”等方面入手,助力劳动项目的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劳动项目 学习支架 设计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1。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百步小学一线教师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利用劳动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动手能力等。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将劳动项目教学等同于让学生自主实践,“少教”甚至“不教”,导致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手足无措,无法取得理想的劳动项目成果。

很多研究证实,无指导的活动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指導的发现”和“支架式探索”比“无限制的发现”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学习与迁移[2]。笔者结合自身实践,通过提供表格支架、设计问题支架、搭建同伴支架推动项目探究(见图1)。下面以浙教版劳动教材五年级上册项目三“多彩生活劳动创—LED灯用处大”(以下简称“LED灯用处大”)为例,解析如何利用多元支架优化项目实施过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图1 劳动项目教学中的学习支架

一、提供表格支架,指向探究意识

在劳动项目教学中,要了解学生与该项目相关的生活经验,区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运用表格支架能引导学生在调查、思考、评价中,把隐藏的思维呈现出来,进而调整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深入探究。

1. 调查表—分析整理

劳动项目入项时,经常需要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网络搜索、书籍查找等方式去收集信息。调查表可以帮助学生有目标地将信息分门别类,获取有效资料,提升分析整理能力。

在开展项目“LED灯用处大”时,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LED灯,只是平时不太留意。笔者设计了“LED灯小调查”表格,从物品名称、LED灯造型、功能三个方面让学生去探究,根据调查去总结自己的发现。调查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还锻炼了学生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也为“LED应用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KWH表—筹划设计

新课标指出,“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束条件,制订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发展基本的设计能力”[1]6。KWH表从“Know”“What”“How”三个维度对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对劳动项目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发展筹划设计能力。

在项目“LED灯用处大”中,在学生充分交流调查表后,教师发布“关于LED灯的KWH表”,帮助学生梳理已知、未知和想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已经知道“LED灯节能环保,用途广泛”,想知道“LED灯可连续使用多久”,想解决“如何自动调节亮度”等问题。借助KWH表,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参与的劳动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相互分享交流中,使思维向更高处发展。

3. 反思表—拓展迁移

反思表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促进反思能力的提升,又能让学生把在本项目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运用到其他项目。教师通过反思表能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素养提升。

在项目“LED灯用处大”中,反思表从“遇到的深刻困难”“解决的深度实践”和“思考的价值体认”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全方位了解学生项目学习的情况。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如何使这些知识与技能转换为核心素养,反思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3]。如有学生在“遇到的深刻困难”中写道,导线与灯丝接触不良,有时会短路。说明这位学生在导线与灯丝连接时遇到了难题,经过教师指导和自己努力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就能运用习得的技能,提升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设计问题支架,指向思维能力

问题支架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点燃学习热情。格式塔心理学家就提到“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获得“顿悟的快感”[4]。在劳动项目教学中,教师依据新课标和实际学情,结合项目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助推思维能力发展。

1. 驱动性问题—综合思维

劳动项目教学的实质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设计精良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对项目有整体认识,串联不同阶段的任务和活动,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长期探索与实践。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教师播放各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LED灯光秀,学生被深深吸引,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分享调查表中收集的LED灯名称、造型、功能等信息,使他们认识到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驱动性问题:“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要举行一场LED博览会,作为设计师,我们将如何进行LED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制作?”这一驱动性问题包含设计、制作、美化等一系列任务,在深入探究中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

2. 真实性问题—辨别思维

新课标指出,“立足学生真实生活经历或体验,面向现实生活。一方面可从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创设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从真实的问题出发,指导学生明确劳动任务”[1]41。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劳动项目与真实生活连接的纽带,用真实性问题吸引并指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辨别思维。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学生对点亮LED灯很感兴趣,可是当他们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去点亮LED灯时,却发现有的能点亮,有的点不亮。在学生的认知矛盾处,教师抛出了问题:“点亮小灯泡与点亮LED灯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查找资料等方式,发现了两者的区别:小灯泡只要一节干电池就能点亮,而LED灯至少需要1.7伏的电压;小灯泡只要接通电路就能点亮,而LED灯有长短脚,长脚接电池的正极,短脚接电池的负极。教师联系真实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明白在学以致用的同时,要学会分辨。

