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背景下规模化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要点及效果
2024-01-26陈华云陈建华余群莲
刘 佳 陈华云 陈建华 余群莲
(重庆农投肉食品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批次化生产是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下猪场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1]。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批次化生产管理体系下,员工可根据猪群大小、栏舍数量进行分群饲养,利用繁殖调控技术使母猪群达到发情、排卵、配种、分娩同步化的状态,且每个操作环节都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这不仅增加了猪场产能,还能帮助养殖场实现成本降低和高效管理[2]。批次化管理是一种高效可控的管理体系,最早起源于工业化、标准化管理,随着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多种疾病的出现,国外养殖管理人员开始考虑应用于母猪的批次生产。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的推动和早期断奶技术的推广改变了英国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使其向批次化生产转变。经过多年发展,德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批次化管理模式。然而,我国猪场生产管理模式多为连续生产。2018年非洲猪瘟的发生给生猪疫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集约化猪场迅速兴起,传统的连续式生产模式逐渐被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替代。批次化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逐步被国内养殖行业应用,本文介绍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方法、主要技术环节及其优势,为其他规模猪场实施该项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批次化生产模式的对比与选择
母猪的批次化生产不仅涉及猪场栏舍结构及数量,还包括与栏舍相匹配的猪群管理参数,选择合适的批次化生产直接影响母猪生产的衔接和猪群组织管理的合理性,最终促进猪场生产能力的发挥[3]。
1.1 连续生产模式
传统连续生产模式通常采用单点式生产,即每天都有发情鉴定、配种、接产等日常工作,具有灵活、饲养员好操作的优点,但单元不能“全进全出”,导致同栋舍母猪产仔时间分散,猪只存在日龄离散度大、抗体水平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生产不均衡、生产成绩很难提高;猪只整齐度差、免疫工作繁琐、免疫合格率低,难以对仔猪的免疫和猪群的健康度进行把控;由于不能“全进全出”,猪舍无法彻底清洗、消毒、干燥,从而增加了个体间疫病交叉感染和传播风险。此外,猪场员工每日工作重复交错,强度高,无法保障休息时间。因此,传统连续生产模式不仅管理上较困难,无法保证员工福利,而且不能实现“全进全出”[4]。
1.2 批次化生产的主要模式
不同规模猪场适用不同的批次化生产。批次化生产模式需要考虑母猪的群体规模,还要综合分析场区情况[5]。批次化生产按批次间隔设定为1 周批、2 周批、3周批、4 周批、5 周批等[6]。其中1 周批是指以周为单位组织生产,每周的第2~3 d 内对断奶后发情母猪与返情母猪进行集中配种,仔猪断奶固定在同一天。1 周批管理适用于大型猪场,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满足其需求。3 周批次管理适合空栏时间较长的猪场,将猪场产房分成2 个单元,集中控制每3 周让其中1 个单元的母猪同期生产1 次,仔猪每3 周断奶1 批,发情配种每3 周1 次。该模式是基于母猪的生物学习性,并将其融合到猪场生产过程中,达到每3 周分娩1 次的母猪循环繁殖目标,并使仔猪在4周龄时断奶。4 周批管理适用于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小规模猪场,是指猪场的产房母猪每4 周同期生产1 次,此后猪只生产流程即每4 周断奶一批仔猪。
1.3 批次化生产模式确定及应用情况
猪场选择合适的批次化管理方案很关键,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规模大小、设施情况、栏舍配套、人员配置、生产目标以及猪群情况等因素[7]。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从每批次工作量的大小考虑,小型猪场(母猪存栏800 头以内)可选择4~5 周批次生产方案,1 000~1 500 头母猪的猪场可实行3 周批次生产方案,母猪存栏在1 500~2 000 头的建议实行2 周批生产管理模式,母猪存栏在2 000 头以上建议采用1 周批生产管理模式[6]。已确定批次生产方案并导入批次化生产的猪场,保持现有生产模式,及时进行生产纠偏,确保生产稳定[8],同时应重点做好母猪的同期发情、同步妊娠、同步分娩及同期断奶操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根据母猪不同生产状态的生理差异,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发育阶段不同,其生产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2 批次化生产管理的优势
2.1 提升猪场生物安全和猪群健康水平
批次化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养殖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猪只集中出栏与销售,物资集中采购[9],使得猪场内部与外部车辆的接触减少,减少猪只感染疫病的风险。此外,产房空栏时间一致,空栏后可以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从而杀灭和净化病原微生物,降低了猪场内病毒环境的带毒量[10]。
2.2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
当前生猪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降本增效,批次化生产通过提高猪场产能和猪群健康度来减少药物的使用和用药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有相关报道,批次化生产下,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可降低40 元左右的用药成本[9]。同时,与连续式饲养管理模式相比,批次化生产中饲料利用率、仔猪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猪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John Gadd 等[11]研究发现,3 周批次化生产模式达到100 kg/头的日龄,可增加经济效益86 元/头。此外,实行批次化生产后,由于配种、分娩时间相对集中,且多数操作为流水线工作,减少了对技术人员的依赖,降低了饲养管理成本,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12]。有研究表明,实行批次化生产后,600 头的规模养猪场可减少7 位员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13]。
2.3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非生产天数
批次化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处理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如烯丙孕素、氯前列醇钠等,可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性能,增加产仔数,减少产仔问题[14]。Driancourt 等[15]研究发现,利用激素可有效改善经产母猪发情率低及隐性发情等问题。实施批次化生产后,母猪的分娩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3.9%、0.45 头/窝、0.58头/窝[12]。此外,同批次母猪集中分娩,仔猪出生日龄差距小,可以将同一批新生仔猪进行寄养,猪群大小、健康水平均衡,保障猪群健康[14,16]。
3 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技术环节
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操作核心是对同一批次内母猪繁殖状态进行调节,实现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分娩与同期断奶[17]。从技术路线上看,分为2 种技术: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和同期分娩技术。定时输精技术包括4 个同步化,分别为发情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输精同步[18]。
3.1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
定时输精技术是发情期同步的关键,也是批次化生产的起始阶段[19]。定时输精技术是使用外源生殖激素刺激母猪卵泡发育及排卵同步化,以此实现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定时输精[20]。定时输精技术分为简式定时输精技术和精准式定时输精技术[21]。简式定时输精操作简单,对人员要求不高,适用于有稳定性周期的后备母猪,饲喂后备母猪烯丙孕素抑制卵泡发育,于14~18 d 停止饲喂,大部分母猪在5~7 d 内同期发情,可进行同期试情、同期配种。但由于母猪发情时间存在一定间隔,发情和排卵集中度较低,不好把握,且简式定时输精需要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工作量较大。与简式定时输精不同,精准式定时输精能使母猪发情与排卵更集中[22]。精准式定时输精的具体措施是对后备母猪饲喂烯丙孕素控制同期发情,经产母猪在断奶后24 h 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配合优饲、合理光照,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后备母猪停喂烯丙孕素42 h 后,注射PMSG促进卵泡同步发育,80 h 后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同步排卵,经产母猪在停喂烯丙孕素72 h 后注射GnRH 使排卵同步化,之后在注射GnRH 后的24 h 进行第1 次输精,16 h 后进行第2 次输精[12]。
3.2 同期分娩技术
同期分娩作为批次化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对母猪诱导分娩的方式实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仔猪的体重均匀度和发育整齐度,还可以方便后续的精准营养管理,同时减少母猪个体间的繁殖差异[3]。在妊娠114 d 对母猪注射前列腺素,分2 次注射,间隔6 h。于20~24 h 后注射缩宫素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增加同期分娩效果[14]。研究表明,80%的母猪在注射前列腺素24 h 后可启动分娩,而未启动分娩的母猪在注射缩宫素后都能在6 h 内启动分娩[23]。
4 小结
近年来,养殖行业竞争激烈。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养殖企业纷纷选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种猪场实施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工作效率更高,生产运营成本更低,猪群管理更加精准,还能根据市场状况调整产能,减少亏损的风险[24]。此外,在非洲猪瘟及其他传染性疫病的威胁下,我国养殖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生猪养殖散户和小户纷纷退出,规模化猪场相继出现,而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关键环节是批次化生产,批次化生产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符合国内猪场的生物安全。猪场流程化批次生产体系是将前一批次猪只全部清空,不同日龄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病的传播风险,提高了猪场的周转效率,因而得到较快推广应用。