3. 开放性问题—创造思维

新课标指出,在“情境创设指导”中要“体现开放性”[1]42。封闭性问题往往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不需要做进一步的阐述;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需要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深入研讨。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要设计一款个性化的LED灯作品,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还需要注意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资源、兴趣等回答才能體现个性化。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心型,用硬卡纸设计轮廓后,把灯带缠绕上去,再用热熔胶固定就可以。”有的学生说:“上星期跟爸爸妈妈去植物园散步,捡了许多松果,我觉得把灯带绕在松果上,然后用木条做一个支架,进行适当装饰,效果应该很不错。”劳动项目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开放性问题中,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培育。

三、搭建同伴支架,指向团队精神

“同伴支架具有合作、分担、协助、反馈、支持、共享等多种功能。”[5]搭建同伴支架的前提是构建竞争有序的合作小组,教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虑,进行学生合作的座位安排。所谓“组内异质”,是指每个小组中成员的性格爱好、组织能力、思维特点等尽量能形成互补的关系。组内成员谓之同伴。所谓“组间同质”,是指每个小组之间水平尽量均衡。学生在讨论、展示、互评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团队凝聚力得以提升。

1. 同伴讨论—积极参与

劳动项目教学中,一般会改变传统“秧田式”的座位编排,以4~6人的“餐桌式”座位编排为主。这种编排方式成员相对集中,既有利于同伴交流,又方便座位切换。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组织同伴讨论,学生会在倾听与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同伴之间经过综合考量后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有利于项目顺利进行。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学生在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后,便进行了同伴讨论,阐述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请小组成员提建议。四位小组同伴一一阐述之后,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有了更多思考。有的成员在听完同伴介绍后,认为在设计方案中应标注所用LED灯带的长度,尽量避免制作时出现长度不够或浪费现象;有的成员则建议设计方案除了要图文并茂,还要考虑产品的结构与功能。每一位成员都卷入讨论之中,提升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同伴展示—共同进步

劳动项目一般都指向物化的成果。学生借助成果展示便可知晓同伴在项目学习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在实现对成果评估的同时,也让同伴明白作品的改进空间,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对成果的看法,难免存在分歧与意见,这正是同伴合作的价值所在—在解决分歧与意见的过程中,实现同伴的共同进步。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学生制作完成LED

产品后,先展示给同伴看,听听同伴的建议。一位学生制作了五角星形状的LED产品,但没有支撑物,导致LED产品立不稳,有同伴就建议他把灯带穿进透明的吸管来连接,这样就解决了立不稳的问题。另一位学生在把笑脸轮廓与灯带相连时用了透明胶带,有同伴就建议他用热熔胶进行固定,这样更美观。同伴之间相互补充,通力合作,力求精益求精,最后展出的作品都比原来的有了较大改善。

3. 同伴互评—取长补短

同伴互评是指组内成员之间对同伴在整个劳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反馈与激励。组内成员在项目实施中的物理距离比较近,因此,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同伴在每个阶段的表现。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看到同伴的亮点和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在“LED灯用处大”项目中,为了追求公平公正,教师设计了四张分阶段评价表和一张总评表,分别是“LED灯小调查评价表”“点亮LED灯评价表”“LED产品设计评价表”“LED产品制作评价表”和“‘LED灯用处大’项目评价表”。每张评价表都设置了“自己评”“同伴评”“教师评”,总评表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维度,结合每个分阶段的评价表进行等级评价。其中“同伴评”采用的“车轮式”互评,避免两两互评,具有反馈与激励的作用。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劳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梅,葛文双.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支架策略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1):40-47.

[3] 崔允漷,余文森,郭元祥,等.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J].教育科学,2020,36(3):1-24.

[4]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8-149.

[5] 应玲.同伴支架:培养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8):43-47.

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双名专项”课题“工坊群: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新样态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ZX20221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百步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思考
学习支架在学习支持中的作用探究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